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如照,要做神州掌舵人“北斗”如照,要做神州掌舵人敬爱的前辈:见信如晤!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北斗卫星建设团队青年设计师中的一员,在项目即将组网成功的黎明,我写下这封信,致敬一百年前的“北斗”们!摩挲过历史课本上的红船故事,只觉动魄惊心。百年前你们的青春留下的红色印记始终激荡。我讶异你们的如炬目光,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穿破那片创伤累累的土地,看到灿烂光明的方向。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呢?“铁屋子”里尽是受苦的百姓,闷坏的却是整个中国————积贫积弱,外交受挫。我不知道第一个站起来的是谁,因为你们的身影重重叠叠,一艘小红船上站满了人,满载的是民族振兴的希望。烟尘岁月里,是你们为艰辛长歌,于苦难中奋发:是润之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是赵一曼写给宁儿“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骨肉死别的壮烈;是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澄澈信仰......脑海中你们的群像如此鲜活,攥紧的拳头、坚毅的眼神,才有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成绩。致敬!也想告诉你们,这艘“红船”,现也等来了敢于掌舵的后来人。前辈青年的壮志凌云,启发我辈激流勇进,不负来之不易的当下。刚刚我所说的北斗,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卫星系统,马上将要迎来最后一颗卫星的发射,完成组网,为全球的卫星定位、交通运输发挥能量,难得的是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31岁,是一支青年做主力军的队伍,科技迈步的路上,我辈青年踩得很实。2021年初,一场疫情席卷全国,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有超过一万两千名90后”、“00后”立下“不计生死,不论报酬”的请战书驰援一线,青年医护的“白大褂”组成了让人安心的防护墙,矢志奉献的征程上,我们坚定地发出青年强音。还有更多的青年朋友,在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做出了不凡的成绩,锐意改革服务乡村的哈佛毕业生秦玥飞,用脚步丈量土壤、用青春定格伟大的扶贫干部黄文秀......我生在你们用奋斗打拼换来的世界,又无时无刻不在为拥有这样的同龄人而骄傲。诚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权霸主依然存在,但青春自当无畏,永远眼含热泪,执着美好。因为有如你们般筚路蓝缕的开拓,因为有我们赓续传承的热火,这个世界才能成为可爱的家园。前辈们,红船驶至今日,早已变成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青年团结起来,恰是一番好光景。此刻又想起为卫星命名的那个晚上,团队老师说:“就叫‘北斗’吧!它是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呀!”如今,北斗即将冲破黎明,绽放曙光。而我也知道,“北斗”的光辉永远不会黯淡,就像你们的指引,亦如群星闪耀!“北斗”如照,皓月如斯,青年火炬,弦咏不绝。此致敬礼!一个“北斗”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