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民国时代”的大师高新一中高二(1)班2•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充满着动荡、杀戮和苦难,也充满着流亡、变革和奋争,弥漫着绝望,也充盈着希望。•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是一个新学和旧学碰撞,中学和西学融汇的混沌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群星辉耀的璀璨时代。•下面我要介绍的便是这个星群里最闪亮的“明星”!在他们的身上,你能清晰地看到大师们的言行操守,也能迎面感受到大师们的理想信念;他们接续历史,又瞻望未来;他们吸吮于诗书,洗礼于五四,养成于西学,他们或孜孜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造,或倡言西方自由、民主和法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无一不是希图在政治昏暗、外患频仍、传统断裂的现实中探求民族自由、文化重光、国民新生的道路和方法,无一不是希图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构造个人的立命之所,社会的精神家园;他们在黑暗中喊出的民主和科学,至今仍是我们尚须努力奋斗的命题,他们在穷愁困厄、颠沛流离中坚守的为人品格和为学范式,至今仍是值得我们景仰、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如今哲人其萎,风范犹存。•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虽身不能至,唯心向往之。3我的分享•国学大师王国维、陈寅恪国学大师王国维国学大师陈寅恪哲学大师冯友兰哲学大师金岳霖•哲学大师冯友兰、金岳霖4“国学第一人”王国维简介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5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6•王国维先生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课程,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被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一说吴宓)被称为清华“五星聚奎”。•桃李门生、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7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8王国维先生,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王国维先生代表作:《观堂集林》、《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重要著作9•《人间词》与《人间词话》,这两者构成互相印证的关系。他词作的成就在境界的开拓上,而境界也正是《人间词话》所着力强调的。从具体作品分析,王国维的词作多摆脱了抒写离情别绪、宠辱得失的俗套,重在展现个体的人在苍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是对生命与灵魂的考问。他“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诗词中因此每每流露出哀伤的气息。如《采桑子》中言:“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发现人间的苦难,是与因循守旧、知足常乐的人生相对立的境界,是人的觉醒。如此,“境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他的词表达的就是一种哲学境界,而超越了伦理的境界。•《人间词话》中“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王国维将叔本华等人的哲学美学观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并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实践进行了完美结合。《人间词话》成为中国美学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后来王国维在戏曲研究、历史研究、古文字研究等领域进一步做出突出贡献,也都与其极富创造性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导向有关。王国维先生重要著作10王国维之“三种境界”•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11王国维之“积极贡献”•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王国维在中国哲学学科建构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雏形。12王国维之“消极思想”•王国维先生在受西学浸染极深的清华校园,他顶着一条不合时宜的辫子(那是在辛亥革命后重新续起来的),戴白棉布瓜皮小帽,穿大袍,勒条粗布腰带,典型的冬烘先生(迂腐浅陋)模样;•王国维先生“辫子”存在的意义:并非单纯为忠君而留(因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辫子都己经剪掉了)。他用“不合时宜的辫子”保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纪念;他用“不合时宜的辫子”作为自己与现实生活抗衡的文化品格象征。•这种欲以一己之坚贞持守与社会相对抗的想法,如果仅就个人品格而言,虽然有其可敬的一方面,但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则又显得极为愚执可怜。这种带有极浓重的悲剧色彩的选择,这也注定了王国维先生悲剧的后半生。13先生门生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先生的弟子赵万里,姜亮夫、戴家祥等•著名国学大师姜亮夫,代表作:《楚辞学论文集》•著名文献学家、敦煌学家赵万里,代表作:《汉魏南北朝墓铭集释》;《宋金元词》;《王忠悫公遗书》•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戴家祥,代表作:《金文大字典》14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先生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学术界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人物评价15陈寅恪陈寅恪(1890年--1969年)字鹤寿、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其父陈三立为著名诗人,维新四公子一,曾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席。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曾师从国学大师王伯沆。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陈寅恪先生16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教授。17陈寅恪先生,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曾任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是当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是清华大学唯一的中文系“合聘教授”,在师生中享有“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太老师”等称誉。在“清华园”里,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他讲授的课程主要有《佛经翻译文学》《梵文文法》《两晋南北朝史》《唐史》《唐代乐府》《唐诗证史》等。陈寅恪先生的“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18陈寅恪先生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19•《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本书系着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陈寅恪先生重要著作20•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讲解。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着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陈寅恪先生重要著作21•《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多论及元稹与白居易之作品,如《长恨歌》与《琵琶行》,其书的特色便是「以诗证史」。陈寅恪先生於赏奇析疑之中,寓考史察俗之实,旁徵博引,抽茧剥蕉,愈辩愈明,中唐世风、士习、政治、社会,亦於以得窥其真。陈寅恪先生重要著作22陈寅恪先生:精通英、法、德、日语;涉猎俄、西班牙、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朝鲜、印地、暹罗语及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吐货罗文(土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朝鲜文、佉卢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俄文、伊朗文(应当是古波斯文)、希伯来文堪称一代语言大师23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刘节、季羡林等蒋天枢: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曾任东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楚辞论文集》、《楚辞校释》刘节:现代历史学家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主要著作:《中国史学史稿》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主要著作:《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24•梁启超曾说“我虽著作等身,但仍无陈先生的三百字有价值”。•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评价他“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国学大师刘文典说“要讲教授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