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商的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2)实行宗法制;(3)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二、西周1、分封制:(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4)权利和义务:权利:建国、继续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缴纳贡赋等。(5)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离性和独立性。(6)性质:商周时期实现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7)作用:巩固了(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8)衰落:受分封的诸侯国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其衰落的具体表现为:诸侯争霸等。2、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4)评价: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三、补充与拓展: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2、宗法制也是一种宗庙之法。其实质是按照血缘关系在其宗族内分配政治权利,以保持贵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和财产的分配。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帝国的建立,即“六王毕,四海一”1、秦的统一:过程(略);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2、军事上的巩固:(1)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2)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二、如何巩固其帝国统治?1、地方制度:实行“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2)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3)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4)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5)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6)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3)朝议制度: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三、评价: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四、知识拓展: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一、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1)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根本特征:至高无上。本质:君主专制。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1)丞相的职责:(2)根源:制度本身。(3)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4)汉代:中外朝的形成:原因: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结果: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中外朝的出现: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5)唐代: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隋,完善于唐。评价: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6)宋代:措施: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政权,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评价: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二、监察制度: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1)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使。(2)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3)唐朝:御史台;(4)宋朝:提点刑狱司。(5)元朝:御史台。2、评价:(1)积极: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局限: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知识拓展:刺史制度的特点:以轻制重(以小制大)。三、选官制度: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1)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2)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3)世袭。2、察举制:(1)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2)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3)方式: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4)途径:征召、举荐等。(5)特点: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3、九品中正制:(1)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2)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3)特点:世袭,等级森严。4、科举制:(1)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2)依据:文学才能。(3)评价: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四、地方行政制度1、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1)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2)唐代:道、州、县。(3)宋代:路、州、县。(5)元代: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6)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7)清代:省、道、府、县。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五、拓展与补充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各自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上书省(执行)。2、宋代“二府”: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前言:由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秦汉到魏晋为早期,唐宋为中期,明清为晚期。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内阁制度的形成(1)背景:丞相制度的废除。废除原因: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其结果是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这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创立:明成祖时期。(3)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且职责不明,虽参与决策,但始终没有决策权。2、太监参政: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君主专制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军机处的设立(1)原因: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2)设立:清雍正时期。(3)特点:人员精干;保密性强;效率高。(小、密、快。)(4)职能: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非决策机构),完全成为了皇帝独裁的工具。(5)评价: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封建君主专制衰落的表现。2、密折制:(1)设立:雍正时。(2)评价: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3、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近代版图的奠定:2、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3、主要措施:(1)理藩院:职能: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2)改土归流:始于元代,开始废除于明代,大规模废除于乾隆时期。含义:改土知府为流动的官吏的政策。意义: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4、评价:(清的边疆政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源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总结: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四、知识拓展1、理藩院的性质:既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又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2、土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世袭。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列强入侵(国门洞开)1、背景(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2)清王朝的衰落。2、途径:(1)武力威逼,发动战争。(2)本质意图:打开并占领市场。(3)方式: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3、过程:(1)侵华史实: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注意:每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各不相同。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和市场;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行动。(2)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内容:略。影响: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大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4、影响: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1)侵犯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2)掠夺中国资财,毁灭中国文化遗产。(3)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诸多主权完整。(4)经济上: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中国的经济命总之,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个原本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瓜分狂潮:(1)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开始:三国干涉还辽。(3)概况: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4)结果(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2、民族危机加深(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①背景:美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是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