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意识能动性的进一步论述毛泽东对意识能动性的进一步论述为什么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因为矛盾双方的地位与作用无不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是符合辩证法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原理。如果永远是实践决定意识,实践决定理论,那就不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所有的矛盾都停止运动、发展和变化,这样一来,辩证法又成为了形而上学。------从理论上来论证意识能动性的合理性。2、马克思指出“人的意识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从实践上论证意识能动性论据一: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等是意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它一经产生就作用于实践中,在一定条件下起到了决定作用。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革命史,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审理的正确路线指引,要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论据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在意识的反作用下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经验总结。恩格斯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英国工人的离世是从十八世纪后半期从真气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展望未来,人类越前进、生产越发展、生活越提高,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则越大。论据三:战争是极为复杂、瞬息万变的,它最能说明意识的决定作用,毛泽东指出“指导战争的人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举了大量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因为指挥员指导战争的正确,主观符合于客观,充分发挥了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因为人民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论据四:在生活中,一本好书、一部电影、一首好诗、一篇好文或一个好的政治动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起到决定作用。有些老同志,可能就因为读了《共产党宣言》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一个人参加革命,是受到了世界观的支配,但是在世界观有一定基础之后,想革命又不知道如何进行的时候,一本好书对人的行动就起到了支配的决定作用,以上这些事实证明,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什么是促使意识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条件”第一,客观上需要具备可能性。客观不具备这种可能性,而主观蛮干,无论什么样的正确思想也不能成功。第二,主观需要具备现实性。即意识、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正确的反映了客观规律,并在客观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以它为指导来改造客观世界,这时客观能动性,才能变成现实性。第三、实践上具备群众性。意识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是以实践为前提的,离开了实践,意识的能动性也只是一句空谈。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如果只是被少数人掌握,变成少数人的行动,它的决定作用是微小的,发展的速度也是缓慢的,往往表现出来的也处于量变,很难形成质变,或只是质变中的一部分。只有用正确的认识武装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头脑并转为了人民群众的行动时,其决定作用是巨大的,发展速度是迅猛的,可以转变为改天换地的巨大实践力量,从而形成质变,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第四,在领导上需要具备正确性。以上三个条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在正确的领导下才能把这三个条件联系起来并且坚持下去,充分的发挥意识能动性。否则,是孤立、分散、自发的进行的。使意识、思想、理论、计划等的决定作用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结果必然是限制了决定性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