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介无损检测部分一、颁布日期及规程概况:•1、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8月31日以“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9年第83号”颁布,要求于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2、本规程共九章92条即:总则(11条)、材料(13条)、设计(24条)、制造(10条)、安装、改造与修理(4条)、使用管理(14条)、定期检验(8)安全附件(6条)、附则(2条);带有四个附件。二、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一)本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表压)≥0.1MPa(指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其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2.5MPa·L(容积是指压力容器的几何容积,即由设计图样标注的尺寸计算并且圆整。一般应当扣除永久链接在压力容器内部的内件的体积);•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器内介质为最高工作温度低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时,如果气相空间的容积与工作压力的乘积≥2.5MPa·L时,也属于本规程的适应范围)。•另外有八种压力容器应尊循本规程的总则、设计、制造、的要求。•(二)压力容器范围的界定本规程适用的压力容器,其范围包括压力容器本体和安全附件。1压力容器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1)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接头的坡口面、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专用连接件或者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2)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3)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焊缝。2、安全附件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3、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柱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上述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三、无损检测(一)无损检测人员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二)无损检测方法(1)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等;(2)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或者无损检测机构应当根据设计图样要求和JB/T4730的规定制定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工艺;(3)采用未列入JB/T4730或者超出其适用范围的无损检测方法时,按照本规程1.9的规定。(三)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检测1、检测要求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不包括多层压力容器的层板)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逐张进行超声检测:(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2)在湿H2S腐蚀环境中使用的;(3)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4)本规程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2.、检测合格标准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照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执行符合上述1中第(1)项至第(3)项的钢板,合格等级不低于Ⅱ级;符合上述1中第(4)项的钢板,合格等级应当符合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四)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无损检测1、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1)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超声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做为附加局部检测;(2)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当优先采用X射线检测;(3)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者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表面检测;(现改为:焊接接头的表面裂纹应当优先采用表面无损检测)(4)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2、无损检测比例1)基本比例要求压力容器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或者等于20%)两种。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当大于或者等于50%。2)全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A、B类对接接头应进行全部无损检测:(1)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6MPa的第Ⅲ类压力容器;(2)按照分析设计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3)采用气压试验或者气液组合压力试验的压力容器;(4)焊接接头系数取1.0的压力容器以及使用后需要但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压力容器;(5)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厚度大于20mm时,其对接接头还应当采用本规程相应规定的与原无损检测方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局部检测,该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焊缝交叉部位;(6)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要求时。3)局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不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其每条A、B类对接接头按照以下要求采用本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局部无损检测:(1)局部无损检测的部位由制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但是应当包括A、B类焊缝交叉部位以及将被其他元件覆盖的焊缝部分(注4-1);注4-1:搪玻璃设备上、下接环与夹套组装焊接接头,以及公称直径小于250mm的接管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按照搪玻璃设备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2)经过局部无损检测的焊接接头,如果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应当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各进行不少于250mm的补充检测,如果仍然存在不允许的缺陷,则对该焊接接头进行全部检测。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也应当对未检测部分的质量负责。•4)表面无损检测•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焊接接头,需按图样规定的方法,对其表面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1)设计温度低于-40℃的低合金钢制低温压力容器上的焊接接头;•(2)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铁素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上的焊接接头;•(3)焊接接头厚度大于20mm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上的焊接接头;•(4)焊接接头大于16mm的Cr-Mo低合金制压力容器上的除A、B类之外的焊接接头;•(5)堆焊表面、复合钢板的覆层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者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6)要求局部射线或者超声检测的容器中先拼板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拼接接头;•(7)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要求时。(五)无损检测的实施时机(1)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当经过形状、尺寸及外观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无损检测;(2)拼接封头应当在成形后进行无损检测,如果成形前已经进行无损检测,则成形后还应当对圆弧过渡区到直边段再进行无损检测;(3)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4)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在耐压试验后,还应当对焊接接头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六)无损检测的技术要求1射线检测技术要求射线检测应当按JB/T4730的规定执行,其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如下:(1)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Ⅱ级;(2)要求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Ⅲ级;(删除“并且不允许有未焊透”字样)(3)角接接头、T形接头,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Ⅱ级。2超声检测技术要求超声检测应当按照JB/T4730的规定执行,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如下:(1)要求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为Ⅰ级;(2)要求进行局部无损检测的对接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Ⅱ级;(3)角接接头、T形接头,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技术等级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为Ⅰ级;(4)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合格级别不低于Ⅱ级。3、组合检测技术要求当组合采用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时,质量要求和合格级别按照各自执行的标准确定,并且均应当合格。4、表面无损检测技术要求压力容器所有焊接接头的表面无损检测均应当按照JB/T4730的规定执行,合格级别如下:(1)钢制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或者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Ⅰ级;(2)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进行渗透检测,合格级别为Ⅰ级。5、接管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1)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压力容器接管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与压力容器壳体主体焊接接头要求相同;(2)公称直径小于250mm时,其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按照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6、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要求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按照设计图样和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要求。如:GB12337-1999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的球壳用钢板,应逐张进行UT:•A厚度大于30mm的20R和16MnR钢板;•B厚度大于25mm的15MnVR和15MnVNR钢板;•C厚度大于20mm的16MnDR和09Mn2VDR钢板•D调质状态供货的钢板;•E上下极板和支柱连接的赤道板。钢板的UT应按GB/T4730的规定,热扎、正火状态供货的钢板质量等级不低于Ⅲ级,调质状态供货的钢板质量等级应不低于Ⅱ级。•球罐简图:•(七)无损检测记录、资料和报告制造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无损检测记录,正确签发无损检测报告,妥善保管射线底片和超声检测数据等检测资料(含缺陷返修前记录),建立压力容器产品无损检测档案,其保存期限不少于7年。四、压力容器分类:•1、按设计压力等级分:•低压容器(L)0.1MPa≤p<1.6MPa•中压容器(M)1.6MPa≤p<10MPa•高压容器(H)10MPa≤p<100MPa•超高压容器(U)p≥100MPa2、按压力容器品种分:•反应容器(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硫化罐、反应釜、分解锅、合成塔•换热容器(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冷却器、消毒锅、管壳式余热锅炉•分离容器(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分离器、干燥塔、过滤器•储存容器(C其中球形储罐为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3、按压力容器类别分-第一组介质3、按压力容器类别分-第二组介质•介质分组:•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意外的介质。•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按照HG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HG20660-2000没有规定的,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决定介质组分。分类说明•一、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多腔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照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是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二、同腔多种介质压力容器类别划分•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照组别高的的介质划分类别。•三、介质含量极小的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的介质组别划分类别。•四、特殊情况的类别划分•1、坐标点位于图A-1或者图A-2的分类线上时,按照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2、本规程1.4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I类压力容器。•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