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五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五篇)第一篇:《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对于至今才读《富兰克林自传》感到十分汗颜,早就听说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而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对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真谛,被公认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富兰克林自传》,从一开篇我就被深刻的吸引住了,平生还从未有一本书能如此强烈地吸引着我。那如潺潺流水般朴实无华的文字,沁人心脾,其间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满哲理的思考给我深刻的启迪,引发强烈的共鸣。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我想能够做到那十三条的人们,已经都能称之为“圣人”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人确实少见,但是能追求这样的完美的人也能在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读《富兰克林自传》,使我深刻体会到书中的描写中始终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告诫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人生奋斗的励志奇书。当然这部书包含的思想远不仅仅是这一点,但于我而言这一点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种生生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而此种精神与中广核的深邃的精神底蕴不谋而合。《富兰克林自传》使我懂得: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来的自我束缚,要前进就要志在前进。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我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其中,富兰克林的13条生活原则或者说是美德(virtues)令我深受启发。据说这13条美德是他在20岁时自己制定的,每周努力实习一项,到13周后重来一遍。我想,一个人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的积累,而如果我们能够用心的做到下面的每一点,那么成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第二篇:《富兰克林传记》读书笔记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富兰克林传记》,富兰克林在大雷雨中放风箏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事了,他不但是卓越的科学家,在外交、军事、文学等,也是顶尖的人物。富兰克林是波士顿一个贫穷工匠的孩.,从小他就很喜欢读书,所以父亲对他的期望很高,希望富兰克林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但是,十岁那年家里付不出他的学费,只好让他辍学,富兰克林到印刷厂去当学徒,在印刷厂裡他免费欣赏到许多名家的作品,也奠定了他写作的基础,另外他也不忘努力自修,读书时心无旁鶩,求学若渴。成年后富兰克林除了从事印刷业以外还办过报纸和杂志。一七五二年六月的某一天,富兰克林和他的小儿.冒着风雨,带著自制的风筝来到一处空地,这个风筝是用铁丝和绢布完成身体,并连著一根长长的麻线,在手握处绑上一小截丝(请收藏,请便下次访问:)线,再系上铁钥匙,突然轰一声,闪电及雷声先后出现,钥匙也迸发出火星,是电呀!电通过来了!于是他们就把闪电聚集在莱顿瓶内,证明了电就是闪电,揭开了闪电的奥祕。我觉得中国有一句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富兰克林也说过:“空袋.不能立起来。”富兰克林在困苦的环境中成长,又能努力好学,真的非常令人敬佩与学习。暑假爸爸带我们全家去美国玩,我们到、奥兰多、迈阿密和纽约,其中我们去了太空总署,我看到了登陆小艇、火箭、太空人练习地及发射基地,这些都是像富兰克林一样的发明家、科学家所创造出来的,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登陆月球、探索宇宙外太空的秘密,也才能发明机器和电脑,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我对科学很有兴趣,希望我能学习富兰克林和科学家,不怕困难,努力达成目标的精神,成为一位对人类生活有贡献的人。第三篇:《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读书笔记《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读书笔记高钟琴2014020144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的《富兰克林经济论文选集》,全书不到一百页,由译者序和富兰克林的五篇短小论文组成。这本书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知识变化的太快,一代伟人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很有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思想的发展史上,也正是这些伟人的一点一滴积累,才有了现在比较系统、庞大的经济学科。再有一点,可能我以前经常接触英文文献,所以对国内翻译水平的现状堪忧:学术可能更多的成了挣钱的手段。我一直觉得挣钱是学术的伴随产物,而不是目的。首先,我觉得有必要扩展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信息。富兰克林获得美国独立之前许多个“第一人”称号:(1)“自学成材第一人”,只在十岁前上过近两年小学,后来自学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对物理学、哲学、医学、数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都做过重要贡献。(2)“学而致富第一人”,他的实质财富自不用说,开创北美印刷、新闻、图书、教育等,而这些都是在他成为政治领袖之前完成的;作为开国领袖,革命成功后能及时“退场”的人,他也是“第一人”,对权力的淡视,中国的领导人就无人能及,他的精神财富激烈了一代又一代美国青年。(3)“修身养性第一人”,他在自传中列举了一个完整道德模范的内涵,节制、沉默、秩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道(与中国的中庸有点类似,很多书本都把它翻译成中庸,其实在西方这是亚里斯多德的中道,见《尼各马可伦理学》)、清洁、镇静、贞节、谦逊。