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童谣伴我成长”社团活动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生“童谣伴我成长”社团活动方案一、背景1、童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口口相传,千年璀璨,在厚重的历史尘埃中也难掩其美。童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童谣流传地域之广、流传年代之久、内容之丰富早就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之有关的著述、文集数量惊人。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学习,是每一所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童谣充满了美好的童趣,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哼唱朴素无华、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语句简练、琅琅上口、易懂易记、幽默诙谐又涉及动物、生活常识、语言、游戏、忆旧等各种内容的童谣成为许多过来人童年、少年时的必读课。3、童谣,为孩子们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据认为,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全国各地都有不一样的童谣,特别是各地方言的童谣,各有千秋,有些同一个方言,童谣一般还对孩子有很大的教育用处,童谣也有很夸张的比喻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帮助4、童谣流传于明清时代,是方言文化教育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用朗朗上口的语句,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做人的道理。它的传唱,是知识道德传播的有效途径,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曾以其自身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儿童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更多普通话童谣传入人们的生活,方言童谣渐渐被大家遗忘,我有意挖掘方言童谣这一民俗文化,把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收集、整理出来,让大家欣赏、朗诵、表演。二、目标1、通过童谣的学习,让孩子们走近童谣,认识童谣,接受童谣,发扬童谣;通过自身的学习,使童谣文化得以长久地流传下去。希望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能把地区的这一特色语言让大多数人了解熟知。2、使学生初步掌握童谣的内容、特点、、功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满足学生好闹、好动、好新奇的天性,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3、在学生开始接触语言文字之初,利用生动有趣、文字浅显、结构整齐、琅琅上口,易于接受的瑞安童谣形式,培养其阅读兴趣,帮其积累语言,发展朗读和口语能力,体验遣词造句。3、通过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纯净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的真、善、美,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世界的纷繁与陆离,通过童谣的学习,欣赏美,创造美。4、逐步指导学完用童谣的形式记录丰富的童年生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时空。5、通过学习地方童谣,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包括言语知觉、言语记忆、言语思维、言语情感、言语个性等素养及其综合。三、内容1、“读童谣、唱童谣、画童谣”的实践活动。(1)诵读童谣。以每次活动一首童谣,进行诵读展示交流。(2)传唱童谣。通过相互交流,制作手抄报、诗配画、传唱等形式,向学校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2、“搜集民间童谣”的实践活动访问亲朋好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童谣,搜集相关的民间童谣,感受本地区不同地方的童谣风格及特色。3、仿作、创作活动在欣赏基础上仿作,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合学习、生活、游戏进行创作。四、具体实施:1、小组人数:32人左右(主要在一至四年级每班2人)。2、活动地点:二4班教室内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三节3、具体内容安排(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童谣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童谣的诵读与欣赏。(1)激发儿童歌谣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做什么事往往只凭单纯的兴趣,因此,我们始终要坚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过程中。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围绕童谣的欣赏与创作,让学生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学习童谣、吟诵童谣、感受童谣,和家长一起开展“同唱一首歌谣”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了解童谣的基本知识童谣从表现形式上讲,分顶针格(前后两句首尾相接)、串话(同一类的事物,穿成一串用“一套一套”唱出来)、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很像顶针格,只是前后句的首尾相接时不必特别严格)、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童谣从作者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成人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和欣赏趣味创作的;另一类是由儿童自行创作的,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也就成了一首首“无固定格式、语言生动、节奏鲜明、充满稚趣的童谣”。童谣优美的文词,动听的韵律,让人耳熟能详;超轶的睿智,讥讽的谑笔,使人解事识礼;而俏皮的揶揄,幽默的意味,更能使老少妇孺都忍俊不禁;至于那些实用的童谣,可使孩子们获得许多生活常识。全国各地都能听到童谣,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3)进行童谣的诵读指导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二是有趣、好玩,主要是孩子们感兴趣。民间童谣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我们指导学生收集并围绕礼仪、时令、民俗、动物、植物、游戏等篇目整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童谣,指导学生进行童谣的诵读,使学生通过诵读,活跃思想、陶冶性情、丰富知识、训练语言、增进智慧。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开设童谣的欣赏与创作课,带领学生欣赏童谣作品,引领学生走入艺术殿堂,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1)在“童谣”的欣赏中感受美(2)在“童谣”的创作中感知美鉴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我们可将“欣赏教学”与“创作教学”同步进行,在“赏”的启发下,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创”,其间,通过“仿”、“借”、“改”、“配”这四种辅助性方法进行创作。(3)在“童谣”的传唱中感知美通过“说一说、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书一书、画一画、剪一剪、评一评、玩一玩、用一用”等途径引导学生在“童谣”的传唱中感知美。说一说说童谣,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谣,说一说自己创作的童谣。唱一唱唱童谣,用自己喜欢的曲调重新填词,换上自己喜欢的童谣唱一唱,也可自己学着给丹阳童谣谱上曲子唱一唱。跳一跳跳童谣,让童谣成为花样皮筋(跳绳)的伴唱,边说边跳,其乐无穷。演一演演童谣,以童谣为素材,创编、排演童话剧、校园剧或歌舞,让儿童童谣走上校园舞台。书一书书童谣,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展示童谣作品。画一画画童谣,以绘画的形式展示童谣作品剪一剪剪童谣,学生以剪纸的形式展示童谣,别有一番民俗民风。评一评评童谣,是整个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童谣指导创作的延续和提高。因此,开展自评、互评、点评,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创作童谣的兴趣。玩一玩玩童谣,游戏类童谣是学生尽情体验玩中学,学中玩乐趣的独特载体。用一用用童谣,知识类童谣开阔眼界;规范类童谣形象导行,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更好第三阶段: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整合活动资源,创建特色文化。学生创作的优秀童谣,不是产生在课堂上,而是产生在校园里、社会上、大自然中。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放手让他们走出课堂,到校园,到操场,到各类活动竞赛中,到田野,到公园,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去创造。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唱优秀童谣、玩开心游戏、做文明小学生”活动,把言语学习、游戏指导、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童谣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规则等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我们相信童谣必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五、成果展示组织孩子们以童谣和童谣歌曲为内容,创作各种形式的表演,如以朗诵、说唱、快板等形式,举行朗诵会、手抄报、征文比赛等。编排文明童谣文娱游戏节目,例如编练童谣快板,编皮筋舞,跳绳操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文明礼仪的知识内容在校园里、学生中广泛宣传,寓教于乐,让一首首文明童谣在孩子们中间广为传唱,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成为启蒙孩子们成长的金钥匙。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