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堂之:对联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对联源流基于汉字书写,悬挂或张贴于壁间柱上或门边的两条长幅,两两相对,基本遵循对仗规则,以实用为目的的文学作品,也称楹联。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七)好的横批有点睛之妙,但并非必有。(一)上下联字数相等,忌重字,长度不限。(四)上联末字须仄声,下联末字须平声。(二)上下联句式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三)上下联平仄相对。(五)上下联意相近或相反,可只说一事,然不妨分说两事,但忌“合掌”。(六)张贴的传统习惯为竖写,右上左下。梁章钜《楹联丛话》: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梁章钜《楹联丛话》引《簪云楼杂说》: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阉豕苗者,尚未倩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又:书门左右,吾傥康哉!楹联的上限年代是盛唐,下限年代是晚唐。——谭蝉雪工对是按对仗的严格要求来从事的写作。同类的平仄调谐的词链接成上下联作对语,就是工对。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更是把用以对仗的事物分为十一个门类,要求同一门类中的词语彼此作对。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清·车万育《声律启蒙》有集前人句题酒家楼者,云:“劝君更进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可谓工绝。(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一集句)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迭扇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用相邻的两类词语作对的,称为邻对,其工整程度下于工对一等。再次者,只要字数相同,词类、结构和平仄大致相合,即是对仗中的“宽对”矣。上联:四十九年穷不死下联:三百六日醉如泥在创作中,更多的是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在对仗上进行巧妙的变通:酒债寻常行处有,人到七十古来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五尺为墨,倍墨为丈,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聊斋志异》卷八《三朝元老》: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云:首句隐“忘八”,次句隐“无耻”也。此地是杜子桥边,运司河下有时见风来水面,月上柳梢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张充和悼念沈从文的挽联昆明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表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俞樾所作杭州九洞十八溪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苏州网师园叠字楹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为了加强楹联的语气,以突出联意,加深联语的深度和广度,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如: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清朝大余县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贡士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要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方为佳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佛殿楹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拆拼法。用拆拼法制作的联语,既要保持楹联原有的对仗特点,又要受所拆拼的字的形体结构的严格约束,因而在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有如用拆拼法所制作的谜语一样,富于趣味性。好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式。相传出句是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之女韦小姐所撰。其人才貌过人,及笄之年,求婚者络绎不绝,韦小姐想觅一匹配郎君,遂出上联征偶。求婚者绞尽脑汁,却无一应对,故此韦小姐也遗憾终身而命归九泉。下联为人所作,龙口为山东一市名,以龙对凤,对工得体,有龙凤呈祥之意。龍口口回龍,龍本寵身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小练笔:上联:门中木闲奇人倚下联:?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以达到某种特定的创作目的和获得特定的艺术效果,人们在写作楹联时,经常把某些特定的字词,诸如人名、地名、数字、方位以及所写的事件或中心词等,巧妙而自然地嵌入联语,这种创作方法称为镶嵌法。镶嵌法是联语创作中特殊而又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因其精巧,创作难度颇大;因其别具雅趣,深受世人喜爱;因其用处较多,人们愿知难而进。