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教教网网··小小学学语语文文··中中学学语语文文版版权权所所有有··■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主编:岳宝丽刘芬■投稿:send.pep.com.cn■2010第4期■总第14期■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 刊网一线追踪 如如何何组组织织班班级级读读书书会会──《草房子》班级读书会片段及反思在《草房子》的班级读书会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然后宣布从四人当中选出一名“最佳少年”。因为学生热衷于竞评,因此他们竞相用书中的事例、细节证明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调皮的孩子,最英俊的孩子,最有出息的孩子,最幸福的孩子……片段一师:你觉得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调皮的请举手?师:桑桑这一组举手的特别多,看来确实觉得自己挺调皮,你都做过哪些调皮的事啊?生(桑桑):我把家里的橱柜的腿都锯了,改装成鸽笼了,妈妈气得不行。生(桑桑):我用家里的蚊帐到河里去抓鱼。生(桑桑):夏天最热的时候,我把棉袄穿在身上,因为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棒冰裹在棉被里不会化,可能夏天穿得越厚越凉爽。生(桑桑):有一次,我把爸爸最珍贵的荣誉本拆了,装订书本……师:那次你爸爸确实挺生气的,不过你也是为了帮助别人,你是为了──(生接)给杜小康做一本语文书。师:同学们,我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书里有一篇文章《梦痕》,《梦痕》里面有一个人物“五哥哥”,太调皮了,调皮成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你们觉得“五哥哥”的调皮与桑桑的调皮一样吗?他的行为的顽皮,我现在想起了还觉吃惊。他用手捉住一条大蜈蚣,摘去了它的有毒的钩爪,而藏在衣袖里,走到各处,随时拿出来吓人。他有时偷偷地把这条蜈蚣放在别人的瓜皮帽子上,让它沿着那人的额骨爬下去,吓得那人直跳起来。有时怀着这条蜈蚣去登坑,等候邻席的登坑者正在拉粪的时候,把蜈蚣丢在他的裤子上,使得那人扭着裤子乱跳,累了满身的粪。 ··人人教教网网··小小学学语语文文··中中学学语语文文版版权权所所有有··■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主编:岳宝丽刘芬■投稿:send.pep.com.cn■2010第4期■总第14期■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 刊网一线追踪 生:我觉得“五哥哥”更调皮,更厉害。师:你这个角度还真没想到,还有不同的地方吗?生2:我认为五哥哥十分大胆,比桑桑他大胆些。桑桑调皮的时候是拿自己做实验,比如说把棉袄穿在身上,没吓唬别人,可五哥哥他太调皮了,去损别人。师:你看看桑桑是自娱自乐,五哥哥是拿别人做实验,损别人。从这个“损”字里面我就感受到五哥哥的贪玩调皮……(生接:太过分了。)师:是的,太过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分。片段二师:好,最后的决赛开始了。请大家到上面来讲,我是最XX的人,然后举例告诉大家。生(杜小康):我是一个最敢作敢当的人。有一次,我和桑桑不小心使草坪着火了,当校长知道这件事之后,当着全体师生的面问,谁放了这场火?我敢站出来说是我放的。生(细马):我是一个最有孝心的人。自从我的爸爸去世以后,我为妈妈造了一座房子,完成了爸爸没完成的心愿,而且当妈妈伤心的时候,我就开导他……所以我觉得我……师:大家都特别喜欢有孝心的孩子。生(秃鹤):我是最有自尊的人。那次会操我的秃头让为大家出丑了,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并不是想故意给学校抹黑,我是想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告诉大家我椰油自尊……师:你是一个最有自尊的人,还有吗?生(秃鹤):我是一个头发最少的人。(众大笑)因为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师:头发最少还变成优势了。那你(指桑桑)呢?生(桑桑):我觉得我是一个最有礼貌的人。大家都管秦大奶奶叫老太婆,我和她初次见面就有礼貌地叫“奶奶”。师:所以秦大奶奶特别喜欢你,只有你叫她──生(亲切地):奶奶。(众笑)……片段三师:其实讲到这里,我们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最后我想问一下,你认为自己是四个人当中最幸福的请举手。 ··人人教教网网··小小学学语语文文··中中学学语语文文版版权权所所有有··■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主编:岳宝丽刘芬■投稿:send.pep.com.cn■2010第4期■总第14期■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 刊网一线追踪 师:秃鹤你先天有残疾,为什么还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生(秃鹤):我虽然没有头发,但演出的时候我用自己的缺点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尊重所以我觉得最幸福。师:一个拥有朋友拥有自尊的人就是幸福的人。师:(走向杜小康)你也觉得自己最幸福,现在条件这么差,还要摆摊卖东西,书也没得读,你还觉得自己幸福。生(杜小康):虽然我家很穷,但我有那么深的友谊,我和桑桑有很深的友谊。生(杜小康):当我生活条件特别差的时候,我没办法再读我书,当我看到桑桑,他一点不嫌弃我,还想办法让我继续读书,有这么一个好朋友,难道我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吗?生(杜小康):我摆摊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情,经历了大自然的磨练,有一次……。…… 以上《草房子》班级读书会的三个小片段,展现得主要是学生对于整本书的交流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班级读书会,主要是让班内不同层次的孩子说起来,只要学生说了,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是这本书的主人,是他自己在看这本书。