(4)“外交第一人”。富兰克林在外交上的能力,在我印象中只有周恩来总理能与之媲美,他两次远涉伦敦,为废除剥削和压迫殖民地人民的法令做出了杰出贡献,起草独立宣言,后出使巴黎,为获取独立战争胜利创造了国际条件。对比周恩来总理的两次国共合作或谈判(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来的重庆谈判)以及出使非洲。前苏联p.伊凡诺夫在《富兰克林传》中这样描述:“约翰.亚当斯指出富兰克林在法国社会最广泛集团中的声望:‘他的荣誉压倒了莱布尼茨、牛顿、弗里德里希和伏尔泰的荣誉。找不到一个手工业人、马车夫、洗衣女工、城市公民和乡村居民不知道富兰克林的姓名的’。”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人,富兰克林不免也会谈及经济,而且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和亚当.斯密是一个时代的人物,在尚未有一种学说独领风骚的年代,富兰克林的论证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无论什么年代的人,对于前人的知识经验累积都应该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尤其是学者。限于时代的局限,或者说当时的需求以及知识的缺乏,一种学说的发展必定会从比较幼稚到相对成熟,最后趋于完善。拿现在的知识去和前人辩论,仅仅能获得的是自我满足的“一种油然而生的智力上的优越感”,而这更多的是在证明自己的愚昧。科学每进步一小步,需要的都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呕心沥血,同样的事情也在经济学理论方面。或许,按照古希腊的标准,现在大学的任何一个教授,甚至是一个受到较广泛通识教育的本科生,放到那个时代,都会比亚里斯多德杰出而伟大。开创性的成果是最难做的,那种贡献最大,因为开创性工作做完了,完善性工作自然会有人继续。富兰克林在经济学上的成就与斯密当然不能比肩,同样的,斯密就其经济学的内容来看,与李嘉图也相距甚远,但是其开创性的研究,却是李嘉图不能企及的。富兰克林在《试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给了一个这样的开场白:“没有哪一门科学研究比对本国有真正利益的知识,更有用处和值得赞扬;或许没有哪一门学问比这种知识更为难懂和复杂,要学得好就更加困难,因而,人们普遍地忽视了它。所以,我们天天遇到人们在谈话中热烈地争论着某些政治论点,尽管那些论点与他们双方可能都有密切关系,但是,他们双方都不理解它,就像他们彼此之间不了解一样。”读到这里,显然,对于某个不懂的事物,我们很少会对它发表评价,因为不懂。在富兰克林那个时代,至少从他的表述来看,大部分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保持缄默,直到有人使他懂了它(这也正是富兰克林要做的工作)。但是现在,我发现很多人变得聪明了,他们不懂,不仅装懂,还要强行扮演行家的角色。有些人,他在某个领域可能做的很不错,但是有意或无意的被人在他陌生的领域冠以专家名号,下次再出现时,他自己也就以多领域行家身份自居了。国内有某位大家,自称逻辑学得很不错,为了证明自己的逻辑学得好,他这样论证:因为我担任了某某辩论赛的评委,而且还是点评人,所以我的逻辑在国内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每次辩论赛,当一辩说完第一句话时,我就知道他整篇的论证结构。历史是一部戏剧的重复演出,戏台已经搭好了,演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而戏的内容却还是老样子。这个时代需要的仅仅是苏格拉底,智者的嚣张也只有苏格拉底那样的大智慧才能平息。接着富兰克林直接给了他的论点:“一定比例量的货币是一个国家自由而普遍地进行贸易所必需的。”这个比例量,最好适中、适度。(这里,可以看到亚里斯多德的影响——中道——就是一种适度。我们的德性,如果胆小,是怯弱;如果无所顾忌,则成了莽撞;那么他们之间就一定有一个点,会是怯弱和莽撞的中和,成为一种好的状态)富兰克林觉得纸币的多少应该由贸易的需要来决定(现在的体系来讲就是货币借贷市场供需决定),“利害关系不会骗人的”,利息高则借款少,而“充足的货币将引起利息降低”,不需要国家的过多干预。他从货币的起源来探讨纸币的性质:由于分工的存在,所以有交换的必要,(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是先有分工还是先有交换?斯密是认为交换在先,而不是分工导致了交换。富兰克林没有论及这个问题,所以这里不涉及这个问题)而为了交换的方便,我们需要纸币,“为了消除这种不方便,使之便于交换,人们发明了货币,恰当地称之为交换媒介”。富兰克林是从货币五种职能里面的交换媒介来论述纸币的必要性的。素来与重农主义学者魁奈有交往,富兰克林倾向于重农学派,他说金属“本身没有一定的恒久的价值,其价值多少是依它的稀少性或丰裕程度而定的??要选定其他更适宜作为价值尺度的东西,我选择劳动。”所以,他觉得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的作用,而他选择的劳动,与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似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接下来的《关于人类增长的观察报告》和《关于美洲纸币的评论与事实》中,富兰克林认为财富的积累来自于勤劳和节俭,因为“人口是与生产物成比例的”,那么提供的就业机会就与公民一样多,所以人口是不会增长的。美洲对于纸币的评论与事实中,有一条批评“议会中的债务人怀着欺骗性的意图发行纸币”,至今对类似问题都还没有有效解决途径。富兰克林使用的是惩罚手段。但在有些情况中惩罚手段也会失效,缺乏一个有力的监管惩罚方式,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时候,美国使用的是抵赖;在一国内,只有一个执政者的时候,货币的滥用如何评判,证据如何获得,等等。在财富问题上,富兰克林认为,“一个民族获得财富,只有三个途径”:战争,这是劫掠;商业,通常是诈骗;农业,才是唯一的“正当的途径”。最后一篇文章是《贸易原理》,贸易的目的是营利,而支撑贸易的两个支柱是自由和保护,“自由和保护是贸易赖以成功的最无可置疑的原则,显然,它是通向安全和迅速交易往来的一条广阔而良好的途径。强制是贸易的大敌”。强制是没用的,只要有利所图,就算是坚船利炮,也挡不住贸易的往来,现在的走私军火和毒品,怎么禁还是有(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倡导毒品自由贸易),美国对台军售,一直就没停过。富兰克林主张,对于贸易,“各国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考虑,按不同方式和每个国家的法规,给予自由和保护”。当然,这里我列举的富兰克林在论文中的观点很少。因为以前的论文根本不像论文,论证性的东西很少,给的观点很多;就像把很多书的目录堆砌起来,条条框框都成了总结性的提纲。毫无疑问,这些观点在当时都是很前沿而且艰涩的,但是放在两百多年后的我们面前,却很肤浅,甚至会说他很多错误。这里,我想以最近网上的一个争议——胡荣华和许银川到底谁更厉害——结束这篇笔记。胡荣华是象棋界的创造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