古来颇多佳作传世。镶嵌联的格式很多,主要有整嵌、横嵌、竖嵌等,举例分述如下:司农常熟世间饥宰相合肥天下瘦这副联镶嵌入两个人官位、籍贯,很有意思。清朝内阁大臣合肥人李鸿章和户部尚书常熟人翁同龢曾相互讽刺对方。翁同龢率先发难,讥讽李鸿章的一系列误国政策,弄得整个国家国弱民穷:李鸿章不甘示弱,同样反唇相讥翁同龢这个主管农业的官没有尽到职责,使得世间常有饥馑: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楹联顺次递嵌“民国总统”,针对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做了窃国大总统,骂他不是个东西。所谓竖嵌,就是将所要镶嵌的名称分拆开后,分别镶嵌于上下联中。竖嵌的样式颇多,简单地分有首嵌、腹嵌和尾嵌三种。根据所镶嵌的字在上下联中的位置情况,细分为13个格,并借助动物形体部位,将有的格予以十分形象生动的命名。运用这些格式,将竖嵌联制作得浑然天成,不着痕迹,方为上乘佳作。鹤顶格又称“冠头格”、“凤顶格”、“丹顶格”、“顶头格”、“藏头格”等,是把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于上下联语开头的格式。此格为人们所常用。如:明月有情常照我清风无事乱翻书燕颔格是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分别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二字的位置。如: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扫银扫国币小轩一角,日煮夜烹,烹鱼烹肉烹民膏相传1942年一个叫刘竹轩的人,任国民党饶平县长。在任期间作恶多端,搜刮民脂民膏,于是人们给他起外号叫“老竹头”,并写了许多对联讽刺,为民出气。鸢肩格将所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的第三字。如:调将翠黛眉偷画吟到荷花口有香这是某位文人为一名叫“翠荷”的女子所题楹联,作者将其名字巧嵌于上下联的第三字,语显新奇。蜂腰格是将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于上下联语中间的一种镶嵌格式,其具体字数随联语字数不同而不同。如:莫学芙蓉空有面应笑芬芳发自心这是1940年郭沫若写给侄媳魏蓉芳的楹联。联语巧嵌“蓉芳”二字,并富有哲理。鹤膝格又称作鹤尾格,是指把所要镶嵌的文字,按顺序镶嵌在上下联语第五字的一种格式。如:这副楹联表面上是描写鸭吃田螺和狗咬皮条的形态,实为张、杨二人互相戏谑而作的联语,上联嵌张,下联嵌杨(杨扬同音),互相打趣、斗智。鸭摸螺蛳张瘪口狗咬皮条扬偏头又叫雁翎格,是把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在上下联的第六字。如:泗水文章流紫水尼山木铎振荆山太平天国首领之一冯云山筹划起义时,曾在广西桂平紫荆山以教私塾为掩护,他运用凫胫格的形式将“紫荆”二字嵌于联中,并将这副楹联书写在孔子牌位两旁,以展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又谓之“藏尾格”、“凤尾格”、“脱靴格”等,是把要镶嵌的文字顺序镶嵌在上下联语末尾的一种格式。它也比较突出显眼,运用者颇多。如:悠悠我思,其人如玉;耿耿不寐,有女怀春联中以“雁足格”嵌入了“玉春”的名字。联语则全部为集《诗经》的句子。“悠悠我思”,出自《郑风•子衿》。“其人如玉”,出自《小雅•白驹》。“耿耿不寐”,出自《邶风•柏舟》。“有女怀春”,出自《召南•野有死麕》。所谓魁斗格,是将所要镶嵌的字顺序嵌于上联的联首和下联的联尾的一种镶嵌格式。如:一流德望合当重;万卷书香不厌多。(闻一多)自勉联:丽容本是空皮相,美德方为不老君。集句联:丽日坐高阁,(韦应物《留别洛京亲友》)弹琴看文君。(李贺《咏怀》)蝉联格与魁斗格相反,是将所要镶嵌的字顺序嵌于上联的联尾和下联的联首。如:香如兰蕙温如玉云想衣裳花想容此联镶人名“玉云”于联尾联首,虽系相赠之戏作,但比喻、手法的巧用,使联语颇富浪漫色彩。与上所述诸格顺序镶嵌不同,碎锦格是将所要镶嵌的字不拘次序地镶嵌在上下联的适当位置中。如:四壁图书三尺剑半肩行李一张琴该联交叉镶嵌“张三李四”,不愧碎锦格之佳作。上述诸联除单独运用外,还可以综合镶嵌,就是几种镶嵌方式的综合运用。比如蔡锷将军赠“小凤仙”一联:有美一人凤兮凤与卿同梦仙乎仙合用了“鹤膝格”与“雁足格”韩愈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这副楹联综合运用了整嵌和竖嵌两种方式,在整嵌了四个文豪大名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兼用了竖嵌中的“鹤顶格”和“凤尾格”,在联首和联尾嵌入了“韩江酒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由于某种需要,将某副楹联的上下联增加或减少一些字词或笔划,使联意发生变化,造成新的意境,组成新的楹联,这种制联方法叫做加减法。这种作联的方法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时常出现,所撰楹联多含有诙谐、戏谑、讽刺意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今日至昨夜行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无有短长相传有一仕宦人家,父子俩有权有势,横行乡里,老百姓对他们敢怒而不敢言。父子俩都买了进士,婆媳均封夫人,为了光宗耀祖,装点门面,便在门上挂出一副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以设问的方式来代替平铺直叙的写作,是作联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或上联提出问题,下联做答;或上下联均为设问,不与回答,便于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同时,用“问”与“答”的形式作联,更能引起

1 / 8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