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论文摘要]企业改制还有许多方面的配套工作亟待我们努力去做。文章阐述当前企业建立新制度的形势下,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并指出了当前的工作重点。[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规范化计算机从全球看,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变的金融形势使企业经营风险日益加剧;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家监管力度加大,社会问责加强,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机制,防范经营风险。因此,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一、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1.传统审计方式,很难实施大面积大范围的详细检查,更难以保证审计手段的科学性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监督,能够发挥快速处理数据的优势,拓宽审计检查的覆盖面,把审计范围由原来对被审单位的部分检查扩大到全部数据并行检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原有的局限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2.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监督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高质、快速、大量的处理,并将处理过的信息数据直接生成审计工作底稿,既简化了审计取证和资料汇总的过程,也增强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审计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3.建议将计算机业务理论技能培训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的必修内容。应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专业知识培训,开展梯形教育,尽快使内部审计部门具有一批掌握审计和计算机双重技能的人员,保证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二、规范内审行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及《中国内部审计条例》,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完善各项具体的内部审计制度。我国2003年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一条指出,“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三条指出,“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建全内部审计制度。法律、行政法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规定》明确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立的原则,即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和单位内部需要设立,明确了内部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国家审计法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审计法为核心,与国家其他有关的法律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审计法规体系。与国家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虽然近年在审计理论和审计规范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内部审计制度法规体系,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仍不健全,操作性有待加强。建议根据所在单位、行业的性质、内部管理部门的具体管理制度,按内部审计职责依法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各项制度。三、全面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在审计理论上,从注重检查、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控制、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职能上,从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在审计内容上,从单一财务合规审计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并重转变;在审计方法上,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集团公司内部有一大型新建项目,完工后一年财务交接不上。新财务人员称在筹建期间老财务人员账目不清,财务管理混乱无法交接。而老财务人员称新财务人员居高临下,不好好配合不愿弄清。双方争得面红而赤把问题交到集团公司,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多次协调未果,领导派遣我们内部审计部门进驻。同志们加班加点、不分昼夜,把筹建期间的原始凭证、账簿、报表逐一查看、分析,发现有单条腿作账、有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符、有账账不符、账表不符等混乱情况。我们从凭证做起,把错的逐一理顺,解开了纠缠不清的麻团,使财务得以顺利交接。而后我们帮助财务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梳理,查找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提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意见和建议。四、加强审计质量治理,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质量治理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职员为使审计过程、审计行为、审计结果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措施。不论是全面质量治理,还是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考核、检查的都是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落实。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质量高,审计风险就小,否则,审计风险就大。审计职员不按照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实施审计、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就有可能引起诉讼,尤其是在人们法制观念不断增强的过程中,审计职员加强审计质量治理、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也要时刻牢记。五、加强流程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通用审计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在通用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内部审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内部审计作业程序,规范各个环节的作业标准和方法,加强流程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首先,加强审计项目的前期管理,重点是审前调查方案,同时审计人员按分工定期进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的内容可以包括被审计单位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重要经营信息、内外审计发现的情况、案件和重大违规事项发生情况等。其次,抓好项目审计实施中的几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要注意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确保审计重点。“审计重点”是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对审计重点方面、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查证,以确保既能按项目要求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又能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突出审计成果,提升审计质量。第二个关键是要注意审计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各有分工,一般是按照不同的专业或不同的审计事项进行分工,如果机械地按照业务环节“一事一稿”完成作业,就可能对事物的整体面貌进行了割裂,导致审计测试结果可能有所遗漏或存在偏差。第三个关键是要注意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小结。每日审计完毕,要给审计人员留出撰写审计日志、理清思路的时间,做到审计工作日清日结。再次,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保证。要采取措施关注审计结论的落实情况有没有转化为“能量”。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资源,在审计项目结束后,及时建立审计问题库,做到对审计查出的每一项问题,都要逐一落实。要加强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定量分析,看提出的问题是否符合客观情况,是否从体制、机制上和制定、修改、完善规章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区分普遍发生与偶然发生,从大量的数据资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下一阶段的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搞好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服务是第一要务。以富民强省为主线,增加价值为中心,强化内控为重点,防范风险为导向,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和实现目标,还要规范内审行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江苏实际重新修订《内部审计规定》制定《内部审计准则》。还要提高队伍素质,发掘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型内审人才,同时推进内审人员上岗制度,和内审职称制度。改进技术方法,加快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运用的步伐,开发和应用适用的计算机辅助内部审计软件。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