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物理考前指导一、考前指导——谈考试中的心态、策略和技巧一年一度的高考,其目的就是选拔人才.但是,由于高考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性质和我国现有的教学现状,不可能使每一位中学生都如愿以偿地成为一代天之骄子,必将有一部分中学考生被拒之于大学的门槛之外.如何使自己成为高考中的胜利者,以圆自己的大学梦,坚实的知识基础固然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但正常的心态,正确的策略和灵活的技巧方法,也是对在高考中能否取得最佳成绩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因素.为了使自己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我们应该做到:1.克服胆怯心理,树立必胜信念,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尽管高考属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处理和讨论,但综观近几年的全国和其他省份的高考试题,仍是中、低档题居多,高难题目仅仅是少数.且随着“3+X”高考模式的推广,物理试题作为理科综合试题的一部分,和其他学科试题一样,整体难度都或多或少地较“3+2”高考模式下的试题有所降低,以我们十年寒窗的努力,特别是高中三年的顽强拼搏而形成的知识积累,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做几道高考试题,虽不能说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但至少不会一个个捉襟见肘.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望高考而却步,想高考而胆怯,而应当把高考当做实现自己崇高愿望的大好机会,把考场视为展现自己聪明才智的难得场所.我们十年寒窗,三年拼搏,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我们巴不得它早一天到来,尽早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早日接受祖国的选拔.若以此心态面对高考,能不会在高考中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才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吗?2.遇熟不喜,细心审题,全面正确领会题意作为选拔人才考试的高考,考题多具有立意新颖,突出考查考生能力的特点,不会出现市面上流通的各种复习资料中的成题或套题,但由于受中学所学内容的限制,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内容仍是平时学习和复习的内容,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高考试题和平时所做习题考查内容相同,命题类型相似,物理情景相近的情况.越是遇到此类情况,越应当加倍细心地读题、审题,往往一个关键字眼的差别,一个设问角度的不同或实验器材的稍微改装等,就可能导致处理方法的极大差别.如2000年全国高考第14题,考查的就是同学所熟悉的“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与课后学生实验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就是对实验装置作了少许改动,去掉了放被碰小球的立柱,加长了斜槽水平部分的长度,被碰小球就放在斜槽的水平部分,这样就保证了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具有相同的平抛运动的起始点,实验中就不需要再对小球的直径进行测定.但当年就有相当数量的考生未注意审题,没有看清实验装置的少许改变,仍按自己所熟悉情况作答,在选择需要不需要测定小球直径的问题上,造成选择错误而失去了本不应失去的得分.所以在考试当中,越是遇到“熟题”,越应当加倍地予以小心,在审题上狠下功夫,尤其应对那些“轻”“小”“恰能”等字眼倍加注意,往往这些特殊的字眼中包含有对解题具有较大左右作用的隐含条件.分析出了这些隐含条件,就可能顺利给出解答,否则就可能出现解答繁琐或无法给出解答的被动局面.3.遇生不惊,沉着分析,多角度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既然具有选拔功能,试题就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应有一两道立意新颖,突出能力考查的难题出现.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最忌的就是心慌意乱,头脑发蒙,而应该坚信,再难的题目也有解决的方法,且难题对每一位考生都难,自己若能平心静气地去分析、思考、耐心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说不定难题正是展现自己才华,拉开与其他考生考分差距的契机.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难题往往设有几步难度不同的设问,且上一问题的解答会给下一问题的解答作些铺垫和准备.所以只要不失去信心,循序渐进地探索、思考,即使难题,也能获取一定的分数.4.先易后难,合理利用时间由于每位考生对知识掌握的差异,都存在对某部分知识或某些题目较为熟悉,解答较为顺利的情况.为使考场的每一分钟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效益,解答考题时,应先做自己熟悉的科目或考题,一旦遇到思路阻隔,把难以找到头绪的题目暂时隔过去,说不定随着其他较容易题的顺利解决,自己的信心倍增,思维活动渐入佳境,思路豁然开朗,原来不能解决的难题也能予以顺利解决.总之,在经过自己认真复习,知识积累已确定的情况下,树立必胜的信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注意一定的应试策略和技巧,就一定能在高考中一展自己的才华,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