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案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方案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范丽芳教学设计思想:《答谢中书书》是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的一篇山水小品,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答谢中书书》一文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全文仅有68字,选取的景物却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了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句式骈散结合又非常适宜朗读,所以,针对本课的设计思想,我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该文优美的意境,从而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媒体设计思路:以一张优美的山水图片作为背景,以《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的乐曲为背景音乐,前者营造一种美妙的意境,后者作为朗读伴奏,在朗读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会文意起到辅助作用。诵读环节中需要学生读准字音和节奏,我会借助电子白板中的硬笔和橡皮让学生加以划分节奏,圈点重点,标注读音及朗读的声调。帮助学生进一步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课堂教学过程流程:(见下页)课堂教学过程流程《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第三阶段:教学结束高潮:“一封书信名札”,引来师生畅游山水之乐,其中的美妙体验,留待我们再续“风雅佳话”。最后,师生在配乐声中一起吟诵全文结束学习《渔舟唱晚》轻音乐带学生进入美妙的意境中导入题目《答谢中书书》秀美的山水画面展现美丽画卷请同学们读出题目、理解题目,走进作者通过后人对本文的评价“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进入文本第一阶段:教学环境的建立第二阶段:教学展开倾心诵山水倾心诵山水倾心诵山水通过不同的朗诵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感知文言文的味道,感受文言的韵律美,初步感知画面之美四人小组选取最喜欢的画面加以欣赏,品赏它美在哪里及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美的。小组交流、班级交流。体会作者的情感链接陶弘景“山中宰相”的特殊身份的背景资料,把握作者赞美山水的情感,通过陶、谢两人比较从而感受作者与古今知音寄情山水的共同情趣与自得之意,完成对本文的情感理解慧心赏山水凝心悟山水教学目标:1、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精美的画面、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3、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欣赏优美的意境,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2、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体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伴着《渔舟唱晚》的轻音乐,以张潮的“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为题记,营造诗意的氛围,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中,然后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赞美山水的文章,今天要学的同样是这么一篇山水小品文,它是-------《答谢中书书》。2、请同学们一起读出题目并理解题目,走近作者。通过介绍陶弘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引出《答谢中书书》被称为六朝山水名作的介绍,及后人对它的“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的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带着对这篇山水小品的好奇与向往,走入文本。二、倾心诵山水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目的是读准字音,强调易错字音,如:“与”“颓”的读音,要求学生到电子白板前标注读音。2、老师示范朗读两句散句,目的是读准节奏,读出长音,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同样找学生到白板前划分朗读节奏。再找学生展示读。3、学生配乐齐读课文。整体感受这篇山水小品文抒情的味道。4、老师变换朗读方法(采用问答式朗读,即文中名词地方读声调,后面的词读降调)再做示范朗读,要学生听出有什么区别,然后一起体验这种朗读方式带来的感受,目的让学生对文中的景物特点有初步体验,初步感知画面之美。小结:我们不同方式的朗读,充分感受到了文言的韵律美,也也对文中的景物特点有了大致了解,那么,陶弘景是如何描绘着优美的景色的,以至于让他发出“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感慨?让我们一起走入画卷。三、慧心赏山水请同学们四人小组选取最喜欢的画面加以欣赏,欣赏它美在哪里及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美的。先是小组交流然后班级交流。学生会选取“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等任何一幅画面加以赏析,老师针对不同的画面让学生从炼字入手,或描绘画面,或赏析修辞,或链接诗文加深理解,以赏中有读,读中有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该文的意境之美。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学生赏出山之高、水之清,老师提问:哪个字眼能看出山之高?山水本是平常之物,怎么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显得美了呢?拓展常见的写山水的四字短语及诗句,体会山给水增添情趣,水给山增加活力的山水相映之美。赏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句子时,引导学生体会色彩之美并感受两幅画面色彩的异同:浓淡相宜,并一起读出那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前者浓烈,后者淡雅的色彩美,体会人间仙境的美妙。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一句是重点,可以从“乱”“竞”“颓”等字眼入手,赏析出画面中的生机与喧闹,体会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之妙,在通过描绘画面“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如絮如带,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此时,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感受作者陶醉其中的愉悦,再体会人间仙境的妙不可言。在不同画面的赏析中,学生感受画面之美并掌握一些写景的手法。小结:陶弘景不愧是文学界的丹青高手,他按时、空为顺序,将这一幅幅画面摄入到长长的画卷之中,做到了纷而不乱,井然有序,真是世有陶弘景,山水亦无憾矣!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人间仙境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进入凝神悟山水。四、凝神悟山水这个环节的学习既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又为了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于陶弘景生活年代的特殊性,链接当时的背景资料,了解陶弘景“山中宰相”的特殊身份,从而把握本文赞美山水的情感,后面对“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齐者。”一句理解是难点,再出示谢灵运的个人资料,比较出陶、谢两人寄情山水、归隐林泉的相同志趣,从而感受此文中作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得之意,至此,完成对本文的情感理解。结束语:“一封书信名札”,引来我们师生本节课的畅游山水之乐,其中的美妙体验,留待我们再续“风雅佳话”。最后,师生在配乐声中一起吟诵全文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