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当代人幸福感的论文摘要: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关键词:幸福感、民生、当代社会正文:近些年来随着电视连续剧《幸福来敲门》和《幸福像花儿一样》热播,报纸媒体网络上关于幸福感的讨论热闹非凡,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同样广受欢迎,其影响力早已超越大学课堂,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淘课族”追捧的心灵教程。关于幸福感的话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在手书的年代,人们收到的书信、贺卡和明信片上面,“祝你幸福快乐”是最常见的祝辞。如今,在节日漫天飞舞的手机短信里,“幸福”的字眼更是频繁出现。我们常常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节,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忧的时候,会说:“你一定要幸福啊!”“幸福”就这样被我们随时随地使用着。然而,很少有人就其含义深究探寻。假如有人问道:“你幸福吗?”会不会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立即作出肯定回答呢?作为伦理学的古老命题,哲学家一直在探讨幸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按照通常的说法,人往往是依据快乐总量的多寡来判定是否幸福的。在一生中快乐多于烦恼,幸运多于磨难,这样的人生基本可以判定为幸福。可是,依据这一标准,真正幸福的人就会世间罕有,这也许就是面对是否幸福的提问时,被问者感到迟疑的缘由。自身经验和先人智慧都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顺利平安和快乐总是美好的祈望,没有人会毫无阻碍没有困难地度过此生。对于幸福,我们很少会做出抽象的概括式的回答,想想我们曾经感受到的幸福,都是一些具体而微的瞬间——小孩子得到盼望已久的玩具,父母收到孩子亲手绘制的别字连篇的生日贺卡,失散多年的朋友意外重逢,到自然环境中重温宁静与淳朴。还有这样的情况,暂时失聪者突然恢复听力,从前令他烦恼不已的市井噪音在那一刻也变得可爱美妙。梁实秋在他的随笔中提到崂山挑夫在辛苦劳作之余,就着大葱吃干粮,再舀起一瓢冷水痛快淋漓地喝下去,那一刻自有一种怡然的幸福感,令旁观者羡慕。这些应当属于伊比鸠鲁学派所定义的幸福,即免于痛苦也是幸福之一种。幸福是什么?穆勒答道:“幸福是快乐与痛苦的免除;不幸福则是指痛苦和快乐的丧失。”诚然,幸福与快乐都是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但是,二者并非同一概念。他们的区别,正如伊丽莎白·特尔弗所言,在于对人生的意义的不同。莱布尼茨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幸福可以说是通过快乐的一条道路,而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个阶段。合而言之,幸福是人生的重大的快乐,是长久或巨大的快乐,是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幸福是一个统摄性范畴,它关注人的存在样式,反映对人现实欠缺的把握,它是人们对人生的反思中完满的存在,并且,幸福的内容在长远历史中有其公度性,它不仅仅是人的主观体验。幸福作为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不是评价生活中某一偶然因素引起的暂时的愉快和满足,而是对生活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生活作出的总的评价,因而幸福的概念是和人的生活意义紧密联系的。可以说,人们对幸福的把握是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说,幸福是主体在奋斗中的自我肯定,光有德行而无对德行的自我肯定意识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不能成为真正的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本身就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过程,就是自觉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人类的文明进化史,就是一部自觉追求幸福的能动实践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未尝不可以说,对于幸福的自觉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之一。幸福最重要的类型无疑是物质性幸福、社会性幸福与精神性幸福。所谓物质性幸福,亦即物质生活幸福,是物质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也就是生理需肉体欲望得到满足的幸福,主要是食欲和性欲得到满足的幸福。所谓社会性幸福,亦即社会生活的幸福,是人们社会性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主要包括自由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和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所谓精神性幸福,亦即精神生活的幸福,是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幸福,主要包括认知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和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每个人都可以在回忆中搜索到很多这样的瞬间,但是现在,仅凭这样的瞬间似乎难以支撑起人们的幸福感,反倒是那些不幸、不顺、不满足把一个人的内心完全填满。假如说物质条件满足之后,人就可以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的话,问题的答案就会简单得多。可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各种人群都在发出不满之声,包括那些不为温饱衣食操心甚至生活优越的人们。当然,有很多来自社会现实的原因,外部条件的不平衡或不公正,每个人都有充分理由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无奈。批判性和不满足的确是改善和突破的前提,而另一方面,建设性的思维和自我完善也很有必要。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毕业后去卖猪肉、当油漆工,就会有很多声音指责社会浪费人才,而不是将其视作个人的一种选择,尽管这是基于对外部条件的考察后作出的调整。按照这种只从外部寻找原因的角度,写了《夏洛的网》和《精灵鼠小弟》的E·B·怀特,失业后在开往阿拉斯加的邮轮上做侍者和杂役就应当是一种美国教育的耻辱。在《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里书写学艺经历的庄祖宜,放弃博士学位选择做厨师,就更加不可思议和令人惋惜了。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在人类发展史上创造了“中国的奇迹”。然而,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国民的社会福祉、增进国民的幸福程度,国民幸福感应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已经显著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但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的转化依然存在着广阔的改进空间,而国民在生存需要有效满足之后也必将更加关注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满足。