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1)本系列文章转载自王四进经方博客第一讲讲于2014年9月28日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正规地学习《伤寒杂病论》,去年一年时间咱们学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还有《六气解》,后来又学了《汤液经法》,就是《辅行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天学习《伤寒论》打基础,因为伤寒论是言症状不谈病理,,比较难理解。以前写书南方用竹、北方用木,刻字非常简练,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讲病理,只是谈出了症状。这就是《伤寒论》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出治方而不谈药性,跟所有的书都不一样。正因为他这样言简义专,就造成后世对这本书的理解不了,不知道它的来源是怎么回事。后世都知道这是一本用起来比较实用的好书,但是各家有各家的解释,就造成后世的一人一《伤寒》、一家一《伤寒》。一个人有一个用法,但是只要使用他的方子,哪一家都有效。咱们现在的大家胡希恕老师认为《伤寒论》跟《内经》没关系,是从伊尹的《汤液经法》和神农派过来的。还有好多家说《伤寒论》直接来源于《内经》,他的序论里面也写着,《内经九卷阴阳大论》,所以说很多人很多说法有很多理解。有人说这个序论前半部分是张仲景写的,后半部分是王叔和写的内经九卷这套东西。咱就不管这些了,古代的东西既然能写上去就有它的价值,只要有价值的东西咱就能吸收。只要对临床有帮助,咱看了有道理咱就用,这是咱们的原则。简单介绍一下张仲景,名张机,东汉末年时代的人,受业于同郡张伯祖。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伯祖据说是他的伯父,张仲景跟他学习看病。张仲景聪明而且挺低调,谦虚好学,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了,比老师的技术还要高。举孝廉官任长沙太守,但是不是考试上来,而是一级一级往上上推举。他做官已经不小了,相当于省级干部了,他上午办公事,下午就在大堂上给老百姓看病。他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但是那个年代是后汉三国时期,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了。因为战乱环境恶劣,在十年中有十三次大的瘟疫,所以大战之后必有大疫。尸体腐烂,人们生活颠沛流离,疫病就特别多。张仲景后来就辞官不做,专门就给人看病,最后他所在的荆州是刘表的地盘。那里物产丰富、兵强马壮,所以荆州十年无战事,这就给张仲景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他就有时间著书立说。再就是刘表尚儒,很多学术精英都汇聚南阳,也给了张仲景很好的学术氛围。他的病人不缺,每天面对很多生死大病,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所以说张仲景的书不是凭空想象来的,是一部临床经典之作。他见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说看你的脸色你的身上有暗疾,不吃药二十年后可能眉毛要脱落,再过半年之后可能有生命危险。王璨对张仲景的话不太相信,口头上答应吃药,实际他没有吃。过些日子张仲景再次见到王璨,知道他没有吃药,慨叹他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果然二十年后王璨的眉毛就脱落了,半年后就死了。当时张仲景的技术就那么高,他已经超越了古今中外的技术,古人很多地方都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之后的战乱,竹简非常不好保存,版本就非常少。有可能出现的断简、流失或散乱,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发现了这本书。他就把这本书整理了一下,就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篇。唐代的孙思邈在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在晚年的时候就把这本书收到了自己写的《千金翼方》里面,这就是有名的唐本。《伤寒论》有很多版本,到宋朝的时候又有官员发现了,又进行了整理,成了宋本。后又在宋朝是流传到了日本,这个版本应该比宋本还要好一些,就是日本康平年间的康平本。日本人非常崇拜《伤寒论》和张仲景,解放后他们到仲景祠参拜的时候,就在大雨中跪拜过张仲景。并捐资修缮了仲景庙,以前是占地三千亩非常大,后逐渐被占用,南阳医师联名上书国务院后,现在重建得相当好了。《伤寒论》对人类的医学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发展,就是因为不太好学。人们多在家族中秘密传授,这就造成了《伤寒论》没有大面积普及,后世都是各承家技。伤寒论不管外感还是内科杂证都是经过六经辩证解决的,所以就没有单独提出温病理论,以及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它里面已经包含了这些东西。清代的《医宗金鉴》也把《伤寒论》收进去了,那时就当作教科书用了,但是人们学了以后不一定用。就好像咱们现在的大学一样,上完课就不用了,还是用温病的那一套东西。历代学医者都知道不读伤寒不足以成大家,《伤寒论》能解决大问题,真正是一本治病活人的书。当时华佗看到这本书了,说真是活人书也。咱们先学一下张仲景写的序论,虽然写在一千八百年前,但是至今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就跟写的是现代人一样。“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振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以斃,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顾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每次看到秦越人给皇太子看病,就感叹秦越人望诊的成就,所以作为医生来说必须是个有聪明才智的人。