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分析作者:陈建群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2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在就业市场中越来越普遍,并形成一定的特殊性。此现象是由宏观(环境)和微观(人)的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建议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等层面尽力做好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91-02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及其家长、高校和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职业选择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在评价就业状况的综合指标中,专业对口率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其他指标(就业率、学生满意度、薪酬待遇、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有学者专门研究构建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所从事的工作、职业与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直接的联系)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其成因和此现象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一、跨专业就业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专业与职业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当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再像以前那样以专业为依托,专业与职业间的偏离有所增多。根据麦可思近年调查研究可知(见表1)[1-2],我国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总体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即高校毕业生求职期望呈多元化分布,就业去向亦呈现多元化趋势,跨专业就业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和必然趋势。表1(单位:%)跨专业就业呈现出一些特殊性,例如:不同专业的跨专业就业程度有所不同;不同地区跨专业就业程度有所不同……综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点: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利特点非常突出。二、跨专业就业的主要成因(一)就业政策逐步放宽是前提条件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由“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一次就业定终身”早已被“多次就业”所替代。毕业生不再受统分、统配制约,而是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就业市场参与竞争,向多元化就业转化。多种专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也为毕业生进入某些行业放宽了门槛。例如,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实施,为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参与教师职业竞争创造了条件,每年都有大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应聘到教师岗位。另一方面,师范毕业生可不受生源地和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限制,也可到就业市场应聘非教师岗位。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也使人才流动成为一种趋势,跨专业就业越来越普遍。(二)专业性质难以清晰界定学生的就业方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专业具有“宽口径、多学科、综合性、边缘性”的性质,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交错,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难以完全吻合,在求职过程中若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将导致择业范围大大减小。大学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毕业生所掌握的只是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几乎都是跨专业的。有学者认为,完全专业对口就业的界定是:个体通过教育所积累的各类知识、技能(包括通识教育类、学科基础类和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对各类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均实现匹配[3]。从这一角度来看,专业对口其实是个广义的词语,在就业市场中“跨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越来越模糊。(三)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已有一定程度的开放用人单位一方面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开始重视人才层次、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一些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职位强调专业对口外,其他职位更注重的是应聘者个人的品德、工作态度、能力和综合素质等,至于专业是否对口,并不过分计较。有些单位甚至认为非专业的毕业生更具有可塑性,即使专业不对口,对招聘的新人进行短期强化培训后也可很快转向新的工作领域,不同专业的构成使单位运作起来更具活力。(四)跨专业就业是学生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使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例如:个人兴趣与条件、工作条件、薪酬待遇、家庭与公众的观念、媒体传播等。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跨专业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动选择与被动选择。其实,早在高考招生过程中就已埋下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的伏笔。学生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对各专业情况不了解,对冷热门专业盲目跟风,结果录取专业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或者高考志愿服从调剂,结果被不感兴趣的专业录取,但又不得不读下去,使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促使他们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进行跨专业就业。有些与专业对口或相关的职位供不应求,但社会大众对此专业不了解,或者工作艰苦,待遇较差,吸引力不够,行业认同度低。因此,愿意对口就业的学生较少,即使就业后也易形成高流失率。这类情况明显地表现出趋利性,例如,很多高校毕业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都想留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因专业设置的不合理和不断扩大的招生人数,随之而来的是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导致就业压力增加,而用人单位招聘门槛不断抬高,迫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竞争激烈而被淘汰。在本专业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情况下,只得选择跨专业流向其他需求未饱和的行业。三、跨专业就业的两面思考(一)正面思考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在素质类型、素质结构、素质层次上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通过高校毕业生不同程度脱离专业限制而进行择业竞争,无形中体现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有利于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宏观来看,跨专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内部流动,若总体来说是趋于平衡的,则“跨专业”就业起到了满足大学生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就业范围及方式的多元化是新形势下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必然趋势,这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益处。(二)负面思考跨专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学非所用,造成专业人才培养成本的浪费,某些行业(特别是艰苦、社会认同度较低而社会、国家又极其需要的专业)人才缺失,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造成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四、建议(一)社会(政府)要建立服务保障体系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减少体制性障碍,提供坚实、稳定的社会基础,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市场,体现出公平、竞争、择优、有序。政府、新闻媒体提供准确、完整、客观、权威的信息,增强人们对行业的了解,学生在报考专业和择业时才不会盲目。主管部门还应根据社会需求,形成对就业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通过专业预警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学校在专业调整时才能有章可循。(二)用人单位要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用人单位需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在校生提供积累社会实践的实习机会;拓宽用人理念,根据实际需要招聘高校毕业生,并提供有效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社会需要,达到人职匹配。行业和单位(特别是艰苦的、认同度较低的行业和单位)必须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形成自律、健康发展的氛围,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用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吸引和留住人才。(三)高校应科学确定招生规模结合我国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各专业需求的增长趋势,科学确定招生规模,力求人才供求平衡。加大对弱势、冷门但社会又确实需要的专业的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认同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课程设置,兼顾专业的普适性与针对性,提供辅修、双专业和双学位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让学生形成较为均衡的知识结构,符合市场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在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的同时,对处于职业生涯分化期的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细化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地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积极地从多渠道寻找就业良机。另外,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社会对专业需求的趋势,使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能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四)学生对自己要合理定位在目前暂时难以改变高考专业招生形式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应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给自己合理定位,规划好职业生涯,做好择业的准备。树立良好的择业就业心态,有效利用在校期间的空余时间,除学好本专业课程模块外,还应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职业发展需要等各种因素选择专业外的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并提高自身知识的转换率和“非专业就业能力”,使知识结构具有弹性动态的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另外,在校期间多考取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多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择业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专业与岗位之间寻找更多的结合点,做到既能就业,又能实现专业理想。要多渠道、多行业、多区域搜集就业信息,破除区域和行业限制,增加就业机率,不断拓宽自己的择业领域,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参考文献:[1]贺伟,龙立荣.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9-105.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