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翻译及知识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1.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2.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3.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4.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5.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6.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7.则:连词,那么,就。8.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9.率尔:不假思索的样子。10.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11.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1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13.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14.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15.比及:等到。16.且:连词,并且。17.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18.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19.方:见方,纵横。20.如:连词,表选择,或者;21.足:富足。22.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23.其:那。24.以:把。后边省宾语“之”。25.俟:等待。26.能:动词,能做到。27.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228.如:连词,或者。29.会:诸侯之间的盟会。30.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31.端:古代的一种礼服。32.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33.愿:愿意;34.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35.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36.鼓:弹。37.瑟:古乐器。38.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39.舍:放下。40.作:立起来,站起身。41.撰:才具,才能。42.伤:妨害。43.乎:语气词,呢。44.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45.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46.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47.喟然:叹息的样子。48.与:赞成。49.后:动词,后出50.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5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52.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3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愿意学习做这些。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4文言知识:一通假字鼓瑟希:希通“稀”,稀疏。莫春者:莫同“暮”,晚。二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三活用现象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7、可使足民:足,使…富足。四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5五重点实词1、居则曰:居,平时,平日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4、比及三年:比及,到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9、咏而归:咏,唱歌10、吾与点也:与,赞成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六重点虚词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3)则何以哉:动词,做(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2、如(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5、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6七一词多义1、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2、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3、如(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4.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3)赤也为之小(替)5.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拿,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6.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7《烛之武退秦师》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名是念作第二声。)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8.辞:推辞。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10.犹:尚且。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12.用:任用。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14.然:然而。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17.既:已经。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8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23.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28.厌:通“餍”,满足。29.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31.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2.说:“说”同“悦”,喜欢,高兴。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35.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38.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9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