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手机:18750266108邮箱:zklu@xmu.edu.cn第一讲公共管理学入门•陈嘉庚先生谈教育•“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大学是国民教育的高地。•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引领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领导者。•课程基本目标:•本课程力图在宽广视野下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主要方法,理性分析当代公共管理改革和转型的背景与动因,从多维视角理解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战略与议程。•向学生提供学知识、长才能、强信念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从中国的视角研究中国的公共管理问题,深入、理性认识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转型之路,提高综合分析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树立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一个主题:公共管理发展之路•围绕一根主线:公共事务如何治理•运用四种方法:理论思维,历史分析,生态分析,系统分析课程概述•1)把学习和国情紧密结合。•2)把本专业学习和跨专业学习紧密结合。•3)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历史知识学习紧密结合。•4)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5)把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紧密结合。期末成绩考核方式•(1)考勤占10%,连续无故旷课三次,期末成绩不及格。•(2)课堂表现占10%,包括积极发言,参与课堂讨论等。•(3)课外文献阅读占10%,阅读英文文献,并撰写读后思考。•(4)期末闭卷考试占40%。问题的提出•亚里士多德:•“要明主政之良规,必先学习服从之道理”管理者被管理者•为什么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快?有些国家经济发展慢?•为什么有些国家社会稳定?有些国家社会动荡?•历史上一个国家(王朝)兴衰更替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有何规律?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关于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学问。•公共组织是什么?•政府组织是什么?•公共物品是什么?•公共服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政府效率?家庭部落部落联盟城邦国家中央地方国内公共管理国际公共管理国内公共管理中央政府公共管理省级公共管理市级公共管理县区级公共管理乡镇级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计划•第一讲公共管理学科入门•第二讲管理的概念和历史•第三讲公共组织结构与功能•第四讲公共管理的理论变迁•第五讲当代政府改革与治理•第六讲现代政府作用分析•第七讲国内政府间关系•第八讲公共政策•第九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十讲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第十一讲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第十二讲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十三讲公共财政•第十四讲第三部门管理•第十五讲公共领导•第十六讲中国行政改革史•第十七讲行政责任与伦理•第十八讲政府治理工具《公共管理学》课程知识内容结构•公共组织、政府结构与官僚体系、政治家和官员、利益集团、新闻媒体、政府间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党体系、人大体系、政府体系、政协体系和群团体系、市场体系、社会组织公共管理体系层次•环境分析,利益表达与民主协商、公民参与,问题界定与议程设置,决策,执行,监督,评估、绩效管理与行政问责。政策制定过程•计划,组织,领导,预算,人事,协调,控制公共管理过程层次•公共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政策、住房政策、交通政策、环境政策、就业政策、人口政策、文化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等。•分配型政策、管制型政策、再分配型政策等公共管理政策层次•教学参考书•1)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陈瑞莲主编:《行政管理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丁煌主编:《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5)[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4)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5)[美]乔纳森•R•汤普金斯:《公共管理学说史——组织理论与公共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7)吕志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型之路:一个综合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8)[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主要阅读文献•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振明教授诠释了学院学生和学者对社会的承诺:•“作为学者,我们力求了解和说明公共生活领域;作为实践者,我们试图影响和改变公共管理世界”。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微观领域包括哪些元素?公共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什么?•法约尔:管理,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个人管理、宿舍管理、校园管理、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国家管理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哈罗德.孔茨: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目标。•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种职能。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管理的环境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参阅:[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概念和内涵•(1)计划:规定组织的目标,制定整体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计划层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2)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5W1H)•(3)领导:指导、激励和协调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解决组织冲突。