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卷第6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1.No.62009年11月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Nov.2009基于偏离一一份额分析法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竞争力研究姚丽霞,赵俊平,董金涛(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z针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极问题,以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为研究对象,利用偏离一一份额分析法,动态评价2004-200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得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三次产业发展之间协调度不高、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发展大而不强、服务业增速缓慢的结论。提出优化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对策,以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关键词: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偏离一一-份额分析(SSM)中图分类号:F0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91X(2009)06一0568-03AnalysisofthecompetitivenessoftheindustrialstructureofNortheastChinabasedonshift-sharemethodYAOLixia,ZHAOJunping,DONGJintao(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DaqingPetroleumInstitute,Daqing163318,China)Abstract:HowtooptimizeandupgradetheindustrialstructureofNortheastChinaisthecoreproblemfortherevitalizationoftheNortheastoldindustrialbase.BasedonthedevelopmenttendencyofNortheastChinaindustrialstructure.thispaperhasdynamicevaluatedthedevelopmentofindustrialstructureoftheNortheastfrom2004to2008anddrawnthefollowingconclusionthatthreeindustrystructuredoesnotdevolopcoordinately,serviceindustrydevelopsslowly,andtheagriculturedevelopmentisbigbutnotstrong.Andthen,somemeasuresareputforwardtopromot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fortheNortheastindustrialstructureKeywords:theNortheast;industrialstructure;shift-sharemethod(SSM)O引士一口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问题。1模型建立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的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构成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它是社会经济部门分工与1.1基本原理劳动地域分工的综合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偏离一一一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Method,内容和集中体现。从威廉·配第的《政治算述》到霍缩写SSM)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夫曼定律及库兹涅兹的《各国经济增长》和罗斯托的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主导产业理论,再到钱纳里将开放型的产业结构理•M.胡佛发展,到了20世80年代初Dumn集各论规范化等等[IJ。纵观产业结构发展理论的历史,家之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凶。该方法具各国学者无疑都是力图通过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发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目前在分析区域发展差展变化规律,来解释区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东北异变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将考察区域经济收稿日期:2009一10一1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08E026)作者简介:姚丽霞(1980一).女,黑龙江安达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第6期姚丽霞,等z基于偏离一一份额分析法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竞争力研究569发展状况与参照区域作比较以揭示被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分析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进而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1.2模型建立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法,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G)可以分为3个部分:份额分量(N)、结构分量(P)和竞争力分量(D)。即,关系式为:G=N+P+D。N=~Ni=~ei.O•R(1)式中,Ni(份额分量〉为假定所考察区域的第i产业按参照区域GDP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N为考察区域各产业均按参照区域GDP增长率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之和。(2)结构分量PP=~Pi=~衔.0•(Ri-R)(2)式中,Pi(结构分量)表示所考察区域第i产业设被考察区域的GDP用字母e来表示,参照区按参照区域第i产业增长速度所应实现的增长额与域GDP用E表示。各时期期初均设为0,期末设为按参照区域GDP增长率所应实现增长额的差额。t。另将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部门用i表示,即衔.0,ei.,Ci=1,2,3),分别代表所考察区域三次产业部门在期初和期末的增加值;相应地Ei.O,Ei.,分别代表参照区域期初和期末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同时,以ri和Ri分别代表被考察区域和参照区域相应产业部门经济规模的变化率。即一(eit-eiO)T(Eit-EiO)…-Ti-,1\.i=-一-τ一eiO丘'.以r和R分别表示所考察区域和参照区域GDP的变化率。即(ei-eO)T_(E,-Eo)r二-一一-一,.K二一一τ=一一一eo且,(1)份额分量N若PiO,表示所考察区域第i产业具有结构性增长优势,即以增长型产业为主F反之,若PiO,则表示所考察区域内第i产业存在结构性阻碍因素。(3)竞争力分量DD=~Di=~ei.O•(ri-RJ(3)式中,Di(竞争力分量)表示所考察区域第i产业按该区域第i产业增长速度所应实现的增长额与按参照区域相应产业增长速度所应实现的增长额的差额。