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党建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宁夏固原地区固原县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1月19日在固原市原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原州区代区长吴万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五年工作回顾五年来,在自治区、固原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苦干,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2007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比2002—1—年翻了一番,年均递增15.8%,提前两年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地方财政收入3000万元,可比增长96%,年均增长19.2%;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8亿元,是前五年的4.4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农民增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政策扶持、规划引导、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的办法,实施了“百村万户养牛致富工程”和马铃薯、特色种植(枸杞、葵花、蔬菜)、劳务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建成马园蔬菜、老庄养牛等种养专业村(园区)178个,初步形成北部枸杞葵花、东部草畜林果、南部马铃薯、中部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结合区情实际,积极探索开展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2007年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168万个羊单位,马铃薯、特色经济作物、蔬菜分别达到71.3万亩、31.9万亩和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2万亩,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000元。草畜、劳务等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5%,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总产量在播种面积减少和干旱严重的情况下仍达到1.54亿公斤。预计2007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1亿元、4.8亿元,比2002年增长1.3倍和83.5%。——二三产业增势强劲。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抢—2—抓机遇,克服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难,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清水河省级工业园区,为工业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目前进园投产企业44家,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聚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壮大民营企业,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加快老企业技改扩建,促使建材、酿酒等传统工业稳步发展,以马铃薯淀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扶持商贸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档次,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五年间共引进项目58个、资金2.65亿元,培育出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骨干企业5家,创出了“金糜子”、“六盘雪”等自治区级知名品牌。2007年,区属工业预计完成总产值5.3亿元,实现增加值1.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96.3%和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较2002年增长89.3%,年均递增14.5%。——基础设施建设再创佳绩。把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的有效载体,五年来共落实基础建设项目249个、资金7.5亿元,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和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新造林9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7%;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力度,治理小流域21—3—条315.4平方公里;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围栏封育草原80万亩,建设沼气池5760座,新建了银平公路、福银高速绿色通道,大峁梁生态建设示范基地,茹河一期水土保持和庙台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实效。完成固海扬黄扩灌工程,新增水浇地12万亩。加固沈河等病险水库7座,修建高标准梯田33.7万亩;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7.2万人告别饮水困难;经过不懈努力,投资1.76亿元、惠及东部山区11.7万人的东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福银高速公路原州段即将全线贯通,固原支线机场开工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新建油路12条298公里、砂砾路47条673公里、漫水桥涵36座,初步形成“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标。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协助固原市完成了一批街巷改造工程;实施以乡镇办公楼为主的基层政权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基本完成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对张易、黑城等集镇街道、供排水管网进行硬化改造,兴建马铃薯综合批发市场,完成彭堡、寨科等农贸市场建设;创新投入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多方筹集资金9000万元,实施三营、七营镇区建设,完成街区道路硬化、供排水、市场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加强城镇管理,小城镇呈现出街道亮丽、产业兴旺、经济繁—4—荣的新气象。——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2.3亿元,新改扩建五中、六中、六小等中小学校201所;率先在宁夏实现了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校校通,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两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严密防控、果断处置,夺取了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扩建和区医院医技楼、精神病院住院部建设,率先在自治区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目标;药品配送率达到8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8.7%,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以优化人口环境、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三级承包”责任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扎实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和“一无”乡镇创建活动,计划生育率提高到87%,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6.4‰;全国“少生快富”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少生快富”扶贫模式被全国推广,获得全国“少生快富工程先进县”称号。深化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建成信息服务点138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篮球进村”等活动,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城乡文化日益繁荣,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和“农村电影先进典型”称号。加强财税工作,实行积极的财—5—税政策,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以“乡财县管”为主的财政体制改革,对历年形成的乡镇债务全部予以化解,保证了基层政权平稳运行。坚持依法统计,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农业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实现了编制实名制管理。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03年获得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称号。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加强,档案、史志、老龄、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推进扶贫开发、完善保障救助体系入手,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一体两翼”扶贫方针,五年共落实各类扶贫资金3.68亿元,认真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第一批26个整村推进村建设顺利完成,第二批38个整村推进村建设全面启动,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5.8万人,贫困面下降41个百分点。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五年间全区农民人均获得政策性收入1640元。实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4700户2万余名困难群众迁入新居。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落实城乡低保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692万元,使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现象。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失业保险金得到足额发放,职工养—6—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达到100%。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帮助1.35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元,比2002年增加901元,增长67%,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94元,比2002年增长93%,年均增长14%。群众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现代通讯、交通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群众饮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人民生活逐渐向小康迈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四五”普法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全面启动,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规范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程序,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开通政府信息网站,办事效率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议案36件、代表意见建议259条、政协提案110件。深入贯彻《信访条例》,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扎实开展“平安原州”创建活动,构筑打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和单位安全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逐年下降。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局面得以巩固。—7—五年的奋斗,五年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实践启示我们:要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必须突出发展这一主题。五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问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全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催生了“221”和“135”发展思路,谋发展、求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区特色的发展路子。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我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意识,争取并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以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后劲。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为政之本。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使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有力地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改革,增强服务意识。我们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机制,形成了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善抓落实的良好作风,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过去的五年,我们遇到了“非典”、禽流感和持续干旱等困难和挑战,全区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应对困难和—8—挑战中顺利完成了撤县设区、区划调整、撤乡并镇、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工作。这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伟大实践,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及驻原解放军、武警部队,自治区、固原市驻原各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原州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不进则退,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抗灾能力弱,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工业经济发展仍显缓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还不足以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乏力,信贷投入规模不大,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四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五是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机关工作效—9—率和发展环境有待提高和优化;干部队伍缺乏年轻、新鲜血液,活力不足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今后五年主要任务未来五年是我区加快发展,为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五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135”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意识,深入实施“生态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富区、改善民生、和谐发展”的方略,凝心聚力、务实高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