脑子比较死板的人就不适合当医生,学医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还在的医生也是不好好去研究治病的方法。上能治疗长辈的疾病,下对自身也能保养,这是做医生的天职。这些医生都去追求荣华富贵、都去挣钱了,光去重视这些枝节的东西了,把身体弄坏了追求钱财又有什么用呢?你挣得钱只是给医院保留了一段时间,等到突然有了病了就害怕了,就不再趾高气扬了。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有些人就去找一些巫婆、神汉去看,就任人宰割了。所以当个好医生是非常有价值的,你的长辈、孩子、亲朋好友都会跟你受益。你把天地造化出的宝贵身体托付给一般的大夫,人家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吧,两千年前跟现在的形势是一样的。前两天一个发烧的病人,三十九度多,在他们那里输了几天液没有好,又去省二院住了很长时间,也没查出病来。白血球是一万多一点,所有的都查了,就差查骨髓了。白血球不高不算白血病,最后一声说你去找中医看吧,没办法经人家介绍到我这里,他说说他的症状咱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口苦、大便干,那不是少阳、阳明证吗?到下午就发烧,在医院花了三万多块钱,四十多天没治好。以前就显感冒,后来就一直发烧,又不冷不热,就入里到了阳明经了。《伤寒论》多简单点事儿,西医理论就没有这种思路,他检查的是你实质的病。在经络上的病是查不出来的,入里、在表证都发烧,哪一经都有可能发烧。有烧证明人还有抵抗力,有些抵抗力的差的人就不烧了,但是也在经脉上。所以张仲景说有烧的伤寒发于阳,无烧的伤寒发于阴,阴证就烧不起来。还有个小孩高烧半个月,退烧、消炎老好不了,半个月没治好,也不嗓子疼、也不难受。我一看看不准出什么问题来,但嘴唇是干的,证明他却津液。还在阳明上有高烧,手脚是凉的,快的办法是在少商和商阳放血。给他滴了几滴黑血,开了白虎汤就好了。你光去注意一些表面的东西,连生命都得不到正常的护理,就没什么用了。“余宗族素多,尚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循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家族有二百多口人,十年内死了一百四五十口人,死于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伤寒包括了热病,难经说,伤寒有五,有热病、有湿温、有温病、有中风、有伤寒。这里说的伤寒就是广义的了,不说说光有风寒是伤寒。所有的外感病都叫伤寒病,所以这些病死亡率相当高。张仲景出这本书就能治疗传染病,包括那年的非典。张仲景是非常好学的,医术非常高了,只要别人有什么好经验他都拿过来。这就给咱们当医生的做了榜样,不要闭门造车,要多学。是为了救人命,不要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胎胪药录》这本药书已经找不到了,有人说这本书是道家有人在打坐时,看到的药物在人体内的循行路线,然后写出药物在哪里起了什么作用。在汉朝以前中国文化基本上是道家文化,受道家文化影响比较大,《黄帝内经》也是黄帝五次问道于广成子在崆峒山。到了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把道家边缘化了,这是政治需要。其实道家的东西都是我们中国的核心文化,包括治国、治病都有独到的、智慧的地方。你就知道《伤寒论》写作的年代肯定受到道家的影响,黄帝内经在当时都是医生的必修课,所以张仲景的书中没有黄帝内经的内容,都是必读书就不用写了。他的六经辨证肯定不是凭空捏造的,他一定都有它的根源,《黄帝内经》就有关于五运六气的论述。当时的人们不用说六经的来源,咱们现在的人们都不了解了。有的学术就把它去除了,还是来源于《黄帝内经》。第二讲讲于2014年9月28日接着上一次讲的序论,读了《伤寒杂病论》之后,虽然不能把天下所有的病都治好,但也可以见病知源,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在哪条经络。起码一半的病都能解决,说得比较保守点吧。这就说到五运六气了,五脏和天地气化是一回事,经络脏腑和天地气化是一气贯通的。天地阴阳和人体阴阳是天人合一的道理,你要不是非常有智慧的是不行的,所以学医要博览群书,博学多采,要学易经和中国道家的理论,对学医非常有帮助。而且得要非常聪明,所以搞医的人要注重德行的修养,德行不好的人身体就不好,人的道德境界和精神境界往往和人的身体是统一的。所以说道高艺始精,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德行好的人思想才能专注,身体才能好。你不能专心去研究一个问题去,老是被外界的东西去牵扯,就出不了成绩。古人的思想比较宁静致远,每一门学术都与道相通,修行也与道连在一起。上古和中古都有这些圣贤之士,《黄帝内经》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方只有论,书里面只有十三个方。但是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体素质普遍都比较高,有病了按摩、导引一下就好了。越往下人的思想越复杂,追求物质的东西越多,病就越难治。所以就用针药这些东西,上古有法无方,到仲景之后才有法有方。所以仲景叫方书之祖,以前有方也是《汤液经法》,比较流传不广。没用,伊尹的汤液经法做饭的时候就把病治了,五味调和、导引、按摩、针灸就好了,《黄帝内经》是一本针灸书,一本修行书。社会上普遍都在研究这些东西,病没有那么复杂,一两味药解决了,《黄帝内经》十三方药都特别简单。到现在病更难治、更复杂,你要看到一生很少用药的人,有病了药下去特别顶用,尤其是生活比较原始、偏远地区的人们。城市里的老太太们,拿生命比较重视,每天一把一把地吃药,你用药就非常难。一千八百年前医生就是这样了,经典著作就不看了,就是家里传的这点东西。看外科就只看外科,看疮疡的就只看疮疡,就不求进步了。看病时问问你就下药了,非常潦草,坐了一下汤药就出来了,就非常草率,跟咱们现在是一样的。因为他的知识面太窄,现在光会看化验单了,问那么多也没用。对他的诊断没有帮助他就不问了,一看白血球高消炎药就上去了,白血球低抗病毒药就上去了,发烧实在治不过就上点激素。你说我后背疼、脖子疼、两肋疼、吃不下饭、大便干,他都不管,就是消炎药。以前人们诊脉是三部九侯,人迎和脚上的趺阳脉都要摸一摸,诊断时全面收集人体的信息。古人虽然没有高科技的东西,但是他诊断得特别详细,不愿意遗漏一点点蛛丝马迹,整体地去看一个人。不是很短十几把你的治则出来了,因为你知道得太少了,没有去精研经典。经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