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脂肪肝多见于身体肥胖者,血中三酰甘油多增高,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7KayserFleischerring)。五、治疗1.急性肝炎(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营养,避免饮酒及损害肝脏的药物。(2)对症支持治疗。2.慢性肝炎(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2)药物治疗1)改善和恢复肝功能护肝药、降酶药、退黄药。2)免疫调节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3)抗肝纤维化主要有丹参,冬虫夏草,γ干扰素等。4)抗病毒治疗主要药物有IFN3.重型肝炎(1)一般和支持疗法绝对卧床休息,重症监护,预防感染,尽量减少蛋白质供应,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禁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2)促进肝细胞再生如肝细胞生长因子。(3)防治并发症。(4)肝移植。一、甲型病毒性肝炎【必备例题】男性,20岁,发热4天,伴乏力、皮肤黄染2天至急诊。血生化检查示:ALT920IU/L,AST715IU/L,TBil258μmol/L,DBil160μmol/L。患者病前10天前曾进食牡蛎。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明显黄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均可触及。辅助检查;血生化示ALT1450IU/L、AST1200IU/L、TBil79μmol/L。解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诊断依据:青年男性,急性起病,明显消化道症状及,有不洁饮食史,查体示皮肤、巩膜明显黄疸,辅助检查示肝功能明显异常。(二)鉴别诊断1.药物性肝损伤: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但应由明确服用损肝药物病史,可进一步追问病史。2.肝癌:可出现皮肤黄染、肝功能异常,但进展较慢,可通过B型超声及腹部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3.其他型病毒性肝炎,可进一步完善病毒病原学检查。(三)进一步检查1.血常规、甲肝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检查。2.腹部B超检查或腹部CT等。3.必要时进行肝脏病理活检。(四)治疗原则1.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清淡饮食,对症支持治疗。3.如病情恶化,可予以血浆置换等人工肝脏支持治疗。二、乙型病毒性肝炎【必备例题】男性,35岁,HBsAg阳性20年,肝功异常4年,加重7天20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无不适症状。未予以治疗,4年前常规进行血生化检查示ALT、AST升高,HBeAg及HBVDNA均阳性,予以保肝药物治疗,ALT时而正常或升高。7天前劳累后感乏力明显,血生化示ALT265IU/L,未诉其他不适,否认其他病史,无烟酒嗜好,无输血及服用损肝药史,父亲及哥哥均患乙肝多年。查体:意识清晰,一般情况良好,无黄疽及肝病面容,无肝掌及蜘蛛痣,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侧卧位可触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示正常,血生化示ALT285IU/L,HBsAg(+)、HBeAg(+)、抗HBc(+)。解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青年男性,慢性病程,既往乙肝病史多年,乙肝家族史阳性,未规范抗HBV进行治疗。近3年肝脏功能异常,且发现HBV复制,近日劳累后病情加重,HBeAg阳性,核心抗体阳性。(二)鉴别诊断1.药物性肝损伤: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但应由明确服用损肝药物病史,该患者无服用损伤肝脏药物史,可排除。2.酒精性肝损伤:患者无饮酒嗜好,可排除。3.其他病毒性感染肝炎:可进一步完善病原学检查,明确病情。(三)进一步检查1.HBVDNA,明确有无HBV复制及复制严重程度。2.完善HAV、HCV、HDV、HEV的抗原抗体检测,除外其他类型肝炎病毒感染。3.B超及腹部CT等检查,进一步了解肝脏病变。4.进行AFP检查,除外肝硬化或肝癌。5.必要时进行肝脏病理活检。(四)治疗原则1.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肝脏损伤药物的应用。2.进行规范的抗HBV治疗可选用干扰素治疗或核苷(酸)类似物治疗3.密切监测HBV-DNA及肝功能,依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三、丙型病毒性肝炎【必备例题】男性,50岁,半年前因消化道大出血行手术治疗,曾输血600ml,术后病情恢复良好,第3个月定期体检时发ALT升高,达220IU/L,感明显乏力及食欲减退,为进一步诊治来医院。否认其他病史,否认应用损伤肝脏药物,无烟酒嗜好,家族史阴性。查体:意识清晰,一般情况尚好,无黄疸、皮疹及淋巴结肿大,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示正常,血生化示ALT255IU/L,AST180IU/L,ALB48g/L,TBil12μmol/L。解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中年男性,急性起病,有明确手术及输血史,术后第2个月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肝炎症状。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否认应用损伤肝脏药物,家族史阴性。(二)鉴别诊断1.其他类型肝炎:可进一步完善病原学检查,明确病情。2.药物性肝损伤: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但应由明确服用损肝药物病史,该患者无服用损伤肝脏药物史,可排除。3.酒精性肝损伤:患者无饮酒嗜好,可排除。(三)进一步检查1.抗HCV;2.抗HBs、抗HBe、抗HBc,HBVDNA。3.B型超声检查(四)治疗原则1.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肝脏损伤药物的应用。2.抗病毒治疗:确诊后即应进行抗病毒治疗。3.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药物的副作用,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无鞭毛杆菌。一、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2天。1.急性菌痢(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脓血便,每天10~20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每天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黏液但无脓血。病程3~7天而痊愈。(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突然高热,病势凶险,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而局部肠道症状很轻甚至缺如。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