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备课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7.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温度、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中考命题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等。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象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科学探究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却保持不变。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1.学生对本章内容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并不陌生,且教学要求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为本章重点。2.在学生的意识里,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摸起来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等凭自己主观想象或自己经验、感受获得的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知识。3.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但区分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可多举例,讲明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依据。4.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或没有耐心,教师可适当引导。如注意物态变化前后温度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本章内容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联系非常紧密,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来思考有关现象的物理原理,分析现象,解释过程,注重每一个过程中物质是吸热还是放热,把物理知识学活,力求融会贯通。2.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知识与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节水观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3.在前面的章节里,用波形图来研究了声音的特性、噪声与乐音的物理区别等。这章又用温度——时间曲线来研究熔化和凝固过程,物理图线能够直观地反映物质运动变化的过程。用图线描述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本章在教学中应重视这种研究方法,为以后数学图象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分析打下基础。4.本章内容较多,教师可在章末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如自然界中的雨、雾、露、霜、雪等自然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让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5.做书中的实验时,教师可因势引导学生不盲从书本,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对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改进。6.由于本章内容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可让学生了解一些最新科技,如红外线温度计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1节温度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2.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温度计的原理、使用方法。难点:温度计的原理,体温计的使用。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是自然界和技术中的一些温度。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温度自主阅读教材P47~4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右手感觉热些(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北京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负四点七摄氏度。知识板块二温度计自主阅读教材P47~5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4.温度计在使用前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其玻璃泡需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待其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5.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D)6.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b,加热时,b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的示数高,其原因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使得b的示数偏高。停止加热后,a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a温度计的示数是44℃。知识板块三体温计自主阅读教材P5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7.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38.3℃。进行体温检测时,若用一支示数为39.2℃的体温计直接测量,如果被测者的体温为37℃,则测出的温度是39.2℃。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方案各小组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凉水、温水、热水的温度,测量前先用手感觉并估测温度,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凉水温水热水用手感觉(℃)实际测量(℃)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2节熔化和凝固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2.知道物质熔化、凝固时的规律。3.知道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4.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质熔化、凝固的规律。难点:应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决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问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信息1如图1所示,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玻璃杯变成水。信息2如图2所示,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堆的雪人融化了。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熔化和凝固自主阅读教材P53~5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我们发现大多数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而我们把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2.实验: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猜想和假设】不同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设计实验】说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如装置图所示):铁架台、温度计、试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水。【进行实验】(1)请听老师讲解并完成实验。(2)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海波时间/min012345678温度/℃404448484848505560石蜡时间/min012345678温度/℃404346474849515356【分析归纳】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升高,熔化后温度升高。知识板块二晶体和非晶体自主阅读教材P55~5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固态物质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它们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4.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知识板块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自主阅读教材P56~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在不断吸热,凝固时都在不断放热。6.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降低。7.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被冻坏,这是因为水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致太低。对学: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方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P53的实验,探究海波与蜂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3节汽化和液化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过程与方法1.观察沸腾是液化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第1课时汽化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图所示,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晒,摊开,在有风处容易干。猜想一下,湿衣服干得快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少提一点)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板块一沸腾自主阅读教材P58~6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3.沸腾时需要吸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4.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5.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6.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a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读数时示数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图a),图b)(3)纠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小滨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7℃,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知识板块二蒸发自主阅读教材P60~6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7.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蒸发要吸热。8.如图,甲、乙、丙三幅图都是加快蒸发的实例。其中乙图表示的主要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气体流动来加快蒸发;甲图表示的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来加快蒸发;丙图表示的是通过增大液体表面积来加快蒸发。对学: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能力方案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水温变化,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沸腾后5min为止。在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问题1:水沸腾时的温度如何变化?不变。问题2:水沸腾时会产生哪些现象?大量气泡上升,体积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第2课时液化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右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