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路政管理工作经验总结汇报(五篇)第一篇:山区路政管理工作经验总结汇报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开创山区路政管理新局面保康全境皆山,自古交通不便,既无水路、又无铁路和航空,唯一联系外界的交通方式就是公路。为提高公路技术等级,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我们自xx年以来,加速路网建设,以交通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对各条主干线公路进行了重建和改造。较以前相比,我县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和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大公路路政管理的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公路通行能力和公路投资效益?特别是在林深、山高、人稀,人们的法制意识淡薄,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沿路经济开发及公路经济热的兴起,“公路街道化”、“公路两侧沿线建筑”、“超限运输”油然而生,给我们的路政管理带来严峻考验。近几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维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找准源头,切断根源,有效遏制超限运输。作为矿产源头,xx年,保康县境内的保(康)宜(昌)路、白(白果树坪)红(神农架红花果)路在超限车辆及雨水的双重作用下,遭受严重破坏:保宜路马良至花栎树垭全长33.25公里的油路,大部分路面都已损坏,有些坑槽深达60多厘米;全长57公里的白红路,80%的路面损毁,其中19公里油路已变成了泥巴路,看不到一点油路面;歇马镇黄家店桥、305省道开峰峪桥,桥拱屡裂,桥面坑坑洼洼,成为危桥。据粗略计算,仅损毁的白红路和保宜路,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500万元,加上黄家店桥、开峰峪桥,损失不在xx万以下。如果重修重建,总费用需要4500万元。这一条条“宽敞、明亮”的大道是我们公路人用辛勤的汗水和毕生的心血铺筑而成的,他们对公路就象对自己疼爱的子女一样,默默无闻的守护着、精心的呵护着,看到它们面目全非,我们的公路人无不痛心疾首,无不催然泪下。“还公路原貌、根治公路杀手”在每个公路人的心中都担负了一份义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而保康是磷矿大县,丰富的矿产资源输出给保康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严格实行运输限载,磷矿运输车几乎停运,磷矿销量急剧下滑。超限治理成了我们最关心最头痛的问题。而限载让我们总是处于两难境地:放松限载,公路损失惨重;实行限载,磷矿业遭受重创。在矿与路的得失争论当中,超限运输反弹现象极为严重。为从根本上治理超限,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一条标本兼治的长久策略。从xx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对超限运输车辆的管理,当时没有固定的检测站,无任何经费来源,仅仅只有8名路政人员靠着一台便携式自动检测仪,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测,对超限车辆一律卸载放行。可是,这场护卫保康经济“大动脉”的行动被人们误解为公路“三乱”,而且执法人员在超限治理过程中多次被运输司机辱骂,殴打,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无疾而终。交通部2号令的出台,让我们又看到了希望,我们明白仅凭部门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的是社会的关注与支持,部门的配合。我们一方面大力加强超限运输危害性的宣传,呼吁社会和司机关注、关爱公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书面反映情况并提交治超请示。4月下旬,县委县政府召集及相关职能部门在主要产地马桥镇就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召开现场专题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由政府牵头、按照“堵住源头、规范管理、只卸不罚”原则和各部门整体联动的方案,有组织、有步骤、有措施的开展了新一轮的超限治理大汇战。5月初开始对超限强制治理,公路、公安、矿管办三家单位联合执法,成立专班,在全县矿车必经的5个磅站驻守,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昼夜值班,对超吨位车辆一律卸货到指定地点后方可上路行驶。每天上午九点前,各专班向县政府法制办汇报前一天的车辆装载情况和治理情况,针对共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为了切断超限根源,专班人员对超标准装矿的矿点实行运票炸材两项控制:一旦超限,由矿管办停发运票,由公安局停发炸材,并限期整顿。