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中国上海,200234)E-mail:jiahou@126.com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发展CAI课件的历史经验和面临的困难,论述了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经历的第二次重要转折:从课件思想到积件思想的转折。讨论了积件的特点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了发展我国新一代课堂教学积件的建议。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积件。一、学校课堂教学CAI向何处去课堂教学,在今天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将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改革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力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技术现代化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继幻灯、投影、录象、语言实验室之后,计算机也装备到学校教室里。这些已经装备了计算机和更多正在准备装备计算机并准备建立网络的学校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现实问题:如何使计算机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我国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是:一方面许多学校缺乏必要的硬件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已经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的学校中,计算机还只是应用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各学科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面临诸多困难,大多数学校几乎是空白。上海市电教馆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市21个区县的中小学共有1.6万台计算机,主要用于教学计划中的计算机课程,尚未摆脱“为计算机考级而教计算机”的怪圈,中小学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还未真正进入角色。(苏军,1997)〔1〕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学校装备计算机(网络)是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教育投资行为,更重要的是在九十年代后,以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网络为代表,世界范围的信息化浪潮滚滚而来,面对一个发展愈来愈快的世界,人们关心中国的教育如何在信息技术方面采取对策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课堂教育技术的变革则是整个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之一。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课堂教学软件不足。一份对某权威杂志刊载的177种邮购软件的调查大致反映了我国教学软件的现状:面向中小学的光盘占所有光盘的57%,其中试题库类占38%,百科知识类占16%,各年级分科教学的软件占43%,但这些软件大部分仅适用于个别化学习,或为电子练习册,或为课本搬家,信息量很少,不太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很难作为课堂教学使用。(邓小丽,袁孝凤,1997)〔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软件,教学软件问题亟待解决。(王相东,1997)〔3〕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全国各地的实验学校近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国内某些地区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试点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总体上由于国家投入不足,软件盗版严重,市场混乱,受师资与设备条件限制和不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差异的影响,也由于缺乏教学设计人员的参与,教学软件开发工具的匮乏与开发组织管理模式等原因,造成了目前教学软件数量较少,质量粗糙,实用性差,教学软件的市场与应用均没有形成规模与气候。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仍然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王相东,1996)〔4〕笔者在上海十六中学、南模中学、建平中学、四川绵阳中学等几十所中学与多年来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们共同探讨CAI的发展问题,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反思:为什么过去我们辛辛苦苦制作的大量的CAI课件,却很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在新搞的多媒体课件,除了观摩教学与现场会之类活动外,也很少为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我们过去对CAI的理解,认真思考学校课堂教学CAI向何处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当前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面临的困境、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与人们十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教训等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预示着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将发生一场新的转折。二、我国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两次重要转折1、第一次转折:从程序设计教学转向计算机辅助教学1981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的观点,在会上得到广泛流传。由于受伊尔肖夫观点的影响,原教育部在我国五所大学附中和华夏基金会支持的实验学校在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教BASIC语言,开始了我国中小学教育应用计算机的序幕。学习BASIC的热潮很快席卷全国大中小学。中央电视台也举办BASIC语言教学讲座,我国社会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的百万人学习BASIC的壮观景象。当时,一些学校的教师开始用BASIC编制教学软件并尝试用到课堂教学中,但起点还比较低、影响不大。1985年,在美国召开了第四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西方国家已认识到中小学教育不宜以程序设计教学为主,转向了应用工具软件的学习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受这次大会的影响,我国学校计算机教育应用发生第一次重要转折。这次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标志是,1986年,国家教委基教司成立“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专门负责中小学CAI的应用与研究。同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团结全国教育界推动学校CAI的理论研究和成果推广。,九十年代后整个社会开始重视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计算机公司等纷纷参与到CAI软件的开发中。93年后,国家教委高教司分别成立了全国高等院校工科和理科CAI协作组,组织和指导高校CAI的推广工作。但是,由于受到硬件、软件、师资、理论研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大中小学的CAI到目前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未能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2、第二次转折:从课件思想转向积件思想在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上,1978年电教重新恢复起步后,学校面对新引进的电视录像设备,很自然地“循着电影、电视成长发展的足迹来制作教学片,强调教学片剧本的整体构思与完整情节”。