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组织行为研究过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台灣的組織行為研究:過去、現在、及未來鄭伯壎國立台灣大㈻「組織行為在台灣: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國立台灣大學主辦、中華民國十一月一、二日於台北911025十六版校正前言「凡是走過的,必留下痕跡」,組織行為的構念(construct)從西方引進台灣,至今已屆二十餘年,研究數量雖然增加不少,有些研究議題(例如領導)的研究論文篇數,甚至累積達千餘篇;而大學與研究所開授的組織行為課程,也推陳出新,多所更迭—修課由一般而分殊,由選修而必修;內容則由淺而深,由單點而多樣。乍看之下,的確有一番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嶄新氣象。然而,結論真的是如此嗎?當「組織行為」在台灣的學術殿堂取得正當性(legitimation)之後,其發展是否已經符合Kuhn(1970)之標準科學(normalscience)的原則,建立起連貫而逐漸演化的學術典範呢?它是否已經成為一有機的學術新生命,不但可以自立更生、持續成長;而且假以時日,必定蔚然成林?抑或只是像一株失根的蘭花,四處飄蕩、隨風俯仰?台灣組織行為研究的實際性格究竟為何?有清晰可辨的面目嗎?如果有,則其逐漸發展的邏輯何在?其研究的演化金線(goldenline)為何?上述問題,都需要做審慎而仔細的察看,方能在過去篳路藍縷的基礎上,開展更久遠的未來。當然,西方組織行為的面目也是逐漸形成的,而非一蹴可幾。從早期工業心理學的範疇中慢慢脫穎而出,再結合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及組織理論的傳統,整合出一有系統而連貫的知識體系。開始萌芽時,也是充滿著許多直觀的描述與瑣碎的研究,不但方法不夠嚴謹、研究零零散散,更欠缺堅實而細緻的理論。因此,對其發展的軌跡與所處的環境脈絡,我們亦應有所鋪陳,方不致被其光鮮亮麗的外表所震懾,並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總之,本文將首先交代學術構念發展的演進歷程,台灣在進行構念移植之後,有何進展?其發展策略為何?有何優缺點?再界定何謂組織行為?其研究範疇為何?不同歷史階段的進程有何特點?接著依照演進狀況,將台灣組織行為的發展,區分為引介期(1981年以前)、消化期(1982-1991)、及創發期(1992-2001)三大階段,並以西方組織心理學的發展為背景(ground),勾勒出台灣組織行為議題的更迭、研究特色、研究策略、及優缺點等等圖像(figure)。最後,則透過本地與國外的對比,以及台灣發展較成熟與發展較稚嫩之研究議題的對比,突顯出對台灣(或華人社會)而言,什麼是較健康的研究策1911025第十六版校正略?透過什麼方式,才能促使組織行為研究在台灣(或華人社會)全面生根,建立起組織學術研究的大傳統?一方面從前人的寶貴經驗中,獲取教訓;另一方面則根據環境變化與未來組織變遷的狀況,對台灣(或華人社會)的重要組織行為研究議題與方向,提出中肯的建議。希望透過此一反省與評論,再加上持續性的努力,以建構細緻而周延的華人組織行為理論,期對台灣(或華人社會)的組織與管理現象有所洞察,並對全球的組織行為知識做出貢獻。構念的演化依照Kuhn科學典範(scientificparadigm)的主張,一個學科或研究領域的發展,從新概念的創發,以至於構念(construct)完全被學術社群接受、形成制式化的標準為止,至少可以透過三個階段來理解,包括構念的引進與闡述(introductionandelaboration)、評估與論辯(evaluationandargumentation)、以及強化與接納(consolidationandaccommodation)(Reichers&Schneider,1995)。由前而後,這三個階段是逐漸演化(evolution)、持續修正而成的。就構念的源起而言,一項新概念的創發,有可能是將既存的概念引入新的領域,舊酒新裝;也可能是由該領域自行原創、新酒新釀而來。當新概念創發之後,概念是否存續、為人接受,就得經過正當性(legitimation)的考驗。正當性的考驗可說是構念引進與修正階段的最重要特徵。