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与阅读》学习体会今天上午,我区教研室高主任组织了关于“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与阅读”的培训。我觉得高主任说出了现在大多数低年级教学的一种现象,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强调了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和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将“识”和“写”要求分开,以“多认少写”为原则将生字分为一类字和二类字,目的是减轻学生写的难度,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早的凭借汉字进行阅读。由此可见,一、二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在教学中要明确学文和识字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要分开进行,要同时进行,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作用。然而就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不能把这些综合起来,只是为了识字而识字,为了写字而写字。多数都在重复这样的模式:读文、勾画生字、再读字词、再读文,这样反复的机械式的让学生识字,这与我们的课标要求不相符合。在培训中,高主任说过“低年级不让学生课前预习,这些任务要在课上由教师带领完成。”这一点很重要,预习就是要学生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再对照生字表,把要求认识的与自己不认识的相互对照,明确本课书学习中,要求认识哪些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要认识的字,把识字方法放在读懂课文中,用“学习汉字,了解字义,结合课文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的方式,来帮助读懂课文。这里,识字,理解词语(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意思),是目标,很有效的落实——读到哪里,遇到要认的字,要学的词语,就学到哪里,识字任务、词语教学任务很好的完成;同时,识字、理解词语又是手段,识了字,结合课文句子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然后读课文,也就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识字、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和段落,融合在“读懂”这样的一个线索下来的教学环境之中,学生明白了,读懂课文,得识字,得读懂词语才行,这就是“识字、理解词语”的意义,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意义”,在学习背景中发生的“意义”。另外,我觉得还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知道和读懂,文中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而不是其他字,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对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和运用,能更好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高主任总结的《五步教学法》,也是非常有针对性和实用的,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1、带领学生读准字词音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或者直接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原来不认识的汉字,了解读音,在对照课后的生字表(要求认识的汉字表),把要求认识的与自己不认识的相互对照,明确本课书学习中,要求认识哪些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诵。2、带领学生文中辨义理学生会认要求认的汉字之后,请学生把生字和词语放到课文当中,随文了解字义、词义,再让学生反复读诵课文,把课文读熟,在此基础上,分段落(或小节)读课文,要求认识汉字的字义。精选一些汉字,引导学生做“字理”分析,使“字理、字义、词义读懂句子”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相得益彰。3、朗读悟情感低年级的“课文”,一般都浅显易懂。学生读懂了词语的意思,大致就能读懂句子的意思,文章内容大致也就读懂了。所以,在以后的低年级课文教学中,我不会再“深挖思想”,要更多地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词语和所在的句子,然后对全文的各个部分进行梳理,让学生依据条件,用推想、联想的方式,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或梳理出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赏析,体会,通过朗读,体会词句运用的精妙,朗读,深入体会感情。4、多法记字形抓住重点字作指导,组织学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指导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书写遍数不宜多,强调汉字在田字格内的的位置,强调笔顺笔画要求,标准是写“好”。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书写过程中的问题,做矫正性指导。5、组词扩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