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娄庄中学钱坤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2、动手操作能力。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状况,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2、开展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与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一般以开展具体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活动内容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发现、探究与应用的能力意识。3、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与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激励性,因此要积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工作,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2021-11-23第二篇范文: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娄庄中学钱坤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2、动手操作能力。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状况,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2、开展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学生,他们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与社会生活经验。因此,一般以开展\具体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活动内容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发现、探究与应用的能力意识。3、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与个性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与激励性,因此要积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工作,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2021-11-23第三篇范文: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家》案例研究分析作者:黄钦明(初中综合实践广西钦州初中综合实践一班)评论数/浏览数:6/434发表日期:2021-12-0513:10:48|优秀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今天我当家》案例研究分析一、活动背景及设计意图分析(一)活动设计背景分析【新闻调查】《北京青年报》公众调查组曾在北京八大区搞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是包括市属县的家长。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9份。结果之一: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家务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所列5项劳动种类中,只有1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8%的孩子经常洗碗、洗菜等;6.6%的孩子经常洗衣服;3.9%的孩子例都是相当低的。另外,有69.7%的孩子明确表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饭;63.2%的孩子表示从没洗示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家务劳动;38.6%的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之二:独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0分钟的占9.7%;1-10分钟的占47.3%;11-的占11.9%;31-60分钟的占2.8%;1小时以上的只有1.1%。我国青少年平均每天劳动时间远远低(二)活动设计意图分析现在的独生子女处在大人的包围之下,依赖性强、任性,很少懂得体谅父母。而现在父母又只重视的培养。在家里很少让孩子干家务活,劳动能力较差。缺少劳动体验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父母们生活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参加家务劳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财、买菜、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孩子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二、活动目标:(一)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一定提炼。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做明明白白的消费者。3.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分析交流问题的能力。(二)知识目标1.学会做家务,学会安排家庭一天生活开支。2.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环保小常识,并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处理家中废弃物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感。2.体会父母每天为生活操劳的辛苦,更加热爱体谅自己的父母,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目标解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对家务劳动、家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梳理和体验,让学生亲身探求,收获劳动成果。整个活动过程不求努力的实践,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三、活动方式此次活动主要采用探究、讨论、体验等方式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学科整合设计预想(一)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活动中学生观察、交流父母做家务填写调查表并说说感受,并撰写当家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特别为学生提供了有亲生体验的写作素材。(二)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观察父母做家务,并坚持自己每天做至少一样力所能及的家务,体更加热爱体谅自己的父母,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三)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用各种方式展示父母最辛苦的一项家务劳动并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给让通过写作、绘画、作曲、摄影、电脑制作、表演模仿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使自主探究能与语文、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相整合。六、课前活动准备(一)确定探究的课题与方向,成立探究小组。(按兴趣自由组合,5—8人为一组,各组推选一(二)提出探究要求。1.切入点要小。如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开展梳理探究:家庭开支调查组、家务劳动体验组、变废为宝2.围绕探究方向采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查找文献资料法等开展调查研究。3.归纳总结调查结果并能谈谈自己的看法。【活动解析】“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的主要学习过程在课外,而不能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习心得的舞台。学生应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课外搜集资料,展开调查,深入研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展示探究成果,交流探究心得与活动体会。成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交流,可以是笔头在网上交流等。七、课内活动过程活动一:我是家务能手(一)家务劳动调查(调查表见附表1)1.汇报调查的结果:爸爸妈妈一天要做哪些家务事?2.数一数其中一个同学调查的爸爸妈妈一天所做家务的总数,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3.课件出示任务: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做家务,把你认为他们干得最辛苦的一个家务劳动的过程,表现出来,并谈谈自己当时的体会和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进一步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培养它们的观察、思维个自由发挥表达的平台,让写作、绘画、作曲、表演模仿能力得到个性化的发挥。(二)智力竞答1.怎样去掉桌子上的油腻?(可用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