透過教導學術社群或實務工作者構念的定義,鋪陳構念的功用與其重要性;並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法,蒐集初步的數據,以證明構念所描繪的現象的確存在,獨變項與依變項之間存有研究者所推論的確切關係,而能引起同行知識創造者與使用者的共鳴,由此獲得正當性。當第一階段持續一段時日,並累積足夠的學術研究成果之後,評論性的論文就會出現。這些論文會指出概念的錯誤、操作定義不當、及實徵結果不一致等等問題,於是獲得正當性的構念將進入評估與論辯的階段。在此階段,研究文獻大量出現,針對矛盾之處,研究者企圖克服一些評論者所指出的問題,持續更新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definition)、2911025十六版校正改善測量工具,並導入調節(moderator)與中介變項(mediator)–或解釋相互矛盾的結果,或說明其中可能存有的內在機制,並釐清構念解釋的範圍。最後,研究者會點出構念的獨特性、解釋範疇、限制、及必備條件等等,重新修正構念(reconceptualization),進行構念的進一步精緻化。除此之外,概念的應用亦開始出現,以解決理論或實務上的問題。最後一個階段是強化與接納:當研究者逐漸獲得共識之後,爭論將逐漸減低。大家對構念的定義、如何進行研究、研究程序都已經能夠坦然接受,也知道什麼是真相(fact),什麼是迷思(myth);什麼是已知,什麼是未知。研究社群也知道影響構念的前置條件(antecedent)為何?構念會如何影響到後果變項(consequence)?前因—構念—後果之間,關係能夠成立的條件又為何?等等的關鍵問題。此時,後設分析(mataanalysis)的論文將開始出現,構念也會被社群中的同行完全接受,並被編寫進入組織行為的教科書當中,甚至因此而成立探討或教導此領域之新的科系1。在研究者都已能接納構念之後,與概念有關的調節變項、中介變項、及脈絡變項(contextualvariable)都會納入理論模式,構念與其相關變項將會變得越來越清晰,構念乃臻於成熟。一旦構念成熟,研究者通常對此構念不再感到興趣,而會被吸引至其他剛萌芽的新生議題中,於是所投入的研究將變少,甚至乏人問津,並導致構念的名存實亡(deemeddead)。除非有研究者從其他的角度加以審視,或是大環境產生極大變化,構念變得比以前重要,否則構念將無法浴火重生。例如,組織氣候(organizationalclimate)流行於1970與1980年代的美國,在九O年代銷聲匿跡後就少有研究者投入;但工作滿足感(jobsatisfaction)在一九四O年左右提出、一九七O年歸於沉寂之後,卻在九O年代轉變為工作情緒的面貌出現,並大放異彩,成為邁入千禧年之後當紅的組織行為研究議題。為何如此?理由當然是產業環境起了根本的變化:製造業逐漸式微或移往低度發展區域,服務1新領域取得正當性之後到成立新的科系通常尚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此種歷史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我們不健忘的話,當初(1957年),社會學要在英國劍橋大學設立科系時,就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支持者認為社會學已經足以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劍橋大學應該設立科系教導學生社會學的專業知識,但反對者卻不以為然。最後支持者再三強調:社會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劍橋是否還是一所「大學」。雖然如此,反對意見仍然居於上風,直至1960年,社會學才正式成立科系。後來管理學院的設立,經驗亦頗為類似,而遲至一九九四年才正式成立,而成為世界著名大學中最晚成立者之一。可見新概念的創發到新科系的被完全接受,總是要耗費一些時日的。3911025第十六版校正業變得越來越重要,工作型態乃由勞力轉為勞心;再透過Hochschild所提出之情緒勞動(emotionlaboring)的觀點,點石成金,於是枯木開花,組織內的情感問題乃再度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成為二十一世紀初期紅透半邊天的組織行為研究議題。