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柳海宁2011.02国外城市公园的兴起与发展1.寺庙园林和公共游乐地是古代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近代城市公园赖以产生的基础。近一、二百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公园PublicPark;真正意义上进行设计和营造的公园是美国的中央公园;2.德国的城市公园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分区园发展而来,还有“国民公园”;3.苏联十月革命后将宫廷和贵族的园林转为大众公园,并兴建了高尔基文化休息公园;国外城市公园发展的特点:1、数量在增加,面积不断扩大;2、公园的类型日趋多样化;3、在规划布局上普遍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的比重很小;4、在园容的养护管理上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我国城市公园兴起与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后引入租界公园;1906年无锡地方乡绅筹建的“锡金花公园”;辛亥革命后,广州越秀公园,汉口市府公园,北平中央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杭州的中山公园、汕头的中山公园等。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阶段:1.49~52年,以恢复、整理旧有公园和改造、开放私园为主;2.53~57年,结合旧城改造、新城开发和市政卫生工程,大量兴建公园;3.58~65年,重心转向强调普遍绿化和园林结合生产,出现了公园经营农场化和林场化的倾向;4.66~76年,“文革”十年,城市公园建设事业均惨遭破坏;5.77~84年,城市公园建设重新起步、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建设速度普遍加快;6.85年以后,城市公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公园及其分类一、公园的含义1、土地和设施是公共享用的;2、是供群众休养、观赏、游戏、游憩、运动和进行宣传教育的场所;3、以动物、植物等自然要素为主、建筑为辅,以一定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建造的环境优美的空间景域。二、公园的分类1、美国:12类;1)儿童游戏场(Children’sPlayground)2)近郊运动公园/近郊休憩公园(NeighborhoodNeighborhoodPlayground-ParkorNeighborhoodRecreationParks)3)特殊运动场4)教育休息公园(Educational-RecreationalAreas)5)广场(Ovals,TrianglesandOtherOddsandEndsProperties)6)近郊公园(NeighborhoodParks)7)市区小公园(DowntownSquares)8)风景眺望公园(ScenicOutlookParks)9)滨水公园(WaterfrontLandscapedRest,ScenicParks)10)综合公园(LargeLandscapedRecreationsParks)11)保留地(Reservations)12)道路公园及花园地(BouleroadsandParkWays)中国公园分类系统(有3大类19项)1、保护公园(国家公园)2、自然公园3、城市公园城市公园有四类16类:(居住区基干公园、城市基干公园、线形公园、专类公园)1、居住小区游园;2、邻里公园;3、社区园;4、区级综合公园;5、区级运动公园;6、市级综合公园;7、线型公园;8、风景名胜花园;9、植物园;10、动物园;11、历史名园;12、主题公园;13、博览会公园14、雕塑公园15、城市广场16、森林公园国外公园规划的理论一、前苏联文化休息公园规划理论基本要点:1、基本原则:把政治宣传教育活动与游憩活动结合一起,拥有各种文体活动的设施和场地,功能分工明确。2、规划指标:1)容量:城市总人口的10%;2)人均活动面积:60M2;3)人均铺砖面积:13M2左右。3、功能分区1)、公共设施区;2)、文化教育设施区;3)、体育活动设施区4)、儿童活动区;5)、安静休息区;6)、经营管理设施区。4、用地平衡我国规划理论的探索一、公园规划理论的探索殖民地公园—自建小规模传统公园—苏联文化休息公园模式—“园中园”—个性公园二、园景结构与形式美规律的运用园景结构:1、点的因素:景点,是园林中一个具有审美欣赏价值的物质形象。主要有山石、水体、植物、动物、建筑、雕塑、园饰小品等。2、线的因素:景线,是园林中同一景点因素的线性延伸。有花卉的图案线、树木的林缘线、建筑的轮廓线、林冠的天际线、园路的景线等。3、面的景区,是围绕某一主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景点的集合,景面。园路:决定各园景空间的位置关系,组织景区的更替变化,规定各景点的展示程序,显现和观赏距离。园路的特性:1)、诱导游园、2)、与景对应、3)、行进曲折、4)、周始回环、5)、形态变幻、6)、铺砖合理园景结构—A、景象(客观方面):景点景线景区(景面)B、景感(主观方面):景题景趣功能分区与园景结构互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从实用功能,使之合理;后者从艺术形式,使之优美。三、地方风格的发展1、地方风格的概念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个人风格园林的地方风格——A、主观因素:造园者的思想情操趣味、爱好修养等B、客观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生活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地理状况、植被面貌、气候因素、风景资源等;社会生活:地方的经济发达水平等;文化传统: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审美习尚、民风民俗等。城市园林绿地和公园绿地的计算一、城市园林绿地的计算1、城市园林绿地的总面积=公园绿地+环保绿地+生产绿地2、公园绿地的总面积主要指:市区级综合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林、儿童园林、体育公园、专类花园、寺庙公园、小游园、园林路、游乐公园、风景游览区等面积的总和。3、人均公园绿地占有量(米2/人)=公园绿地面积(公顷)/市区人口(人)4、城市绿地覆盖率=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公顷)/市区面积(公顷)x100%5、公园绿地面积率=公园绿地面积(公顷)/市区面积(公顷)x100%二、公园绿地面积的确定与计算1、我国公园规划指标(见表)2、常见公园规划设计经济技术指标例子:用地平衡表序号分项面积(平米)百分比%备注1用地面积2605271002建筑24001.03园路81713.04铺装188087.25水体64072.56绿化22474186.3公园设计的原则一、布局1、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相一致;2、不同类型的公园应遵循“均衡分布”的原则;3、应考虑各公园相互间的交通或景观联系及公园服务区的最大可能性;4、对城市防火、避难、及地震等灾害有明显的减灾效果;5、充分利用不适合建筑和耕种地块;二、突出主题,创造特色突出主题——将主题因素加以提炼、加工,使之升华;创造特色——发挥造园主题的优势;三、满足功能、合理分区功能分区——根据功能和造景的需要,把整个公园用地规划为一个有机地、协调地、能充分表现园林美、满足各种功能要求的空间景域,随公园的大小、性质的不同而变化。