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山区支教社会实践活动体会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一群人为了帮助山里的孩子而选择去山区支教,逐渐的,随着社会圈子的扩大,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学也加入到支教队伍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有时候,我内心也渴望去支教,希望能够从中锻炼自己,可有时候我又在想,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这些山里孩子有过的苦,有过的累我也大体感同身受过,于是我开始怀疑,下乡支教是否真是为了锻炼,还是一个不必要的形式。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今年暑假,各高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社会实践任务以及加强对自身的锻炼,我们xx三下乡小分队成立,共计12个成员,并经过一系列的前期筹备过程,最终确定于xx区xx镇鱼滩社区进行为期10天的支教生活。7月31日上午10点,我们xx三下乡小分队在xx街道办事处结合,看着自己处于这么大的队伍中,并且即将开始10的支教生活,心里面虽然很期待,但还是充满了恐惧与担忧,因为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支教,害怕到时候没有课堂经验控制不住课堂秩序,害怕自己在真实的课堂中会放不开,害怕自己不能准确无误的给学生讲解玩知识点……总之,有好多好多的担忧!当天下午,我们跟随着此次活动总负责人王朋王书记到达了我们支教的目的地,说实话,这里环境很好,位于阿蓬江上游,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并且政府为我们安排好了吃住,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这待遇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可越是这样,我们心里的压力就越大,因为他们对我们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我们也自知如果没有更好的帮助到当地这些孩子和学生,不仅会辜负各部门负责人的辛苦布署,而且我们心里也会觉得过意不去。从来没有从事过支教活动的我们对于这次活动来说算是摸着石头过河。最初的一两天,教学任务是最迷茫的,由于学生没有到齐,人数并不理想,照原本的教学计划根本行不通;还有这些学生年级跨度太大,小的才开始上学前班,大的已经高一高二了,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辅导;再就是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在身边教导,而身旁的爷爷奶奶也大都不识字,对孩子的关心也只求吃饱穿好,所以孩子们在素质教育这一块的知识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小队成员经过仔细商议,并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将所有学生分为3个班,6年级以下开一个班,主要进行素质教育和作业辅导,6年级单独来一个班,主要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6年级以上的为一个班,因为他们的薄弱点为英语,所以主要进行英语重难点的讲解,另外是其它学科的作业辅导。在分好班后,我们又进行了人员分配,小队成员各行其是,提高效率,作下如此安排后,我们的支教生活逐渐步入正规,教学任务如期进行,之前的迷茫逐渐变得有目的,生活也变得充实起来。在这期间,我除了和我们的队长负责两次小学生的素质拓展课,还带3个6年级毕业生的英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因为把他们放在小学生所在班或初中生所在班都不合适,作为一个过渡班级的学生,只好抽出来单独辅导。因为他们小学都不学英语,而初中又刚好新增一门英语,为了给他们提前做一些学英语的铺垫,我主要教他们如何拼读音标、单词以及能够诵读一些简短的英语对话。其实好多音标我自己都不会读,但为了能够把这个任务进行下去,我便向一位英语专业的队友学习,最后再教给这几个学生。在教他们的过程中,我自己确实有好多之前没搞懂的问题都逐渐弄明白了。都说付出是会有回报的,我很乐意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分享给需要的人,我也很高兴他们学会后回应给我的笑脸,就这样简单中却富含了满足。我们的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我们在业务时间还会分小组到各学生家里走访,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接,并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以便他们有需要的能够及时沟通。同时我们队员自己凑钱买东西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表演节目,和他们一起话话家常,了解他们的进况。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当地企业和蔬菜基地,并集体下农户作农业生产情况调查。经过这一系列活动,我们对于当地有了大致了解,在合作中也增进了我们队员之间的友谊。时间稍纵即逝,转眼间10天的支教生活就结束了,我时常沉浸在支教生涯的某个画面,定格于某一个感人的瞬间。现在想来,在10天的支教过程中,和孩子们的关系从陌生到开始熟悉,再到慢慢深入了解,我发现支教生活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顺利,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那么听话,那么好学,但有一点是每个小孩都是聪明的,天真的,虽然他们表现得很顽皮,但请不要责怪他们,因为这里是农村,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保存着最原始的那一份纯真!我们应该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想想他们最渴望什么?最喜欢什么?只有这样,对以后的支教才会更加接地气,才会更受小孩子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