若DiO,表示所考察区域的该行业相对于参照区域而言,具有更强的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反之反然。表1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2004-2008).单位:亿元Tab.lGDPandtheaddedvalueofindustries(2004-2008)东北三省全20042008增量增长率20042008第一产业1657.772168.30510.53n=0.3117224.8020821.73第二产业7750.8213993.916243.09r2=0.8167926.10105793.26第三产业5180.447968.462788.02r3=0.5456813.6084467.59GDP14589.0324130.679541.64r=0.65141964.47211082.58注:1.数据来源于辽、吉、黑三省统计公报(2004-2008)和全国统计年鉴(2004-2008)并经计算而得,2.所有数据均以2000年为基期。国增量增长率3596.93RI=0.2137867.16R2=0.5627653.99R3=0.4969118.11R=0.49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2.1数据来源与处理选取2004-2008年这五年作为考察区间,其中2004年为期初,2008年为期未。以全国为参照,运用偏离一一份额分析法(SSM),分析东三省各产业在此区间内的总量变化、结构偏离和竞争力偏离状态。文中所有东北三省相关数据均来源于2004一将表1中数据分别代人前述构建的Shift-Share模型中,即代人公式(1)~(3)中,根据计算结果编制Shift-Share分析表,见表2。2.2结果分析(1)整体偏离状况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4-2008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量(G)为9541.64,比按全国规模得出的理论经济增量(N)7102.2008年辽、吉、黑三省统计公报,全国性数据均来源95多2438.69亿元,说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北三于2004-2008年全国统计年鉴。根据数据的可比省在2004-2008年五年间经济总量增长较快,高于性原则,将所有数据均换算为以不变价格计算(以全国增速0.17个百分点。2000年为基期)。换算后的2004-2008年东北三(2)结构偏离状况分析从结构分量可以看出,省与所参照区域(全国)的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东北三省总体结构分量P=85.700,相对于参照情况如表1。区域全国而言,具有结构性发展优势,但整体优势并57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不明显。其中,Pj=-460.940,说明2004-2008五年间没有充分发挥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年五年间东三省的第一产业与参照区域相比较处于用;换言之,促进东北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因素,仍相对弱势地位;P3=一0.620,说明东北三省在这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贡献。表22004-2008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竞争力偏离一份额分析单位:亿元Tab.2shift-sharetableoftheindustrialstructureofthenortheast(2004一2008)G,N,P,D,P,+D,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第一产业510.530.31807.120.49-460.94-0.28164.35O.10-296.59-0.18第二产业6243.090.813773.630.49547.260.071922.200.252469.460.32第三产业2788.020.542522.200.49-0.620.00266.450.05265.830.05J口L计9541.640.657102.950.4985.700.012352.99。.162438.690.17(3)竞争力偏离状况分析从竞争力分量来看,作,以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为核心,因地制宜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各产业均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地制定适合东北三省的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例如,势,但其中,Dz=1922.20,增长率为25%,说明仍以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优势明显,这与东三省各行业的结构偏离状况相吻合。3结论东北地区的石化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医药产业等在全国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却未形成在全国都具有影响的机械装备业产业集群、医药业产业集群等,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北地区以这些产业为核心的物流业发展滞后,从而阻碍了这些产业(1)东北三省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滞后。2000.的进一步发展囚。东北地区应以这些产业为服务对年后,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象,大力发展适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现代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2.9%下降至业,促进东北地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东北地区2008年的0.9%;第二产业由2000年的51.5%上产业结构的综合竞争实力。升至2008年的58%。然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提升东北三省农重在2000-2003年持续4年微小上升后,开始出现业综合竞争能力。从整个世界考察,农业比重的下拐点并呈弱下降趋势。可见,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阵与农产品绝对数量的增加是同时发展的,农业的演进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法则所描述的产业结基础地位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应进构梯次递进规律,但其进程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一步发挥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将农业大平。自2000-2008年,全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省发展为农业强省。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表明,农产占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由2000年的15.9%品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下降至2008年的11.3%;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由之路,是促进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刊。改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经历一段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