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知识巩固:B2、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A.甲B.乙C.丙D.丁B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创立有关的是A4、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下列思想体现“人我和谐”的是A.天人合一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贵君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考点二: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知识体系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宋明时期明清之际百家争鸣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孟、荀继承发展儒学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异端”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儒学创立成为显学确立正统思想地位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二、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演变1、春秋战国——儒学的产生时期2、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背景:①汉初的无为而治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②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材料三董仲舒认为道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的大一统维护政治的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强调君主权威以加强君权并抑制暴政“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阅读以上材料,说出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并分别分析这些内容为什么迎合能汉武帝的需要?汉武帝尊儒的措施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独尊地位的确立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内容:•1、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天人感应“•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权神授”•⑵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3、三纲五常特点:①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实质: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政治上:①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②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君权、防止暴政文化上:③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④推动了汉代的教育发展⑤抑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发展1、生活在春秋后期的孔子,为了匡救人欲横流、秩序紊乱的末世,在创建儒学的过程中,特别强调“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②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在当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010•北京,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练兵场:练兵场:3、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福建龙岩质量检测)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练兵场:3、(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2题)《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1.魏晋以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盛行,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3.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发达,这些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3、宋明理学(一)理学兴起的背景唐宋儒家学者把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周敦颐卲雍张载程颢程颐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二)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二程”、朱熹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三纲五常)把握“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代表: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南宋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以心学更新理学,宣扬“心即理”;“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心即理”,“心是万物渊源”发明本心,通过内心的反省以求理(二)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①南宋的一些理学家不满程朱探究真理的方式繁琐。②明初,为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③明中期,程朱理学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只是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④王阳明等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引起社会动荡,遂创立心学,更新理学,挽救封建社会政治危机。为什么“理学”会发展到“心学”阶段?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内容实质影响理;仁、礼;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实现“理”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消极:积极:1、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礼轻法、因循守旧等观念)(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气节、品德,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强调力行等)2、理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三)理学产生的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1)可取之处:①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⑤义利观: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有何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2)不可取的: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1.《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2.(2010年上海)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CC练兵场:3.(2010·徐州调研)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4.(2009·江苏高考)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BD5.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6.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练兵场:政治—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以理学为标准的八股取士因循死板;同时西学东渐和近代科技的传入根本原因4、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一、背景代表人物: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的“异端”思想:否定孔孟权威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①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君臣是平等关系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权利;△黄宗羲的民主思想与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1.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否定君主专制2.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维护君主专制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③主张“工商皆本”代表人物:黄宗羲材料一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众治”取代“独治”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责任感)2.代表人物:顾炎武材料三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③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2.代表人物:王夫之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理在气中),是不断变化的;形神物三相遇知觉乃发;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构筑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批判程朱理学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对比表政治经济思想代表作黄宗羲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工商皆本”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君为臣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取代独治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批判脱离实际,提倡实践求真《天下郡国利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