我国常见综合性公园的分区模式:1、大门入口(1)、与城市街道相连,位置明显;(2)、有方便的交通;(3)、有较大面积的平坦用地;2、文化娱乐区(1)、主要入口附近;(2)、地势平坦,阳光充足;(3)、自然景色开朗;(4)、有一定的避荫条件;3、儿童活动区(1)、主要入口附近;(2)、有专业设计生产活动配套设备;(3)、植物无毒、无刺、无异味(4)有成人休息设施4、体育活动区(1)、距主要入口较远;(2)、有一块平坦的运动比赛场地;(3)、靠近水面,可供游泳、划船等;(4)、树木较少,不必采伐树木;5、安静休息区(1)、距主要入口较远,但与其他各区有方便的联系;(2)、眺望良好的地方;(3)、靠近自然环境优美的场所;(4)、浓荫的树林;(5)、安静舒适、空气清新的环境;6、办公管理区(1)、大门附近、僻静之地;(2)、生产用的花圃、苗圃可另居一隅;(3)、有专用出入口四、巧为组景,路成系统起景——展景——转景——高潮——转景——结景园路的功能:导游、观赏、供管理运输、人流集散、绿化养护、货物燃料、苗木运输及办公业务等。园路的分级:主要园路、次要园路、游憩小路,园路的基本形式:“环形”、“8”字形、呈F形、田字形五、建筑设计,画龙点睛作用:点景和控制基本原则——“巧于因借”选址造型风格1、仿古建筑2、现代建筑3、休息亭4、公园园桥六、植物配置,绿中求美植物是影响公园环境和面貌的主要因素之一。1、首先满足功能要求;2、要选择乡土树种为公园的基调树种;应注意全园的整体效果;3、重视植物的造景特色;应对各种植物类型和种植比重作出适当的安排,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公园设计的要素设计——要求能同时满足美感和功能要求的创造活动。设计的要素——人与人之间生活有关的因素;对城市公园施加影响的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各种因素、以及属于城市公园所有的空间、设施、材料、各种游乐器具等。公园规划的步骤一、深入探讨目的二、资料的整理与评价三、方案设计一、深入探讨目的(一)、明确目的目的——公园的功能,包括游憩、观赏、利用的效果,还包括环境保护、美化环境等环境效益。明确目的、评价目的、以及对他们适当的安排;同时为实现目的而收集的资料,比如在纪念性的公园设置一个儿童游戏场,面积、位置、设施的种类如何?和纪念区如何协调?空间如何过渡等?(二)、明确限制切合实际的设计应该在限制因素的范围内加以考虑;A、预算的限制;B、公园用地和环境的限制;(1)、自然环境调查;(2)、人文环境调查;(3)、用地现状调查;(4)、利用者的要求调查;C、技术的限制;D、政策、法规的限制;(三)、出色的公园设计手法(文化的挖掘与主导方向的改变)三、方案设计(一)、基本构思1、基本构思;2、徒手草图;(二)、做方案;(三)、设计方案的选择;(四)、详细设计;公园规划的内容及要求内容:一、现状分析;二、全园规划;三、详细设计;四、植物种植设计;五、施工详图;六、编制预算和说明书内容和规模1.公园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并根据公园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2.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应包括多种文化娱乐设施、儿童游戏场和安静休憩区,也可设游戏型体育设施。在已有动物园的城市,其综合性公园内不宜设大型或猛兽类动物展区。全园面积不宜小于10hm2。3.儿童公园应有儿童科普教育内容和游戏设施,全园面积宜大于2hm2。4.儿童公园应有儿童科普教育内容和游戏设施,全园面积宜大于2hm2。4.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科普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饲料加工场以及兽医院。检疫站、隔离场和饲料基地不宜设在园内。全园面积宜大于20hm2。专类动物园应以展出具有地区或类型特点的动物为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在5~20hm2之间。5.植物园应创造适于多种植物生长的立地环境,应有体现本园特点的科普展览区和相应的科研实验区。全园面积宜大于40hm2。专类植物园应以展出具有明显特征或重要意义的植物为主要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20hm2。盆景园应以展出各种盆景为主要内容。独立的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m2。6.风景名胜公园应在保护好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设置适量游览路、休憩、服务和公用等设施。7.历史名园修复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为保护或参观使用而设置防火设施、值班室、厕所及水电等工程管线,也不得改变文物原状。8.其他专类公园,应有名副其实的主题内容。全园面积宜大于2hm2。9.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必须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同时应照顾老人的游憩需要。居住区公园陆地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宜在5~10hm2之间。居住小区游园面积宜大于0.5hm2。10.带状公园,应具有隔离、装饰街道和供短暂休憩的作用。园内应设置简单的休憩设施,植物配置应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及园外行人、乘车人对公园外貌的观赏效果。11.街旁游园,应以配置精美的园林植物为主,讲究街景的艺术效果并应设有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容量计算1.公园设计必须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2.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3.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居住区公园、带状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以30m2为宜;近期公共绿地人均指标低的城市,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可酌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