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容结构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近代中国的国情革命的方向、目标革命的实现形式和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1.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民主革命的性质:就是资产阶级革命。2.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三座大山)3.中国民主革命的阶段:①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属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属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鸦片战争的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①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独立→半独立,封建→半封建。②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反封→反帝反封。属旧民主主义革命。③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动:新增两个阶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阶级矛盾→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并存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分水岭:五四运动转变的标志: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2万余人声援北京学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从此,中国革命开始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也开始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中国的国情)①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深爱帝国主义的侵略,处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处于不统一状态。②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皇帝和贵族尽管被推翻了,但并未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地主阶级仍然存在,并占据明显优势;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中国处在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专政。5.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推翻帝国主义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根本任务(反帝)(反封建)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①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不同。不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属非资产阶级专政,要建立的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②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同。它只推翻“三座大山”,不破坏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分。而社会主义革命,还要推翻所有的资本主义成分、私有制等。③分两步走。一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二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经验:①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行不通,不适合中国国情。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大革命失败(1927)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红军,战争实践枪杆子出政权,武装夺权军队军事战略理论城市罢工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抗日战争的艰巨国共第二次合作统一战绩理论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经验:①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证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行不通,不适合中国国情。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国情?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