在一段时期内,超限运输基本得到缓解,但由于无固定站点、无经费来源、各部门抽调人员其它工作任务较多,集中治超工作运转两个月便结束。xx年初,超限治理在全国范围展开。超限运输治理成了全国、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为争取在保康建立超限检测站,下武汉,跑襄樊,来来回回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终于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我县矿产品主要出口路段(白红路)被批准设立固定的超限检测站。超限运输检测站投入使用后,采取24小时不间断管理模式,坚持“科学检测,卸载放行”,坚持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坚持卸载放行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坚持对超限多的车辆劝返、小数量超限“只卸载不罚款”的原则运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公路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检查过往车辆。同时,8至9月份交通局抽调局法制股、运管所、征稽所等人员在朱家场设立超限复检点,加大对故意逃避检测超限车辆的查处。但我县超限检测站建成使用以来,实际管理中仍是以单一的部门行为为主,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无任何强制手段、无任何经费来源。而我县的超限运输车辆大部分均属本地车,他们有的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自恃本地车无人敢管,根本不把超限检测站放在眼里,对治理超限的执法人员蛮横无理;更有的车主不顾自身和检查人员的生命安全,强行冲卡,即便是被检查人员强行拦截后,拒不接受处理,甚至采取威胁利诱的办法,对执法人员进行人身功击。自马桥超限站建立以来,闯卡车辆被拦截后,车主暴力抗法,殴打执法人员就发生6起,集体围功执法人员2起,故意造成堵车事件5起,撞伤执法人员2起,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多人、拘捕1人。xx年10月4日下午2点左右,工作人员熊剑在马桥超限检测站执行公务时,一辆牌照为鄂f50345(王贤斌)的大货车拒绝检查,强行冲卡,熊剑同志上前劝返,该司机故意开车将熊剑撞倒,并两次碾压,致使熊剑头部严重受伤(颅脑裂伤三级),左上肢粉碎性骨折、左下肢骨折,多处肌肉撕裂伤,深度昏迷26天,xx年10月20日,副县长楚定立在段长高伟章的陪同下看望了正在昏迷的熊剑同志,并当场表示,要全力以赴抢救,保证熊剑同志的生命安全;要严惩肇事司机,超限运输也要一治到底。目前,他已脱离生命危险,但由于其昏迷时间过长,左上肢及左下肢的肌肉萎缩,导致骨折手术难度大,危险系数大。其医疗费用已达数十万元。由于无任何经费来源,我们又依照“超限多的车辆劝返、小数量超限‘只卸载不罚款’的原则运作”,虽然肇事司机已被行政拘捕,可是根据肇事人的具体情况,对这笔巨额的医疗费用根本无支付能力,只能给予刑事判决和有限的经济赔偿。现医疗费用全部用职工工资垫付,至今还未交清所有的医疗费用。但我们的执法人员仍然不计任何报酬、不计任何代价坚守在治超一线,守护着我们唯一的经济“命脉”。年仅21岁,刚刚上班才几个月的熊剑同志在工作中责任心很强,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为了公路的安全畅通,为了心中坚守的那份神圣的职责,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直到倒下的那一刻,还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能剑同志的流血事件,使我们全体执法人员感到非常悲痛和愤怒,同时,也恰恰证明了治理超限是非常重要的;“”日流血事件,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治理超限的负面效应,使一度治超工作受到干扰,同时也警醒了全县人民,备受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政府的支持,领导的关怀,全县人民的呼声,更加坚定了我们治理超限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仍然马不停蹄的跑襄樊,找政府,因为我们明白超限治理不能半途而废,公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幸福,xx年11月22日,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由县委县政府在保康公路段召开了超限运输治理专题会议,成立了保康县超限运输车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县长楚定立担任。同时规定县交通、公安部门抽调人员必须进驻检测站,并明确部门职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由单一的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超限运输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布署,交通、公安部门的联合执法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治超工作,使超限治理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超限运输治理逐步走上正规化。