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未来更长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核心内容。现代产业体系的特点现代产业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适应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结构演变、产业技术进步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关系一系列新变化所形成的产业演化的整体性结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以化石能源和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化进程进入巅峰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化石能源的开发和消耗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在全球居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是工业化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进入加速工业化时期。过去,历经200多年的世界工业化只使占全球人口20%的国家进入工业社会;现在,其人口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国家正在进入加速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成为全球性现象。三是前苏联、东欧国家以及我国等实行经济体制转型并全面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特别是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成为主导趋势。四是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以金融业扩张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进入高增长期,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至于一些发达国家宣称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这些新情况对全球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如对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必须实现高效化、清洁化和寻求替代的要求,对经济结构演变提出了必须提升传统工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要求,对产业技术进步提出了必须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并形成适应新形势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对产业发展的社会参与提出了利益分享、普惠民众的要求等。总之,以资源密集投入和消耗、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效率至上为唯一原则的传统产业体系必须向更节约、更高效、更清洁、更惠民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可见,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在传统工业化长足发展的基础上,适应新的世界经济形势所形成的更先进的产业演化的整体性结构。这种产业演化,既不是在经济不发达基础上就试图另辟蹊径、采用所谓“小的就是美好的”生产方式,更不是选择以“零增长”为出路的非工业化道路,而是既要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要顺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建立符合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发达的产业体系。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我国产业发展而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初期工业化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更发达的产业体系。所以,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要求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实现产业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实施资源战略的重大调整。一是能源战略调整。调整能源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即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一方面,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加快新能源开发,逐步推进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二是土地和矿物资源战略调整。更有效、有节制地发挥“土地是财富之母”的作用,做到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集约开发、兼顾各方、合理利用。同时,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战略性矿物资源,不断巩固现代产业体系的物质资源基础。三是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形成更加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三次产业间有效互动。一是提升和优化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结构。提高制造业的集约化、清洁化和精致化程度,形成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有效竞争、分工合作的产业组织结构。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逐步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形成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和有效互动。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一产业的现代化是第二、三产业现代化的前提;第二产业为第一、三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并为第一、三产业提供市场需求;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提供高效率的综合运输体系和信息传送系统,为第一、二产业的高效化、品牌化和延伸化发展提供支持条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产业技术创新的路线和体制机制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以及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前景不明,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形成更有效的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和体制机制。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具有深刻的产业经济根源。其突出问题是:传统产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面对成本上涨压力越来越缺乏机制弹性,层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业尽管具有技术优越性,但技术创新的巨大“破坏性创造力”缺乏有效的新商业模式支撑,而且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本轮高技术发展已进入高平台期。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景不明,导致投资人的长期信心不足而更倾向于进行高风险的短线投资。由于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困惑,金融服务业越来越倾向于自我扩张、自我增殖,导致虚拟经济膨胀,系统性风险剧增。可见,根本的问题是世界产业创新出现了创新不足与创新失度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创新外溢和创新风险导致产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这主要发生在具有高度外部性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因创新者可以转嫁失败风险又导致一些领域创新失度,这主要发生在金融业和虚拟经济领域。其最终表现就是:世界实体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前景不明,规模庞大的虚拟经济基础不实。因此,明确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路线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现代产业体系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度开放的体系,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走开放之路。强调我国现代产业的自主发展和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公平的国际竞争和合作。同时,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对世界非常有益。特别是我国发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具有非常强的正外部性,如资源节约、能源替代、环境改善、市场扩展、效率增进、民生受益等。我国调整资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提升制造业结构,是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所以说,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开展国际合作的良好基础。不过,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很多产业核心技术,而产业核心技术的国际转移(包括技术交易)往往会有许多障碍,尤其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向我国进行技术转移设置了许多人为限制。这使得我国必须主要依靠自主技术创新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求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全面提升各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生存、发展、安全以至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都必须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当前,我国必须从主要以低价格的资源投入、低标准的环境保护、低水平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等为国际竞争力源泉,转变为主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势为国际竞争力源泉。也就是说,寻求和拓展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是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在寻求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新源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国的产业经济具有政府深度参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行指向性很强的产业政策是我国发展产业经济的惯常做法。因此,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规划、引导和扶持的重要作用,但又不能忽视市场公平竞争而进行过度行政干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归根结底必须以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公平竞争为原则、以有限政府为特征、以遵循法制为规范。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离不开发挥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基础是比较成本,即看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和提供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当前,我国已经越来越不能主要依靠低价格的资源、低标准的环保和低水平的工资福利来维持产业竞争力。那么,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源泉在哪里?第一,30多年的投资建设大大加强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可以形成更发达的综合运输体系。如果物流成本能因此而显著降低,就有利于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也是提升我国产业成本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可以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即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发展以高素质劳动密集为要素特征的产业环节。第四,加快产业内结构升级,提高各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优化产业链。第五,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这样,就可以形成我国产业新的成本优势,并成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