主要国际组织简介(一)从国际组织的成员构成性质看,可分为政府间(官方)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非官方)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是由若干主权国家的政府及其官方机构为达到一定共同目标而创立的跨国机构;联合国及其下属和与之有关的各类专门组织机构、欧盟、各类原料输出国组织都是这类国际组织的典型代表。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由不同国家的民间团体、政党或个人组成的跨国机构;它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等都有它的活动,大致可分为国际政党组织、国际教会组织、国际民间团体和个人组织、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数量上也占国际组织总数的90%以上。(二)从国际组织的职能性质来看,可分为一般政治性(综合性)组织和专业性组织。政治性组织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广泛职能,如联合国、欧盟等;专业性(专门性)组织只具有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某个方面的专门性职能,如与联合国有关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它们在数量上占国际组织的绝大多数。(三)从国际组织成员所属的地域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全球性(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地区性(区域性)国际组织。前者的成员数可能有多寡之分,但不限制其地理位置,而是向世界上一切国家开放,如联合国及下属机构;后者的成员仅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区或区域,其行为宗旨和职能也只限于解决某一地区或区域里的特定问题,如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联盟等。1、欧洲联盟(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简称“欧盟”(EuropeanUnion—EU),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07年1月,欧盟已经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euro),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斯洛文尼亚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这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欧盟委员会(CommissionofEuropeanUnion),是欧洲联盟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洲联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联盟的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等。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004年11月上任。2、阿拉伯国家联盟(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简称“阿盟”(LeagueofArabStates—LAS),是阿拉伯世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地区性组织之一。1945年3月22日,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和约旦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截至2007年3月,阿盟成员国由当初的7个增至22个阿拉伯国家,其中包括巴勒斯坦。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各成员国在经济、财政、交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国籍、护照、签证、判决的执行以及引渡等方面密切合作;成员国相互尊重对方的政治制度,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成员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条约和协定对阿盟其他成员国不具约束力。3、非洲联盟(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简称“非盟”(AfricanUnion—AU,)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和促进非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推行改革和减贫战略,实现非洲的发展与复兴。其前身是1963年5月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1999年9月,非统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苏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盟。2000年7月,第36届非统首脑会议通过了《非洲联盟章程草案》。2001年7月,第37届非统首脑会议决定正式向非盟过渡。2002年7月8日,非统组织在南非德班召开最后一届首脑会议,9日至10日,非盟举行第一届首脑会议,并宣布非盟正式成立。截至2005年8月,非盟已有53个成员国(毛里塔尼亚2005年8月4日被非盟暂时中断成员国资格),总部设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盟首脑会议为非盟最高权力机构。4、东南亚国家联盟(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简称“东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其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成立几十年来,东盟已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80年代后,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5国先后加入东盟,使这一组织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形成一个人口超过5亿、面积达450万平方公里的10国集团。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其观察员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是其对话伙伴国。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简称“北约”(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NATO),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截止到2004年3月29日,其成员国有26个,除以上12个外,还有土耳其、希腊、德国、西班牙、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北大西洋公约共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20世纪90年代,随着1955年5月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开始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6、77国集团(Groupof77--G77)(政治性、世界性、政府间)是发展中国家在维护自己经济权益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集团的宗旨是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二战后,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经济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依然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时,73个亚、非、拉国家和南斯拉夫、新西兰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形成“75国集团”。1964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尖锐分歧。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再次发表了《77国联合宣言》,要求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以此组成一个集团参加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谈判,因而该集团被称为77国集团。后来成员国逐渐增加(截至2005年5月,77国集团有成员国134个),但集团名称仍保持不变。中国不是77国集团成员,但一贯重视发展同77国集团的合作,支持77国集团的正义主张和合理要求,并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7、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SCO)(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其前身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6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它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日起,成员国在安全、经贸、文化、军事、司法等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相继展开,并不断得到加强。2001年成立时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9·11”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加强了以打击本地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三股势力”为中心的反恐合作。从2004年开始,上海合作组织启动了观察员机制。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为观察员国。8、美洲国家组织(政治性、区域性、政府间)1890年4月14日,美国同拉美17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一次美洲会议上,决定建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这便是美洲国家组织的前身。此后,4月14日被定为“泛美日”。此后曾改名为美洲共和国联盟、美洲大陆共和国联盟。1948年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行的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遂改称为美洲国家组织(OrganizationofAmericanStates—OAS;OrganizationdelosExtradosAmericano—OEA),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宗旨是:加强本大陆的和平与安全;确保成员国之间和平解决争端;成员国遭侵略时,组织声援行动;谋求解决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问题,促进各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的合作,加速美洲国家一体化进程。目前有35个成员国和60个常任观察员国。9、国际劳工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rOrganization—ILO)根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宗旨是: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与健康;主张通过劳工立法来改善劳工状况,进而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社会正义。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71年该组织理事会根据联大决议,通过了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决议。10、博鳌亚洲论坛(BoaoForumforAsia—BFA)(专业性、区域性、非政府间国际会议组织)1998年,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提出建立“亚洲论坛”的构想。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6个发起国的代表于2001年2月27日聚会博鳌,宣告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并通过《博鳌亚洲论坛宣言》。×主席出席大会并向世界承诺:作为东道国,中国政府将继续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作为一个非官方、非营利、定期、定址、开放性的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为主旨,立足亚洲,推动亚洲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又面向世界,增强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对话与经济联系。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亚洲及其他地区政治、工商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2004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达成一致意见,今后,论坛年会将于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末定期举行。现有成员国28个。1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专业性、区域性、政府间国际会议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89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举行,会议通过的《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