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急性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左颞急性硬膜外血肿;小脑幕切迹疝形成;左颞颅骨线状骨折。诊断依据:1.青少年男性,明确左颞部直接受力史。2.受伤后有中间清醒期。3.出现意识障碍,剧烈头疼、呕吐、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对侧肢体偏瘫,锥体束征阳性,双侧眼球向患侧凝视等脑疝综合征。4.生命体征呈现颅内压增高的改变一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减慢。5.影像学表现为左颅骨线状骨折和左颞硬膜外血肿形成。损伤机制考虑为左侧硬脑膜中动脉破裂后,出血快速淤积在硬脑膜外导致以上的临床表现。(二)鉴别诊断应与急性硬膜下血肿相鉴别。硬膜下血肿患者受伤后昏迷时间长,极少出现中间清醒期。CT表现为新月样高密度改变。(三)进一步检查1.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尿常规等;2.X线胸腹平片除外复合伤;3.必要时复查CT。(四)治疗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2.尽快手术,实施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和解除急性脑受压并去大骨瓣的减压术。3.术后给予止血、脱水和抗生素等治疗。第九节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一、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为多。分型:①无移位骨折。②外展型骨折。③内收型骨折。④粉碎型骨折。(一)诊断依据1.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瘀斑,上肢活动障碍。2.检查可发现局部明显压痛。3.X线片可证实骨折的存在及移位情况。(二)鉴别诊断1.肩关节脱位肩部疼痛,肿胀、瘀斑,上肢活动障碍。但Dugas征阴性可以除外。X线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2.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部疼痛,肿胀、瘀斑,上肢活动障碍。X线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有无骨折及脱位。(三)检查1.CT对骨折的粉碎程度、移位方向、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意义。尤其三维CT重建可以直观的看到骨折及脱位情况。2.MRI可对肩部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提供诊断帮助。(四)治疗.非手术与手术治疗(1)无移位骨折:不需要手法复位,用三角巾悬吊上肢3~4周即可开始功能锻炼。(2)外展型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3)内收型骨折:以手法复位,外固定为主,手法复位失败、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粉碎型骨折:①严重者年龄过大,全身状况差,可用三角巾悬吊,任其自然愈合。②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可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③对青壮年严重粉碎骨折可采用尺骨鹰嘴外展位骨牵引,辅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牵引重量不宜过大,6~8周后去除牵引,继续用小夹板固定。2.康复治疗不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案都要的稳定的前提下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肩关节僵硬导致功能障碍。锻炼过程中,可配合理疗、体疗、中医、中药治疗等。二、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肱骨干的中上段较坚硬,故该部骨折多由直接外力引起。如打击,挤压、机器缠绞等。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有由臂丛神经后束发出的桡神经经内后方紧贴骨面斜向外前方进入前臂,此处骨折容易发生桡神经损伤。(一)诊断依据1.外伤史2.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皮下瘀斑,上肢活动障碍。3.检查可发现假关节活动,骨摩擦感,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4.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5.X线片可确定骨折的类型、移位方向。(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病史与体征,诊断明确。(三)检查如需住院手术治疗,则应术前检查心电图,化验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凝血三项、肝、肾功检查,血清钾、钠、氯测定,血清钙、镁、磷测定,血糖,肝炎八项,HIV筛查等,胸部正侧位片,肺功能/血气分析,肝胆脾彩超等。(四)治疗1.手法复位2.外固定(1)小夹板固定:用四块合适长度的小夹板分别置于上臂前、内、外、后侧绑扎固定。在屈肘90°位用三角巾悬吊。成人固定6~8周,儿童固定4~6周。(2)石膏固定:复位后比较稳定的骨折,可用U形石膏固定。若为中、下份长斜形或长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后不稳定,可采用上肢悬垂石膏固定。3.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指征:①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估计愈合后影响功能。②骨折有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陈旧骨折不愈合。⑤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⑥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⑦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4.康复治疗。三、肱骨髁上骨折岁以下儿童,根据暴力的不同和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以前者多见。这里以伸直型为例。(一)诊断依据1.儿童有手着地受伤史。2.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3.检查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肘前方可扪到骨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这与肘关节后脱位不同。应注意有无检查神经血管损伤,应特别注意观察前臂肿胀程度,腕部有无桡动脉搏动,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等。4.肘部正、侧位X线拍片,不仅能确定骨折的存在,更主要的是准确判断骨折移位情况。(二)鉴别诊断1.肘关节脱位可有畸形,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无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2.肱骨髁部骨折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关节畸形,活动受限,骨擦音和骨擦感。儿童少见。(三)检查一般经查体和X线检查多能确诊,而无需其他检查。(四)治疗1.手法复位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没有血循环障碍者,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2.外固定经X线证实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即可用外固定维持复位位置。一般情况下,在超过100°位时,复位后骨折端较稳定,但要注意远端肢体的血循环、肱骨下端的前倾角和肘部提携角情况。复位后用后侧石膏托在屈肘位固定4~5周,X线拍片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即可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伤后时间较长,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出现骨折部严重肿胀时,不能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同时加强手指活动,待肿胀消退后进行手法复位。3.手术治疗在以下情况可选择手术治疗:①手法复位失败。②小的开放伤口,污染不重。③有神经血管损伤。4.康复治疗四、桡骨下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诊断依据1.手部着地外伤史。2.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出现典型畸形姿势,即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3.检查局部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障碍。4.X线拍片可见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因此表现出典型的畸形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