與發展心理學階段論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將構念的演化劃分為三種不同的階段,也會產生階段界定見仁見智、不易準確劃分、以及階段與實際發生時間或年代不能完全吻合等等的問題(Reichers,1987)。不過瑕不掩瑜,雖然階段論有其限制,但仍具有無可取代且不可抹煞的價值,即階段論可以用來了解歷史演化的軌跡:根據重要的指標或特性,將構念的演化劃分為三大階段,可以幫助我們將大量研究資料加以歸類、重新組合,而能抽絲剝繭,找出研究軌跡的來龍去脈,並掌握主要研究者的思考軸線。此種研究軌跡與思考軸線對後繼的研究者是饒有意義的,一方面可以讓研究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持續思考組織行為研究未能盡善之處,以及未能解決的問題;一方面亦可透過歷史性的考察,對所有組織行為的議題,有一個通盤而完整的理解。總之,透過構念演化的三個階段,我們可以快速而準確地掌握各種構念發展歷程、成長軌跡,以及研究者在其中的投入;並由此充分掌握各地區學術發展的歷程與特色。台灣組織行為研究的類型以台灣地區而言,組織行為研究的發展,在早期其實是依附在美國的大傳統下逐漸成形的,而具有強烈的學術邊陲性格。除此之外,組織行為研究也擔負著某種程度之經濟發展幕後推手的角色,而具有提供業者服務的功利性成分在內。就前者而言,實脫離不了技術引進與研究移植的本質;就後者而言,則顯現了實用取向與功能主義的色彩。然而,也因為如此,而導致了本土化運動的興起,研究者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不能老是依附在美國身上,畢竟華人的文化傳統是與西方不同的,必須審慎考察文化差異所產生的關鍵作用。除此之外,研究也不能總是以實務取向為依歸,而必須回歸學術本位或恢復學術主體性。無可避免地,台灣的組織行為研究也吸納了此一運動的精神,而開啟了組織行為的本土化研究。因此,我們可以將台灣過去的組織行為研究,區分為五大類型三大取向,五大類型4911025十六版校正包括移植、比較、本土、委託、及應用等研究類型;前兩者反映了西方取向式的研究,後兩者則反映了實用取向式的研究,至於本土型研究則屬一種本土取向式的研究,而涵括在三大取向之內。有關各種研究類型的進路與性質,如圖一所示。移植型研究。所謂移植型的研究,是指以西方為模仿對象,重複西方的研究問題,複製西方研究結果為目的的研究。其作法是研究者首先從精熟西方文獻著手,翻譯研究工具,引進西方研究方法,熟悉研究設計,遵循研究步驟,再以台灣(或華人社會)受試者為樣本,企圖得出與西方組織行為理論相符的結果。一旦發現類似研究結果,就肯定西方理論或概念的價值,並開始移植其實務訓練的作法,以推廣至實務界;如果不能獲得同樣的結果,則會歸因於研究設計不當、步驟不夠標準化等方法上的問題,或套上國情不同的字眼,就便處理。而不會、甚至不敢去挑戰西方理論或構念的缺失,或這些理論對華人組織所彰顯的意義是極為不同的(朱瑞玲,1993;楊中芳,1993;鄭伯壎,1995b)。顯然地,截至目前為止,這種移植型的研究在台灣目前仍然大行其道,甚至到了氾濫的地步,其中碩、博士學位論文更是典型的代表。雖然移植型的研究對新知的引進與新想法的萌芽,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台灣(或華人社會)原先是一個工業後進國,企業組織的發展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不但對企業的組織與管理不夠熟悉,而且也不太可能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因此,以西方為師是一種「拒絕落後,迎頭趕上」的明智選擇,而且至少可以在短時間內滿足吸收新知的需求。然而,移植型研究也有幾項十分嚴重的缺點,而會損及一國或一個地區的學術發展。首先,移植型研究在引進新概念時,西方的理論與構念都至少已經邁入構念演化的第二階段–即評估與論辯階段;因此,引進國雖然引進或移植了西方的構念或理論,但相對而言,引進國卻仍然是落後的。其次、所引進的構念或理論,通常是西方已經發現的結果,而非構念演變的歷程。所謂點石成金,引進的既然是既成結果的黃金,而非點石成金的方法,因此,對做為點石之手的研究歷程自然不甚了了,而無助於構念的轉移與消化。第三、移植型研究通常會助長了我們對西方學術的依賴,而無法做到真正的學術(或技術)生根。5911025第十六版校正IP〈西方取向〉〈本土取向〉〈實用取向〉階段III

1 / 5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