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绪之一——悲伤小组成员:骆翠萍、李欣、黄柳珊、余智豪悲伤是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小组搜索了很多关于悲伤的情景体验,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照理说,悲伤应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一种情绪体验,一般认为,悲伤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等一些不被个体期望的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但是很多人会故意引起自己的悲伤情绪,其中以青少年和女性群体为主,他们其中的很多人特别喜爱那些悲伤的句子,似乎认为那种悲伤的情绪体验有特别地吸引力,不少青少年甚至沉迷在悲伤的情绪中难以自拔。下面列举一些悲伤的情绪体验的情景:1、从小和祖母生活的孩子,难得和父母一起吃饭,父母在席间因为一些小事摩擦起口角,当着他的面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这时孩子心中溢满了悲伤的情绪。2、从小就戴在身上的饰品,即使不值什么钱,有一天发现不知遗失到了哪里,这时心里也是很浓重的悲伤体验。3、为了能进入公司的高层,他一直苦心经营,非常用心,很多事都尽量做到完美,并且经常得到上司的赞赏,终于有了一个空缺的职位,他以为非他莫属的时候,得知别人得到了那个职位,于是体验到了悲伤的情绪体验。悲伤是个体最早出现的几个基本情绪之一,也是人们最早认识的几种情绪之一。作为最普遍的一种负性情绪,悲伤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当遗失非常珍贵之物,失去一份重要的工作,得不到他人的赞美,或是失去亲人朋友和爱人时,如此种种情况都会给许多经历过或正在体验的人们带来悲伤。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可以描述悲伤情绪,诸如沮丧、受挫、忧郁、失望、伤心、悲伤等等,这些往往可以在经历悲伤的人的表情上表现出来。而个体产生悲伤情绪时一般以哭泣的形式体现,这也使悲伤比痛苦更具有鲜明的情绪色调。许多心理学家把痛苦和悲伤归为同一类基本情绪,认为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人认为痛苦和悲伤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通常在痛苦中存在着抗议,而在悲伤中则更多的是听天由命和无助的感觉;痛苦通常会使人主动面对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悲伤则往往较为被动。如早期婴儿由于生理上的饥饿、疼痛等造成的哭闹一般认为是痛苦而不是悲伤。与其他基本情绪相比,悲伤是一种较为持久的情绪。因痛苦引起的悲伤往往形成循回往复的痛苦--悲伤体验,当情绪温和平复后,悲伤可能只持续几秒或是几分钟,之后再出现其它情绪或不再有明显情绪。随时间的推移,过去的悲伤情绪才会慢慢消失。1.悲伤的产生机制(1)根据伊扎德(Izard,1991)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悲伤体验的产生依赖于能够表现情绪的面部肌肉活动,即悲伤的事件作用于个体,激活储存于下丘脑的情绪先天预成程序,传出的信息产生模式化的面部肌肉活动,面部肌肉活动的感觉反馈信息进入边缘皮层区,使悲伤情绪进入意识之中,从而形成悲伤的情绪体验。(2)根据莱文森(Levenson,2003)的核心情绪理论,悲伤最初是由原型事件引发的。个体在不断知觉的事件中,当原型满足了丧失(1oss)的条件,则会引发悲伤的情绪。2.悲伤的产生过程(1)悲伤情绪的激活:三种个人——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知觉、要求的知觉、自发的知觉)和五种个人体内过程(记忆、想象、面部--姿势活动或其他运动活动、内分泌和其他自主活动、任何过所有神经与肌肉的自发活动)。(2)悲伤的活动水平:伊扎德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具有神经生理的、神经肌肉的和现象学的复杂过程。”情绪的任何活动都具有三种水平,悲伤情绪也不例外。①、在神经生理水平上,情绪包括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边缘系统的神经电化学模式。②、在神经肌肉水平上,情绪首先是面部模式化活动,其次是身体姿势反应和音调反应三成分所构成的表情运动。③、在现象学水平上,情绪表情激活主观体验。(3)面部反馈悲伤情绪:伊扎德在动机分化理论中坚持主张情绪产生于面部的肌肉模式运动的内导反馈,面部表情行为是情绪体验的激活器。3.悲伤产生的相关因素(1)诱发事件:莱文森核心情绪理论认为原型事件诱发悲伤情绪的产生,原型事件即诱发事件。诱发事件可以是任何能够引起个体产生悲伤情绪的事件,如亲人的离世、身体的缺损、抱负未能实现等。