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模后如何复习语文知彼知-------考纲、考点、高考题知-------不同文体特点知-------做题方法、技巧知-------出题人的命题思路知己是否专注,短时记忆,知识点审题、答题习惯,是否圈划高中语文知识汇编校本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班级:高三五班•组长:刘汇天•组员:吴旻雨喜蒙恩朱辰•分工:《边城》刘汇天•《合欢树》喜蒙恩•《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吴旻雨合欢树一)中心主旨作者对于自己母亲深深的爱,以及自己的后悔之情。二)知识点归类作者: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三)写作手法1、象征:2、段落的作用:3、人物描写:四)作文素材整理一)立意:恒心毅力(逆境成才)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二)立意:崇高母爱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她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母爱让史铁生重获新生。高三5班喜蒙恩2010------2015年高考题型汇总一、概括:17道2010年第1题;2010年第14题;2011年第21题;2012年第1题;2012年第6题;2012年第21题;2012年第26题;2013年第3题;2013年第6题;2013年第20题;2013年第21题;2013年第26题;2014年第2题;2014年第20题;2014年第21题;2015年第2题;2015年第6题。二、分析划线句字词的异同:2道2010年第2题;2011年第4题三、加点字或字词的含义:5道2010年第4题;2011年第2题;2011年第8题;2012年第3题;2014年第9题四、划线句的表达效果:5道2010年第7题;2010年第23题;2011年第10题;2012年第23题;2014年第7题五、划线句的含义或作用:6道2010年第8题;2011年第9题;2012年第7题;2013年第2题;2013年第9题;2015年第22题六、从表现手法上赏析段落:3道2010年第9题;2014年第8题;2015年第8题七、根据文章介绍作者:1道2010年第10题八、某段或某句的写作意图:6道2010年第11题;2011年第23题;2012年第4题2013年第23题;2013年第24题;2014年第5题九、对古诗中的句或字词赏析及抒发的情感:4道2010年第16题;2012年第16题;2013年第16题;2015年第15题十、古文中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3道2010年第18题;2012年第18题;2014年第18题十一、赏析字中蕴含的人物心理:1道2010年第20题十二、表现人物的品质:3道2010年第21题;2011年第20题;2015年第19题十三、从句式角度赏析划线句:2道2010年第25题;2014年第25题;十四、全文的写作意图:2道2010年第26题;2011年第26题十五、举例阐述与分析:2道2011年第6题;2015年第20题十六、联系全文阐述引用的好处:1道2011年第12题十七、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情感:1道2011年第16题十八、古今异义:2道2011年第18题;2015年第17题十九、与课内文章写作手法上的异同:1道2011年第25题二十、描写的作用:2道2013年第8题;2014年第12题二十一:从内容和结构上赏析文章:1道2013年第12题二十二、划出停顿的地方:1道2013年19题二十三:联系文章分析题干中的片段:1道2014年第6题二十四、结合文章赏析人物形象:1道2014年第16题二十五、对论证的方法加以赏析:1道2014年第23题二十六、说明文语言的特点:1道2015年第5题二十七、结合词赏析句子:1道2015年第9题二十八、联系文章赏析作者心理变化:1道2015年第10题二十九、续写:1道2015年第11题三十、行文思路:2道2014年第26题;2015年第25题社科文阅读怎样多得分咬住原文不放松,答案就在文章中。先读题干明方向,再读全文做标记,依据特点通大意;落实原文对应句;最后巧比看差异,得出答案较容易。解题步骤顺口溜选择题推敲语言准确性的四大角度(一)语言的分寸:(二)概念间的关系:(三)判断的性质:(四)句间关系:(一)语言的分寸:•1.时间先后:目前、有时、将会、在…时、当…时、某时、某年等•2.范围大小、数量多少:一些、有些、几乎、全部、全不、全都、所有、普遍、绝大多数、除……之外、到……为止等•3.程度深浅:更、更加、尤其、最等•4.推测或肯定:也许、或许、可能、大概、已经、不一定、必定等常见错误:未把握准语言的分寸[选项]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对应原文]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试题回放一般是都是选项: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原文: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全都普遍练一练选项: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物种越来越少。原文: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灭绝带来威胁(二)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2.并列关系•3.交叉关系•4.总分(属种)关系•5.相反(相对)关系常见错误:混淆概念间关系,张冠李戴,故意弄错对象。[选项]“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罗大经的诗句揭示了曹操担心墓葬被盗,故意设置疑冢的多疑心态。[对应原文]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还记载过范成大讽咏曹操疑冢的诗作:“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试题回放范成大选项: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都须按照京剧的原则加以提炼、概括、夸张、美化,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程式之后,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原文:在京剧舞台上,不允许有纯属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生活的自然形态,都须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美化,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即程式,并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美的原则京剧的原则(三)判断的性质:•1.已然判断(已经发生,既成事实)•2.未然判断(未发生的推想)•必然判断(一定)•或然判断(不一定)常见错误:搞错判断性质。练一练选项:运用精细加工理论,采用自我组织化技术,人们制造出了钨丝上的光子结晶。