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观《绝密使命》国旗下讲话:观《绝密使命》最近,央视等各大媒体在热播《绝密使命》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我党建立的一条秘密交通线在传递情报、护送人员、运输物资以及实现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中央苏区战略转移的故事。在这条秘密交通线上,有两个元素跟我们的校史紧密相连:一是校友卢肇西,二是闽西交通大站“秋云楼”。卢肇西,1904年生于永定陈东大陂村的一户农民家庭,是我校早期校友,闽西农民运动和红军的领导人之一,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创建者。1929年12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杭古田召开。卢肇西以红四纵队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这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就红军建设和党的建设问题接受了深刻的教育。第二年春,卢肇西被任命为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不久,他随四纵队挺进江西。红军和红色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巩固,成了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心腹之患。为了把中央红军消灭在苏区内,蒋介石不断调兵遣将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同时,对苏区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扬言“不给赤区粒米勺水之接济,片纸只鸟之通过”。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沟通中央苏区与上海党中央的联系,1930年冬天,毛泽东派卢肇西前往上海党中央机关,筹备开辟地下红色交通线。卢肇西从闽西出发,越过敌人的封锁线,经广东的大埔、潮州、汕头,历尽艰辛到达香港,随后从香港转往上海。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卢肇西见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书记周恩来,并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制定了建立“工农通讯社”作为武装交通机构,开辟秘密红色交通线的具体方案。回到闽西苏区后,卢肇西立即着手建立了“工农通讯社”,并在苏区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此后,卢肇西和战友们英勇机智地以特殊的形式保证了苏区政治交通的安全,先后转送了大量的重要信件、文件,向中央苏区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安全护送了一批批从上海等地进入中央苏区的党的负责干部。由于卢肇西的严密组织,“工农通讯社”开辟的交通线从未中断过,为苏区党和红军长期坚持反“围剿”战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31年初,由于福建白区党的组织遭到重大破坏,苏区党组织曾派卢肇西前往白区漳州,与陶铸等人一起重新建立了中共闽南特委,陶铸任特委书记,卢肇西任特委军委书记。不久,卢肇西又奉调返回苏区。1931年初,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统治了党中央,受其影响,中央苏区的“肃反”愈演愈烈。在“肃反”扩大化的形势下,卢肇西不幸被指为“社会民主党分子”遭到错杀,使闽西苏区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闽西人民失去一个好儿子。中央红色交通线在闽西设交通大站,对外称“闽西工农通讯社”,最早设在龙岩,龙岩失守后,随闽西苏维埃政府迁驻虎岗,1931年8月,虎岗失守,闽西大站迁到永定“秋云楼”(现永定一中体育馆北侧的位置),然后再迁到金砂古木督“永昌楼”。1931年12月,周恩来同志秘密从上海前往江西中央苏区时,途经永定,曾在秋云楼的前堂住了两个晚上。周恩来化名伍豪,一路变换着不同的身份:商人、牧师、画家,在一站又一站交通员的掩护下,于当年的12月16日傍晚抵达永定县城,当时的中共永定县委书记肖向荣同志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范乐春同志,在秋云楼接待了周恩来,并向他汇报了全县的工作情况。当听到因为“肃社党”问题,错杀了许多好同志,给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破坏的汇报后,在肯定永定县工作的同时,周恩来也痛心疾首地指出永定县在“肃社党”中所犯的错误,并严肃地要求地方同志立即纠正。卢肇西、“秋云楼”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我校校史元素,是泱泱党史的剪影。永定一中创办于1913年,创办之初就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此后在栉风沐雨中与党共同成长,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和感天动地的光辉历程,也时刻沐浴着党的阳光和雨露。我校校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奉献,书写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体现着他们敢于承担责任的高贵品质。“学海无疆,明辨笃行,群策群力,爱校尤爱国......责任负兴亡,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是创作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永定一中校歌,歌词正是对当时“永中”人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最好诠释。如今,我们正要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作为新时代的一中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担当作为。一、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健全体魄和人格,力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直面前进中的困难,弘扬勤、严、实、勇的优良校风;四、走出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敢于创新创造。再过几天,高三的同学就要奔赴高考考场了,希望你们放下包袱,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沉着应对,认真接受党和国家的选拔,以理想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最后,预祝2021届高三同学旗开得胜,续写我校高考新辉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