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梦想走在希望的田野胸怀梦想走在希望的田野2017年8月15日,习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参赛者回信时说道:“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说到梦想,最近我看到了一个仅有100秒的动画短片,一个中年男子在房顶浇花,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从楼上掉下来,生死关头,他却开始回忆起他的一生,从多姿多彩到单调乏味,接触地面的最后一刻,他忽然释然了。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死于25岁,葬于75岁。”这里所谓的“死”是指激情的褪去、梦想的幻灭,是精神的死去。视频中那个人一开始也和我们一样,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也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努力奋斗。但时间长了,面临的打击多了,激情也慢慢褪去,便过上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事实上,当我们走出校园面对社会这个巨大的沼泽地的时候,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一开始有些失望,觉得梦想很遥远,既然遥远,就不去想它,只管低下头深一脚浅一脚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走着走着,居然走出了一些挣扎的乐趣,走出些自我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再走着走着,猛一抬头,发现自己已在岸边,梦想近在咫尺。很多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追寻梦想恐怕已经来不及,但我看过这样一句话:人只能活一次这件事是假的。每个人从零开始,到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大约7年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活到88岁,在11岁之后,你将有11次机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复杂,就是秉持信念,期盼未来。许下最真诚的梦想,一旦机会来临,就为之拼搏。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成功或许都有它们共同的法则和规律。首先,学习是终生的事业。习总书记在陕北的七年知青岁月,古今中外,文史经哲,无所不涉猎,知识储备的深厚与广博即便是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也难以与之相比。在总书记看来,读书不但能够增强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做到在困境面前坚韧勇敢、在责任面前勇于担当、在诱惑面前心静如水、在名利面前云淡风轻。他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领导干部应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其次,敬业精神是实现个人梦的动力源泉。个人梦和中国梦都是实实在在的,是人生和国家发展不同阶段一个个小目标累积起来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不仅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也是职业道德要求,更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早在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展现出了敬业精神,由此也传颂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都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道德品质。革命战争时期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出现了“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出现了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国航母精神,等等。实干、创新、奉献是当代敬业精神的体现,我们应大力弘扬敬业精神,更好地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深度融合。再次,担当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胸襟。解放战争时期,如果战士们没有担当,难以想象各大战役如何取得成功。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中国正昂首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唯有成为有梦想、负责任、敢担当的青年,才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最后,要强调的是:人一定要有梦想,但不要总远远惦记着梦想,那会被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不如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