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改学习心得,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课改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宁晋六中课改学习心得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课改路上,你我同行。为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寻找课改的新路子,追求高效课堂。3月24日下午,我县30名教师在教师发展中心赵加魁、李达、申小乔、郑印良、孙正刚等专家团队的带领下,不远千里奔赴宁晋六中,开启为期一周的课改学习之旅。一、接洽会上、校方报告拨云雾本次学习交流涉及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汇集了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江西五省近百名教师。为了让与会领导和教师深入了解宁晋六中的课改历程,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本《宁晋六中课改纪实》,并观看了宁晋六中发展历程的宣传片,让每位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六中、走进六中。接洽会上宁晋六中校长赵同报和副校长张文君分别与大家分享了《共谋教育改革之大计、共话教育发展之新篇》和《课改永远在路上》的精彩报告,听完报告后让人茅塞顿开真有一种“云开雾散终有时,守得清心待月明”的感觉。二、课堂模式、理念引领站位高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引领,只有这样才会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宁晋六中的课改理念先进,“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再加上辩证地使用金太阳的导学案,宁晋六中的课改真是如虎添翼。“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一”是一个理念,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像考试一样专注、高效。“三”是三个时间调控。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五分钟;累计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是四个环节即自学、展示、精讲、训练。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可以看到,“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理,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领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更有意义,教师课上更轻松。课改要想成功,一定要牢记“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三、课前预习、课上展示求效率预习所学,未雨绸缪。《礼记·中庸》:“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意思是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这样做:1、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或当天的早自习进行预习。2、利用金太阳的导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抓手。3、建立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将语数外自学环节前置,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们的预习充分了,课上展示起来积极活跃,预习环节真正成了四个环节的龙头。使用金太阳导学案,让学生的预习有了抓手,七八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比较差,借助预习导学部分能顺利完成课前自学,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巩固提升,最后利用导学测评进行当堂达标检测。这样一步步去做,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到了九年级,大部分学生可以脱离预习导学部分,进行独立无支撑的预习了,这就是成效,这就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课前预习是课上展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预习好才能展示好。为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在课下让学生多下功夫,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越来越高。四、小组建设、加分机制促学习纵观宁晋六中课堂,每个年级每个班都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在以前的课改中,小组评价及加分机制一直困扰着我们,在课改前期加分机制非常管用,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但在课改中期,小组评价加分机制就会出现问题,不像开始那样有积极性了。到了后期小组加分机制,对于学生来说,作用好像就不太大了,学生感觉加不加分无所谓。通过反思,以前课改之所以有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在组建小组时不够科学,小组成员分工不够明确,小组的管理与评价跟不上,班级文化建设存在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去做:1、科学分组:以6人为一组,根据成绩平均分组。每组1号成绩最好,6号最差,各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如遇到小组成员全部或1个为男生或女生则进行微调,原则上同号调节。2、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性别比例、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兴趣倾向、交往能力、品行状况。3、教师分包小组。4、明确小组成员分工。5、对小组长定期进行培训。6、加强小组管理与评价。7、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内小组运行的好,加分机制合理,一定会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小组评价、加分机制运行正常,才能为课改保驾护航。五、教师课堂、示范引领明方向五天时间里,零距离感受到了,宁晋六中“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无限魅力,每天上午8点至11:30。五天内,全体教师听课59节,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多课型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一三四”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看到了新课改模式下,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课堂目标定位精准,学生课下预习充分,课上展示精彩,教师精讲点拨到位,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当堂训练及时,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课上的角色彻底进行了转换,教师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机智的让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在学生们能自己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知趣的隐身,当孩子们都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时才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现身。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在主动学到知识的同时,关键是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表现欲增强了,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我敢说、我会讲。这样精彩的课堂是我们课改真正需要的,这样的课堂为我们的今后课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六、课后交流、深入研讨取真经不远千里赴六中,只为课改取真经。五天内课后交流、深入研讨多达22节。“课上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看到了,其实也什么都没看到,课上只是表象,我们教师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向大家呈现一节课罢了,其实真正的东西都在课下。”研讨会上,董雪鹏老师说。的确如此,为了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交流会上,与会老师提出了许多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学生的预习都在什么时间进行?教师是如何检查学生预习的?小组评价怎样做才会有实效?课上教学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小组把自己的分数多加了怎么办?导学案和导学测评如何使用?学习目标在每节课前一定要出示吗?等等一系列问题。宁晋六中的老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赠、不吝赐教,都一一做了详细解答。通过交流,我明白了,课改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想课改出成效就必须坚持一种正确的理念,持之以恒,积极进行思考,永不停息,反复实践,静待花开。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七、集体备课、攻坚克难齐受益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3月25日下午。宁晋六中向全体教师展示了七年级语文《老王》和《驿露梨花》的集体备课常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上七年级组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严格按照“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反复修改,直至意见达成一致,效果最佳为止。老师们全面深入的思考,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鼓舞和感动,集体备课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推动了课改课堂的高效,让每一位教师都获益匪浅。八、名师讲座、精彩纷呈受益多名师引领、助力成长。五天内聆听教师讲座8节,结他们分别从《小组建设与导学案运用策略》《如何通过小组量化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课改在路上,稳妥扎实求高效》《我们的教研活动》《植根传统文化土壤,创建文化特色学校》《打造以导学案为平台小组合作下的高效课堂之思考》《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和优良班风的养成》八方面进行精彩的讲座。特别是聆听张志荣主任的《小组建设及导学案运用策略》和郭伟丽老师的《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和优良班风的形成》的讲座更是收获颇丰,令人佩服。他们在小组建设、导学案的运用、后进生转化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课改路上的指路明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知与她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以后自己一定要多研究、多思考、多实践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向她们学习,让自己在课改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九、文化建设、习惯养成是根基课改成败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生的习惯养成有直接关系,好的校园环境及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塑造人,也可以改变人。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一个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的育人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学生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通过制度的约束规范,各种活动的开展,榜样的示范作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养成习惯的基础。因此,文化建设、习惯养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基。十、课改路上、持之以恒结硕果课改路上,有时我们会真的感觉很疲惫。但是,走得最难的时候往往也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放弃了你就会错过最美的风景,坚持了你就会收获成功!所以不管多难我们都要咬牙坚持住。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必须经受住考验,课改路上,我们累着,但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着名演员海清的一句话就是“你承担的越多,你的能力也就越强!”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钻研课改就要有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套用汪国真的小诗来作为结尾:我不去想,课改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既然选择了课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钟情于课改,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课改我们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同行!不远千里六中行,互相学习双共赢。先进理念取舍用,课改路上永不停。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