(2)认知加工:每个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而悲伤情绪的产生又依赖于个体对失败、分离或丧失的评价。同样经历朋友的离去,有的人会感到悲伤,有的人则不会。(3)主观体验:情绪感受是个体有意识的主观体验,莱文森认为,尽管我们有时候很难说出这种感受是什么,但当某种情绪发生的时候,我们确实能够感受到。这些体验和感受给行为提供动机,对认知和行为起着组织和瓦解作用。悲伤的强度和时间根据事件的不同个体的表现也不同,有的课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有些则只持续几分钟或几秒钟。(4)脑区活动:现有研究表明,悲伤情绪的产生依赖于广泛脑区的活动,特别是和前额叶皮层、扣带前回、杏仁核及海马有着密切联系,它们在悲伤的加工和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悲伤的产生涉及广泛的脑区,特别是和前额叶皮层、扣带前回、杏仁核和海马有着密切的联系。前额叶皮层——戴维森(Davison,2002)、盖默(Gemar,1996)、达莫西奥(Damasio,2000)等人的研究表明,悲伤与左侧前额叶皮层的低激活有关。但大部分研究报告了悲伤诱发时前额叶皮层的激活增加。帕多(Pardo,1993)、施耐德(Schneider,1994)、埃斯仑(Esslen,2004)等人的研究发现,悲伤诱发时,前额叶皮层激活增加。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时使用的诱发条件、成像技术及控制手段存在差异,但都表明,悲伤与前额叶皮层有关。扣带前回——许多研究者研究了悲伤心境诱发时扣带前回的激活特征。乔治(Geoger,1995)用PET研究了悲伤心境诱发和大脑区域激活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研究中,被试通过回忆经历过的悲伤事件来诱发悲伤心境,同时观看描述悲伤心境的面孔图片以加强诱发效果。研究发现:诱发的悲伤和腹侧扣带前回的激活相联系。莱恩(Lane,1997)等人的研究比较了愉快和悲伤诱发时rCBF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愉快心境,悲伤诱发时被试的右侧扣带前回和基底神经节等区域激活增加。后续的研究进一步比较了悲伤和中性条件,发现有不同的激活模式,被试双侧扣带前回和左侧前额叶激活增加。麦博格(Mayberg,1999)等人用PET技术研究了悲伤诱发时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rCBF的变化,结果表明:悲伤诱发时,膝下扣带前回(subgenualcingulategyrus)和前脑岛的局部rCBF增加,表明这些区域的激活增加。研究者认为:右半球腹侧前额叶皮层可通过中断扣带前回的活动来减低由社会排斥引发的悲伤。杏仁核——关于杏仁核与悲伤的联系,安德森(Anderson,1998)等人发现,杏仁核发生病变的患者对悲伤面部表情的反应减少。在对正常人的悲伤研究中,研究者观察到杏仁核激活的不对称。施耐德(Schneider,1999)等人在一项研究中让被试观看快乐和悲伤的面部表情图片并体验由此引发的情绪。结果显示:在悲伤状态下,被试左侧杏仁核和尾状核的激活增加,而右侧杏仁核和乳头体、后扣带的激活减少16。博耐尔(Blair,1999)等人在一项用PET完成的研究中,要求被试对紧张度不断变化的悲伤和愤怒面孔作性别区分任务。结果表明:悲伤紧张性的不断增加和左侧杏仁核及左侧颞极的激活增加相联系。海马——从悲伤的研究来看,悲伤失调的人通常表现出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有不正常的背景。不正常的背景可能表现为海马的功能失调。戴维森(Davison,2002)、博瑞勒(Bremner,2000)、桑塞那(Saxena,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悲伤的延续可能与海马结构变化有关。但究竟是海马容量减少引发悲伤失调,还是悲伤失调导致海马容量减少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前额叶、扣带前回、杏仁核和海马在悲伤的加工和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涉及悲伤的脑区域并不局限于此,其它区域如颞叶、顶叶、基底神经节、丘脑、下丘脑等亦参与其中。多数情况下,上述区域的激活不是单多数情况下,上述区域的激活不是单悲伤相关的区域整体考虑。悲伤的面孔识别的脑机制:大量研究表明,自发的情绪面部表情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悲伤的表情和心率增加相关联。表情加工的脑机制研究表明,悲伤面孔的识别激活左侧杏仁核和肉侧额叶。(5)反应趋势:悲伤发生时,机体还可能会产生知觉或注意、大动作行为、目的行为、高级心理加工启动、生理支持等五个方面的反应趋势或外部表现。