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1届高考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春秋战国时期,“士无定主”,他们以“仕”为业,靠出卖智力往来于诸侯之间,奔走于卿相之门,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列国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这反映出当时士人()A.迫切建功立业B.巩固分封制度C.维护礼乐秩序D.支持列国争霸2.西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涉外机构,域外国家与西汉王朝日益频繁的贡纳关系,西域都护等官职的长期设置,都反映了西汉对外思想的巨大进步。这说明,西汉对外关系()A.秉承了天朝上国观念B.呈现出制度化特征C.采取了朝贡外交模式D.抛弃了华夷观传统3.北宋天圣五年颁布诏书:“旧条,私下分田的佃农不得移动,如地主发遣,要给予凭证,才能允许到别处住。自今后,客户迁移不用取得地主的凭证,如果是地主无理阻拦,准许经过县衙详细审理。”这说明()A.农村雇佣关系已经普及B.土地兼并加剧C.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D.自耕农经济发展4.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A.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D.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5.1910年,我国的股票风潮引发一次金融危机,之后稍有缓和。1911年10月之后,传统金融机构票号和钱庄再次大规模倒闭;新式金融机构银行,如上海的信成、四明,浙江的三大商办银行,因在挤兑风潮中难以支撑而宣告停兑。这表明()A.暴力革命带来了金融动荡B.官僚资本阻碍民族资本的发展C.传统票号已经不适应时代D.民国政府面临稳定财经的重任6.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他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政府”据此,这一时期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容的显著特点是()A.完成国家统一B.明确提出反帝C.实现民族平等D.建立民主国家7.如表是1952年和1957年中国的钢和原煤总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表,这些成就()钢(万吨)原煤(万吨)1952年13566491957年53513000增长率(%)396.29%195.51%A.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D.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工业体系8.如图漫画描绘的是我国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该漫画反映了()A.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C.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D.一带一路局限于经济交流9.古雅典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都必须参与竞争,拒绝参与者将受惩罚;每个公民必须用一生当中的一年时间担任公众仲裁人的职务。这说明,古雅典民主()重点中学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2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个人自由C.真正实现了多数人的民主D.体现了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10.如表是1929~1933年美国人口移民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据此可知()类型时间移入移出净移民1929286.921.1193024.1519.119319.76.13.619323.510.3-6.819332.38-5.7A.欧洲衰落和美国崛起显露端倪B.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缩小C.人口流动在全球化中失去作用D.美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11.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由此推断,布雷顿森林体系()A.巩固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B.奠定了美国“一超独霸”的基础C.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阻碍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12.“在美国,一个生机勃勃的、独立的软件销售业的出现,离不开联邦政府投资建立的、受益于研究开发体系的研究和人事架构……发展了一种典型的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团体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新观点、新产品不断涌现。”材料主要说明了美国()A.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C.二战后第三产业兴起D.“新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1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复陈购买洋船炮折》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1889年张之洞决定筹办汉阳铁厂,自行出铁。清政府拨款246万余两动工兴建,到1893年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时,清政府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聘用卢森堡、比利时等国工程师40人,生产钢铁、钢轨等。--摘编自夏东元《晚清洋务运动研究》材料二:明治政府《五条誓文》中提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但在明治初年,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于是工部省主导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以此“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1870年,工部省接管幕府时期进行熔铁、锻冶的长崎制铁所,称为长崎造船所,旋又改称长崎制作所,从英国引进部分机器进行了改造,拥有冶炼及机器制造等车间,并以造船为主,与横须贺造船所同为当时著名的造船厂。--摘编自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阳铁厂和长崎制造所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政府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的作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表中共会议社会主要矛盾1956年中共八大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21年中共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表中提取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主題,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5.材料一:《十三经注疏•礼记•王制》先秦祭祀制度: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而秦始皇的策略是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只要有来历有说法的,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据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体系的究成:从秦皇到汉武》等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据李治安《元史十八讲》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和秦朝祭祀制度的区别并说明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是如何促进民族交融的。16.材料一:7月5日,威廉二世与奥匈驻德大使共进午餐……(威廉二世)向奥匈大使表示,奧匈在这次事件中可以得到德国全力的支持。而对于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问题上,威廉二世又称不论奥匈要采取什么行动,都必须要抓紧时间,不能拖延。重点中学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4沙皇敦促塞尔维亚人要“像狮子一样”去战斗,贝尔格莱徳政府似乎不会对最后通牒有所屈服了。而且,在此期间,萨佐诺夫曾特别指示贝尔格莱德政府不要接受英国在其中的调解。…不管俄国的行动是否有必要,法国都从始至终地支持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做出的任何干预行为。--据[英]克里斯托弗•克拄克《梦游者1914年,欧洲如何走向“一战”》等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一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国领导者对战争爆发的影响及其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各国领导者们为何认为这场战争是短暂而轻松的。17.材料一:1905年,孙中山自美洲来到英国,得知严复也因事住在伦救,便特地前往拜访,两人交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谈话中,严复始终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为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村料二:三民主义和”三民”主张是孙中山和严复分别设计的救国方案。严复根据英国产阶级学者斯宾寨的社会学说,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主张。即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这个国家国民力、智、德三个方面的强弱高低。严复认为要改变这样危急状况却不可操之过急。孙中山1905年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也从欧美资产阶级那里得到借鉴而制订的。--以上村料摘自陈国庆《晚清新学史论》根据村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夫拜访严复的原因与结果。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严复的分歧。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出卖智力往来于诸侯之间,奔走于卿相之门”可以看出士人主要是想实现建功立业的目的,故A正确;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的崛起加速了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瓦解,排除BC;士人的崛起不是支持列国争霸,而是列强争霸促进士人崛起,排除D。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崛起。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士人活动的主要目的。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以及材料的解读能力。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涉外机构,域外国家与西汉王朝日益频繁的贡纳关系,西域都护等官职的长期设置”等可知B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不能完全体现题干主旨,排除。D项“抛弃”说法绝对,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西汉对关系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西汉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涉外机构,域外国家与西汉王朝日益频繁的贡纳关系。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实行租佃制,这是封建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排除A;在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土地兼并的相关信息,排除B;通过材料“客户迁移不用取得地主的凭证”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的管理松弛,说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C正确;在材料信息中,并没有显示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人身依附关系。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正确理解宋代土地关系的演变,引起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4.【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总结的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可以看出体现了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需要掌握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总结的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5.【答案】D【解析】重点中学试卷可修改欢迎下载6依据材料“1911年10月之后,传统金融机构票号和钱庄再次大规模倒闭;新式金融机构银行,如上海的信成、四明,浙江的三大商办银行,因在挤兑风潮中难以支撑而宣告停兑”可以看出民国时期金融机构的困境,说明民国政府面临稳定财经的重任,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官僚资本的影响,故B项错误。C项无法从材料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