原文:高教授指出:“现在虽然尚未实现利用自我组织化技术制造出钨丝上的光子结晶,其技术实用化仍然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制造出了尚未实现(四)句间关系:•1.因果关系•2.主体客体关系•3.必要条件关系•4.充分条件关系常见错误:混淆句间关系(强说因果、因果倒置、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条件和结果倒置、主体客体颠倒)。选项: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力降低必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原文: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练一练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2.偶然、必然有意混淆;3.已然、未然有意混淆;4.以偏概全;5.张冠李戴;6.因果颠倒;7.误划类别;8.无中生有;9.偷换概念。2014年上海高考第4题4、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够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C、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需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C项曲解原文。由原文第二段可知,“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与“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比”中把握语言的准确性温馨提示一般情况下,通过“巧比”,有理有据地先排除两个选项是比较容易的,于是就只剩下两个选项。这时千万别跟着感觉走,不加以慎重思考就轻意地做出选择,这样做是很可惜的,很可能功亏一篑。在这时我们只要细心比较,认真推敲,选择正确的概率就会高得多。(其实做其它题时这一步也非常关键。)温馨提示拿好钥匙1.审清题意和要求;2.看清文中有没有(无中生有)3.弄清概念莫发慌;4.修饰词语勿遗漏;5.“可能”“将来”不要丢;6.“原因”“结果”不调头;7.夸大作用是吹牛;8.外延改变也是错;9.意思相反最不该;10.推测结论有缘由。②牢记四个步骤通读全文(了解)找准相关句(判断)对照辨析(确认)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社科文阅读的试题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归纳小结审明题干(审题)分条概述题答题注意①明确设问范围:局部?整体?局部整体兼顾?②筛选中要看是否有并列、承接或递进关系的语句或段落,不能合并的信息要自成要点。③把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④每点不能交叉、重复。文章段落的作用一、结构、二、内容三、手法文章段落之开头的作用⑴总括:总起全文,引出下文。⑵再分别从结构上、内容上作答。具体从三个方面思考⑴对上:或①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或②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⑵本身:或①渲染…气氛;或②突出表现了…⑶对下:或①引出下文…或②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或③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或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段落之中间段落的作用一、(总括)过渡,承上启下。二、(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或⑴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或⑵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或⑶文章由……转为……(如①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②由写物转为写人;③由历史转为现实;④由感性转为理性等)或者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或者使文章前后照应;或者层层深入,总结全文.结构上内容上直白类含蓄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就结合手法回答)…,深化…的主旨,强化作者…的观点。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②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文章段落之结尾段落的作用2013年上海高考第2题: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3分)答案示例:画线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油画的装饰方式体现静态空间占有的内容,引出下文关于卷轴所隐含的时间性要求的阐释。注意:内容一定要具体2014年上海高考第5题、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答案】第⑥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寻求真相的意愿的相关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从结构上看,第⑥段是文章结尾段,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有,总结上文、深化主旨、照应上文、卒章显志、照应题目等等,从第③段到第⑥段层层递进,所以,第⑥段具有深化主旨的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题(论证方法及作用题)2015年上海高考《地图与理论模型》第3题.全文以地图作类比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分)答案示例:形象直观地说明理论模型的特点。评分说明:“形象直观”1分,“理论模型的特点”1分。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引用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相似性5、类比论证相类性论证方法以及作用答题格式论证方法+效果+观点使用了举例论证,具体充分,证明了---------观点,使文章有说服力。使用了道理论证,证明了----------观点,使论证更权威,更有说服力。使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观点。使用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论证了---------观点。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列图表、做引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_____比作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