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管理良好和适用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对现有的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的归纳和整理可以发现:①所有的英语教学方法均来自西方,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②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方法可以用以针对英语教学的各种内容;③英语教学方法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其行业要求、语言特征、理论基础,甚至西方英语教学方法的本土化研究等,都将为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础。上一世纪是英语教学方法研究取得最显著成就的一个世纪。20世纪初,建立在德国外语教学家Vietor语言习得理论基础上的直接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逐渐走向成熟,它强调模仿,主张通过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中进行聆听、模仿、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情景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Bloomfield的结构主义和Skinner的行为主义理论。这一教学法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而结构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核心,学生应在设定的情景里操练所呈现的语言结构,进而形成目的语的说话习惯。曾经风靡的《新概念英语》、《跟我学》和《走遍美国》等教材就是典型的情景教学法的设计;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倡导者为Fres,他提出以口语为中心和以句型结构为纲的理论,教材用口语形式表述、强调模仿、强记固定短语,80年代广为流行的《英语900句》的设计明显带有听说法的特征;视听法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法国,是成年人进行短期速成教学的方法,首先由Guberina提出,主张广泛利用幻灯、电影等电化教学设备组织听说操练,把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视听法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设备使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自然和牢固掌握外语;认知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arroll提出的,用认知符号学习的理论代替听说法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法反对语言是结构模式的理论,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习得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它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利用,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任务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外语教学界提出的“过程教学大纲”的产物。它的课堂教学程序是:教师将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具体实施评价学习成果,最后,师生共同完成对学习任务的评价。它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任务教学法体现了外语教学中从关注教法转为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到注重语言习得的变革趋势。20世纪70年代初,欧供体成员国改革外语教学,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设计统一的教材和测试模式。经过3年的努力,欧洲主要语言的教学大纲“入门阶段”以及Wilkins的“意念大纲”相继问世,标志着交际法的产生。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功能语言理论。交际法强调的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增加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而流行数个世纪的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授语拉丁语的教学法,当时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德国语言学家Ollendorff等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语法翻译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重视翻译能力的培训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对各种英语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优劣对比和适用对象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汲取前人经验、结合教学实际、建立自身的教学方法,以致将西方的教学方法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