•(4)控制:对组织行为及人群行为实行监控,确保既定组织目标发展方向。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公共问题/公共物品公共管理环境公共管理过程公共管理主体公共行政权力公共管理世界的基本元素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般定义为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定义为对公共组织利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元素一:公共问题生态议题政治议题经济议题社会议题文化议题元素二:公共管理环境(PEST模型)生态环境系统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PublicGoods)。•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物品。•经济性公共物品、社会性公共物品、政治性公共物品、文化性公共物品、生态性公共物品。•公共交通、国防和公共安全、公共图书馆、公共广播、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新鲜空气和环境保护等。元素三:公共物品元素四: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组织(政党和政府)社会组织(NGO)其他政治团体公民企业元素五:公共行政权力元素六:公共管理过程公共管理过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估、政策终结其他要素•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政府职能、公共管理职能•公共预算与公共财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人事管理•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公共领导•公共道德与行政伦理•公共责任/行政问责•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官僚制:现代政府的本质形式。•构建现代“官僚制”组织理论模型。•1)科层等级制度,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权限范围,2)专业化分工,3)权力命令,上下级关系,4)人事任免与控制,5)办公室管理与职业能力。•权威类型: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合法性•魅力型权威:建立在个人人格超凡魅力基础上。•例如,一代伟人邓小平。•传统型权威:建立传统习惯风俗和传统规则基础上。例如,世袭制。•法理型权威:建立在正式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基础上。例如,“三权分立”制度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行政”与“管理”二、“公共部门(publicsectors)”与“公共物品(publicgoods)”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四、“治理(governance)”与“善治”“Publicmanagementisnotidenticaltopublicadministration”•“管理”与“行政”的内涵差异•行政:特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和治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管理:具有通用性,侧重获取结果,最初指工商企业组织的功能活动。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消费排他性消费竞争性个人消费易于排他难于排他私人物品:住房、食品、娱乐、私家车等共同物品(准公共物品):图书馆书籍、教室座位、海鱼、公交、旅游景区、高等教育和高速公路共同消费收费物品:电话、网络、电视集体物品(纯公共物品):国防、治安、空气、水•政府(Government):提供公共物品•市场(Market):提供私人物品,也参与提供部分公共物品•社会(Society):参与提供部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政府社会市场是否为“公共物品”?鸟巢不卖半价票应否听证•2008年11月4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参观票售票厅前,四位老人悻悻而归。结伴而行的四位老人从北京市西城区赶到奥林匹克公园,是想一睹鸟巢的风范,但挡在他们面前的是他们无法接受的高票价。满头银发的70岁老者王会夫对记者说:“作为对外开放展览的国家体育场,居然没有对老年人的半价优惠,我们很失望。”除了这些老人的失望外,一些手持学生证的大、中学生也不能买到半价票。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说:“相比较其他公共设施,这里没有半价票,难道鸟巢不是公共场所吗?”•但鸟巢作为国家体育场,作为一个受民众瞩目的公共体育场所,已经被民众定位成了“公共物品”,而其也涉及到了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鸟巢的票价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质疑。•资料来源:《法制日报》2008年11月5日理解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波兹曼:“公共管理本质上是对‘公共性’的管理,是对公共价值(publicvalue)的管理。”“公共管理是政治权威(politicalauthority)的管理”。•公共管理的使命、价值、目标和过程等。•私人管理的使命、价值、目标和过程等。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与私人管理(privatemanagement)的比较公共管理私人管理环境政治环境,政治色彩强经济环境,经济色彩强使命为公众(Public)服务为顾客(customer)服务主体政府及公共组织企业及盈利组织目标公平、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效率、私人利益与私人利润激励科层制、官僚体制与非市场市场机制与效率逻辑责任对公众负责,公共责任对消费者负责,商业责任•治理:意味着将非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社会组织)引入公共事务管理过程,意味着政府工作方式的变革,新的统治过程。倡导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以最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Rhodes:治理指“自组织的组织间网络”。•治理的六种用法:1)最小国家的治理;2)公司治理;3)新公共管理;4)善治;5)社会控制系统的治理;6)自组织网络的治理。理解“治理”(Governance)人类社会的三种协调机制基本机制基本内容市场机制Market科层制Hierarchy网络治理Network基本关系契约和财产权利雇佣关系资源交换依赖性程度独立依赖相互依赖交换媒介价格权威信任冲突解决和协调的方式讨价还价和法院判决规则和命令、行政强制外交式斡旋谈判博弈文化自由竞争从属与服从、官僚文化交互作用思考题1:如何运用三种机制解决和尚喝水问题?思考题2:如何运用三种机制解决图书馆乱占座位问题?思考题3: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没有政府,我们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