(赵治才,1982)〔5〕提出编制电教教材一般要包括确定选题、编写文字稿本、编写分镜头稿本、拍摄、后期编辑配音等。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制作了一大批教学电视节目,培养了一支数量相当可观的电视教材制作队伍。但是,人们逐渐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电视教材不能进入课堂。(周君达,1984)〔6〕北京大学电教中心的追踪调查发现,电视教材利用率仅为0.046%,很低。提出了对一般教学片应当发展小片(约3-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万明高,韩桂荣,1989)〔7〕在八十年代初,电教工作者就总结出学校课堂教学应发展内容集中单一、时间短,由教师随堂灵活运用的“插片”。(王兴中,1983)〔8〕九十年代后,我国电教界已明确将“片断性内容”电视教材作为电教教材的一种类型。“这类电视教材,可以没有尾,也可以没有解说,只是就某一课程内容的问题提供形象化的片断材料,教师使用这类教材时,需要边展示边讲解。这类片断教材,尽管只有一、二分钟长,但往往是教学上非常珍贵的形象材料,对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好处。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电视教材”(李运林,1991)〔9〕但是,当时人们只是把片断型电教教材作为一个品种看待,并未意识到这种资料库式的电教教材对课堂电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所以多年来占主导地位的电教教材思想仍然是剧本式、整体型的教材。以后教学设计理论的引进,多媒体组合教学等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思路发展的。后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发展思想,又重现了电视教材剧本式创作的思路。直到今天,人们才认识到需要重新评价剧本式电教教材和课件的不足处,重新认识在学校课堂电化教学实践中提出的“插播片”、“片断片”、“素材片”、“教学资源库”、“平台化软件”等在教学中的意义。1997年3月,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召开了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学校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会上,代表们提出了需要研究中小学课堂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方向问题,有的教师提出了要走发展教学资源库和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著作平台道路。这一时期,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报告提出当前急需专门的课堂教学资源库和著作工具为甚,应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源库。(刘儒德,1997〔10〕,桑新民。1997〔11〕)天津跃华中学的教师根据多年来全校CAI工作积累的经验,提出了要抛弃过去“课件”的观念,走开发CAI软件系列素材库的新方向,并已着手从组织形式上、人员安排、硬件环境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陈晓明、施威南,1997)〔12〕同时,有关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改革的研究也提出,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大信息量和超大信息量的记录、存储、传输、显示、加工等问题,功能愈来愈强,成本愈来愈低,为课程教材的编制提供了崭新的理念和技术。现在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都可以设计制作成囊括该领域与教学有关的巨大知识信息的集合,从而产生出一种被称之为“平台化教材”的现代课程设计与编制的新思想。(黎加厚,1997)〔13〕97年以后,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已认识到,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的认识问题。已准备采取措施,将组织开发直接面向学科教师的资料型软件和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工具平台软件,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教学特点组织教学。(王相东,1997〔14〕,王珏,1997〔15〕)如果说,中国学校课堂教学计算机应用的起步和第一次转折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先行经验”的影响和导向,那么,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二次转折则是建立在中国自己文化教育传统与发展学校课堂教学CAI经验之上的一次飞跃。因为当前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能从西方国家的理论模式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也无法照搬西方的教学理论和做法,必须寻求适合中国教育特色的CAI发展道路,反映了九十年代后我们对中国学校计算机辅助教育规律的进一步成熟的认识。三、第一代教学软件--课件的特点和局限性课件是用于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和电教教材,反映了人们对CAI的认识,深入分析课件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思考为什么过去开发的课件很少在教学中使用的深层原因。1、课件(Courseware)的定义近年来,国内有关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书刊都要专门介绍课件的概念,现列举数例如下:s课件,这是指教学的应用程序。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由教师编制程序。(李运林,李克东,1986)〔16〕s课件是指用于教授某段教材的教学软件包。它是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反映教材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相应的教学策略的程序系统。(丁有豫、解月光,1987)〔17〕s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由教学内容和教学决策组成的计算机软件。(萧树滋、庄为其、冯秀琪,1988)〔18〕s课件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反映教材内容、教材结构并具有相应教学策略的程序系统。(乐毓俊,1988)〔19〕s课件是为进行教学活动,采用计算机语言、写作系统或其它写作工具所产生的计算机软件以及相应的文档资料,包括用于控制和进行教育活动的计算机程序,帮助开发维护程序的文档资料以及与软件配合使用的课本和练习册等。(师书恩,1995〔20〕;王吉庆,1992〔21〕)上述定义明确规定了课件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特性。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2、课件的内容课件的基本模式有操练与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师书恩,1995〔20〕;王吉庆、张琴珠,1988〔22〕)无论何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具体讲,课件包括:(1)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2)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3)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4)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傅德荣,1995)〔23〕3、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课件的开发过程,就是课件的设计者把自己对于教学的想法,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教学的顺序、控制方法等等用计算机程序描述,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调试成为可以运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