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热点时评:——景区“超载”,被动限客不如主动预警国庆长假进入第三天,我省旅游市场保持继续升温的态势。由于游客过多,3日恩施大峡谷、宜昌三峡大坝、神农架等多个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不得不限制游客进入。(10月4日《楚天都市报》)众所周知,每逢黄金周,不仅是湖北的几个热门景区,国内几乎所有的著名景区,均存在拥堵现象。据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堵在长城上。10月3日下午,八达岭长城上多处出现人海场面,“走不动了”的声音此起彼伏(10月4日《新京报》)。景区人满为患,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自不必说,关键是,造成纠纷不断,甚至发生斗殴事件,使景区和游客两败俱伤。无奈之下,湖北几个景区采取了限客措施。事实上,景区限客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鲜见有景区去积极响应。倒是极少数免费景区,因不受“门票经济”牵绊,反而主动执行了限客制度。比如,由于免费,游客曾让整个西湖风景区不堪重负、交通瘫痪,因而西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便立刻发出了“限客令”,控制景区游人数量和车辆。又如,甲秀楼是贵阳的城市标志,重新免费开放后,每天“限客八百”。不可否认,景区限客,每天会有许多游客因拒绝进入而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对于他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然而,与景区及游客安全相比,这暂时的不公又算得了什么?可见,景区限客,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一道安全底线。为此,国内一些著名景区,不得不采用价格杠杆,通过收费和较高的票价,去限制和分流游客量。问题是,即便是人们都在喊国内景区“看不起”,却依然阻止不了他们蜂捅而至扎堆景区。特别是景区经营者,受“门票经济”驱使,明知道景区拥堵严重,依然来者不拒。可见,针对景区“超载”现象,与其让景区被动限客,不如由有关部门主动预警。应根据各景区的特点和承载能力,设置一个容纳游客的上限,一旦有景区突破这个上限,出现“超载”现象,立即发出预警,并向其发出“限客令”,对于预警之后仍顶风“超载”的景区,实行重罚或强制限客。同时,发挥价格调节作用,通过节日限客、平时降价等方式,去限制和分流游客量。特别是,一些相对较冷的景区,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营运模式的创新,谋划一些活动项目、游客参与性的项目以及积极的消费项目,去吸引和分流游客,扭转有的景区“撑死”、有的景区“饿死”的不良局面。(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