具体包括对于其他事物的知觉能力降低、注意范围变窄;肌肉张力降低、注视减弱;寻求别人的帮助,试图寻求替代的丧失对象;回想与丧失相关的目标、激活与其他悲伤事件的联结;心跳加快、叹息、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6)外部表现:个体产生悲伤情绪时通常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和声调表情活动,如眼含泪光、眉头紧锁、双眉下垂、嘴唇颤动、语调变低、语速下降等等。4.悲伤的表现(举例说明:图片、视频)(1)不由自主的蹙眉动作(2)眼里泪光闪动(3)流泪、双眉下垂(4)嘴角下垂、双颊上抬(5)嘴唇颤动(详见视频)(6)声调变弱、变低(详见视频)(7)语速缓慢(详见视频)5.悲伤的功能:悲伤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悲伤发生时,个体察觉到自我掌控的缺乏,产生求助于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需要。因此,悲伤可能让个体向他人发出求助信息,加强社会联系。同时也有助于人者产生移情体验、培养利他精神。然而,高强度的、持续的悲伤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是十分有害的。悲伤使助。悲伤还可使个体思维狭窄、导致更严重的消极情绪,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同时悲伤的持续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罹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忧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导致猝死。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和应对悲伤。人感到孤独、失望、无悲伤的作用尤其令人困惑。心理学家已经识别出6种人类基本情感,其中4种是负面的——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其余两种是喜悦和惊讶)。福加斯表示,如果这些“负面”情感全都经受住了进化的考验,那么它们或许具有某种生存优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乔·福格斯表示,他的研究显示,悲伤带来的好处通常在社会领域应用得比较多。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身处一个团队之中,感觉你没有融入进去,没有被接纳。你可能会觉得这令人苦恼,从而进入一种负面情绪之中,而这会促使你更关注其他每个人所说的话,更谨小慎微一些。如果你感到悲伤,这基本上就像一个信号:‘当心,不要着急,适应,集中注意力。’”6.悲伤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悲伤与心理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过于悲伤的人,很难维持心理健康的状态。首先,关于悲伤,我从书本上以及文献中了解到,悲伤是一种对丧失感的情绪性反应,它是一种情绪,日积月累将成为一种长期的情感——抑郁。悲伤对人的心理足十分有害的,持续的悲伤不仅使人感到孤独、失望、无助,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悲伤也会损害人的身体,悲伤的持续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使人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心因性疾病,严重的忧伤甚至影响生理机能而导致猝死。而所谓的心理健康,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悲伤情绪体验将会给心理健康的形成及维持造成阻碍。长期的悲伤情趣积累将会导致抑郁,而严重的抑郁则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严重的抑郁会导致失业、失去朋友、与家人疏远等。因此,悲伤地情绪体验会阻碍个体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个体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也大大减小。所以,我们认为,过度的悲伤情绪体验制约着心理健康的形成及维持。附:视频说明视频1-情书:当事人来到自己未婚夫死亡的山中,在特定的情境下,勾起了当事人的回忆,唤起了她悲伤的情绪体验。当事人情绪激动,并不断频繁换气,以此来缓解情绪。视频2-OnCall36小时:当事人遇到突发事件,从医生那里获知儿子身亡的消息。由于个体认知中,对丧失的评价很高,致使当事人获悉后表现痛苦哀伤,双眼通红,不自觉蹙眉,情绪不稳几欲晕倒,并大力呼吸保持清醒,后行为表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