就此而言,我想《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是成功的。至于老师和学生具体说了什么说得怎么样,那是继而其次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读书会结束以后的反思中,我侧重从组织形式的角度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以延续到下一本书的读书交流会中。 1.流程不要太精细在《草房子》的班级读书会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后,和他们交流:谁是最调皮的?谁是最英俊的?谁是将来最有出息的?谁是最幸福的?在这种粗枝大叶的问题框架下,让学生去填补、去细化、去发挥。班级读书会不要刻意地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结构。也就是说设计没有必要过于精细,问题不要提得太多,不要提得太琐碎,环节也不要切换得太频繁。班级读书会有时候就是围绕一两个问题,展开一两次讨论。例如:你觉得这本书哪里最有趣?你觉得这本书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你认为故事的结局应该怎样?……2.问题(解读指向)不要太“理性”“人们长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本书中,许多人物前后性格表现截然不同,你考虑过为什么吗?”;“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说非常不幸?但也可以说非常幸运?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在开始设计《草房子》读书会时,我曾经考虑设计类似上面的问题,问题志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并且指向很明确,“一定要从孩子们那里刺探出什么解释出来”,提炼出小说的意义,这是一种理性的设计。后来,我放弃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儿童文学,意义是其次的,意味和形象才是最总要的。周作人在他的论著《童话论》中说:“真正的童话是没有意义的”,话虽说得有些矫枉过正,但却不无道理,儿童文学具有教育的 ··人人教教网网··小小学学语语文文··中中学学语语文文版版权权所所有有··■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主编:岳宝丽刘芬■投稿:send.pep.com.cn■2010第4期■总第14期■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 刊网一线追踪 功能,却并不以此作为自己唯一的归宿。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因为他可以从中看到多姿多彩的风景,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在班级读书会中,孩子们要交流的要说的,就是书中具体一件件的事,一个个人……而不是归纳、总结、提炼什么思想认识。张天翼写完了《宝葫芦的秘密》,然后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但孩子们读完后却写信告诉张爷爷:“我爱宝葫芦”!形象是大于思想的。因此在《草房子》班级读书会中,我反复提醒孩子用书子的例子来回答问题,用活生生的例子来自圆其说。3.形式不要太呆板优秀的儿童文学之所以“让人愉快”,就在于它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是一种有趣的文学。同样,班级读书会也要让孩子感到有趣。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表演书中的情节,可以让孩子为书配画,可以围绕书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将教室布置得非常休闲鼓励孩子们围绕书“闲聊”“侃大山”“摆龙门阵”等等。在这次《草房子》班级读书会中,在讨论形式上我动了一些心思,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这样做是给学生一种身份的“认定”,方便学生发言,也方便小组讨论。然后我引入“PK”这一时尚,激励他们争当最出色的孩子。孩子们天性是“争强好胜”的,于是他们拼命回忆、寻找书中的种种细节来证明自己是最调皮的,最英俊的,最有出息,最幸福的,有时不惜牵强附会重新界定“英俊”“幸福”等关键词的含义。尽管交流的内容涉及到了“生老病死、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这些沉重的内容,但整堂课心态上并不沉重,反而达到一种“轻”的效果。也就是说,这次班级读书会我让儿童在一种“有趣”“好玩”的感觉中获得人生体验。当然,读书会,形式可以多样,但无论是哪种形式,“书”仍然是根本,围绕书的“讨论”始终是主体,否则本末就倒置了。4.气氛不要太严肃班级读书会就是“聊”书,这是一种不周严但又切入本质的说法。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聊书”使我感觉到了一种亲切,一种惬意。正如知心朋友在一起聊天一样,它没有约束。班级图书会要的就是这一份宽松和自由。在上《草房子》读书会之前,我参考了其他一些老师的做法。有的老师活动形式设计得活泼新颖,但在组织程序上,安排了主持人一本正经地串联,每个小组的汇报次序分明,上台下台井然有序,不允许随便讲话,俨然一台演出。有的老师话题设计得很有意思,但老师自己讲得太多,引导、点拨得太多,并且刻意地使用一种主持人式的语言,正如王林博士所说,有些课“端架子”的现象很严重,有时看上去很亲切、也微笑,但旁人看来,却始终和学生是“隔”的,这种因细节而导致的“严肃”的课,有时也是很致命的。 思考是无止境的,班级读书会能不能通过实践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与局部语言的品味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围绕书的讨论与后续活动的结合”这些命题上有进一步地开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一直思考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