同时又抽调交通公路、公安交警等人员在朱家场设立超限检测点,石开路、襄关路运矿的超限车辆无机可乘,使全县超限管理达到完全统一。二、“一表三章”制的创立,使公路沿线违章建筑得到有效控制。控制违法建筑是路政管理工作的重点,更是山区路政管理工作的难点。随着“要想富、靠公路”的思想影响,山区人民纷纷靠近公路建房经商。但受地形条件限制,“红线”之外要么是陡山要么是悬崖,根本没有位置建房。而且行政执法单位各司其政,他们都有部门的法律、法规,都是按照自己的法律、法规去实施行政管理,没有按照《公路法》的规定进行核定,就为户主办理了各自职能范围内的手续,形成了违法建筑户主的“合法”建筑和“合法”经营的路边市场,加大了路政管理部门对违法建筑的制止和拆除(本文来源)的难度。同时我们的监督检查人员在向乡、镇领导汇报时,不予理睬,互相推责;到现场进行制止劝阻,受到当场群众的围攻和谩骂,致使路政办案无法进行。为走出“执法难”的困境,今年初,我们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公路环境》的报告,建议采用“一表三章”的联合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公路两侧的违法建筑。“一表三章”即审批建筑一张表,按照先由公路部门审批,再由国土资源、城建规划部门审批的程序逐一审核,三方共同盖章签字,并由三方管理人员到现场放线后,方可颁发许可证。公路部门的审批必须放在首位,并实行“一票否决”,对于未经公路部门审批的建筑,被路政执法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拆除的,由违规审批单位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及时组织国土资源部门、城建部门、公安交警部门及交通公路部门召开协调会,并下文付诸实施。这样以来,路政管理工作形成了政府领导挂帅抓、相关部门联合抓、公路部门具体抓的多方控制体系,促进了路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使路政管理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使治理公路沿线违法建筑由单一部门管理变为多方协作管理,效果明显增强。第二篇:山区公路的路政管理山区公路的路政管理“生力军”岳西地处山区,地形险要,国省道及重要县道全长300公里,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公路的管养难度极大:随意搭接道口、路面乱堆乱放,违章建房等等现象屡出不穷。在成品油费改税之后,岳西分局路政科室人员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10人,路政人员虽然几乎每天都在路上,但针对全县300公里的管养路程,仅仅依靠他们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分局领导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决定从基层一线选拔一些年轻的职工来组建一支路政协管员队伍,正是这样一支有12人组成的路政协管员,为保障道路畅通尽心尽职,成为山区路政管理的一支“生力军”。这批路政协管员均来自道班,一直在一线从事养护工作,过去上班一扫帚一把锹,工作简单单一,且对路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少之甚少,自从担任路政协管员后,他们都深深认识到掌握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工作之余,他们拿起《公路法》、《安徽省路政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细读,有的路政协管员过去只有高中以下文化,为了提升文化水平和拓宽知识面,他们利用闲暇时间报名自考以及法律专业函授学习,并且均掌握了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摄影技术,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来给自己充电加压,成为了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养路工。“脚下这双解放鞋今年买的已是第二双了”正在路上巡查的白帽道班王胜利对我说,这位小伙子从部队退役回来后,安置在岳西分局基层道班,别看他瘦瘦的,但工作起来的那个劲头毫不逊色,道班就两个人,管养着近21公里的路,他是路政协管员队伍中的一员,由于道班没有养护车,每天巡查有时骑车,更多的时候要徒步,他笑着告诉我:他现从不穿皮鞋,过去在部队当兵时穿解放鞋,到道班上班以后还是得穿解放鞋,因为只有这种鞋走路最舒服,由于要路巡路查,每天要走很多里路,鞋子一年要走掉好几双,穿皮鞋磨脚,穿那些高档运动鞋又没那么多的钱去穿,还是穿这种解放鞋经济实惠且舒适。路巡路查是搞好路政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每天上班前路政协管员们都要准备好记录本,记下每天的巡查情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