据此,单纯从经济增长维度去理解社会发展越来越暴露出狭隘性,我国在追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多关注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增进途径,着力探究经济增长向国民幸福转化的有效方式,而幸福感、幸福指数、幸福感排名等也已成为时下中国社会各界热烈讨论的主题。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体验,是人们依据某些基准对自身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的结果。幸福感具有个体性和主观性特征,是因为居民因地域、年龄、性别、习俗、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差异而在评价标尺上通常存在明显差别,经济理论中“工资-闲暇”替代关系意味着不同处境下的人们对收入和闲暇的价值评估是截然不同的。幸福感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特征,是因为人们的财富获取状况与社会发展阶段和制度安排紧密相关,而居民的评价标尺也会受到社会标准和社会因素的显著影响。正是由于幸福感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性,罗素在其名著《幸福之路》中才深刻地指出:幸福取决于个人心理和社会制度,通过心理调适和制度改进有助于增进国民幸福感,而要廓清国民幸福感也必定需要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支持。人们对幸福感的测度存在显著分歧,这种分歧可概括为“两种态度、两类方法”。“两种态度”是指围绕幸福感能否测度,有人从幸福感的主观性特征出发,认为测度幸福感是不可能的,此态度可称为“不可测度”论;但也有人强调幸福感具有客观性,只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则完全可以测度幸福感,此态度可称为“可测度”论。“两种方法”是指围绕具体的测度方案,有人强调应依靠对社会个体的问卷调查来直接获取幸福值,例如: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通过对社会公众的抽样调查,来显示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幸福指数;有人则认为应通过设计指标体系来测量国民幸福程度,例如:英国新经济基金通过预期寿命、生活满意度和生态足迹三者构成的指数,来测度143个国家和地区的“幸福星球指数”。尽管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特征,但通过“信号显示”机制同样可以对这些主观因素进行观察,观察和计算这些可显性“信号”对于调适个人心理和改进社会制度均有积极意义,幸福感的“可测度”论相对于“不可测度”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显然,国民幸福感是可测度的,但现有的方法尚不能充分展示幸福感的内涵和外延,而不同学科的交叉和不同方法的整合应成为未来幸福感测度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当代却出现钱多了,幸福却越来越少的现象。有些人会说“快乐、幸福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记得上学时,去校门口吃个麻辣烫,在地摊上买条牛仔裤都会高兴很久,但这两年,已经很少能找到那种幸福的感觉了。”生活中,像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并没有保证国民幸福感的持续增长。今年8月10日,在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9万参与者中,90%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46.9%的受访者对生活满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种种数据还表明,越是生活在大城市,越感到不幸福。幸福是内心的充实自在感,不只是物质的发达程度。古代人物质的发达程度不及现代人的发达,但是他们的内心的充实自在感并不比现代人少。当代人在物质上确实进步了许多,但在精神层面上幸福指数下降,是什么让当代人不幸福?在我看来,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如,贫富悬殊拉大,两极分化严重;人与人交往密切却心距较远,缺少真诚、宽容和信赖;社会分配体制不合理,社会竞争不公平;人们的欲望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现代社会的法律也正朝着人性化的一面发展和完善,法律再不是过去的只讲道理不看事情的真相。正是因为法律的道德性,人们的幸福感日益增加。再大力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物质条件的改善虽然带来了很多的新鲜事物,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人们的幸福感反而日渐减少,再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担心的事情太多,抢劫、偷窃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恐惧症。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国家对有关法律的完善。1、要善于将个体的幸福转变为社会的幸福。社会生活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理论上讲个体幸福应该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幸福主体的多元化,主体间的幸福追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个体层面上的幸福似乎很难被“传播”为群体或社会层面上的幸福,相反,个体层面上的不幸倒是很容易“传染”到群体和社会层面,幸福的提升和拓展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的确,个体幸福不等于社会幸福,社会幸福是包含社会每个成员的幸福,但又不是每个成员个人幸福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一集体的“公共幸福”。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追求个体自身的幸福而不惜破坏他人或社会的幸福。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可能把个体层面上的幸福转化为社会层面的公共幸福。因为社会幸福既属于每个个体,又是在保障社会整体幸福的前提下所实现的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是“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实现。2、要善于将客观的幸福转变为主观的幸福。幸福就其形式和样态来说是主观的心理体验,但就其内容和内在本质来说,则是对重大需求的客观满足。因此,幸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在客观条件上已经到达了构成某种“幸福”的标准,但实际上却因为他没有感觉到而并不被认为是“幸福”的,许多本应该产生幸福的却因为主观感受缺失就成了没有“幸福”的了。因此,如何将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