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情绪因素在合唱中的影响广东文艺职业学院音乐系周文坚【摘要】情绪是影响合唱技巧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情绪状态在合唱表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合唱技巧中的音准、音色、力度、速度及音乐的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合唱表演者要有合适的情绪状态,才能使合唱的技巧得以正常发挥,使合唱艺术再现得更加完美。【关键词】情绪;情绪状态;合唱;音准;音色;力度;速度;情感表达情绪,是一种情感现象,通常是指人的心情、心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对许多认知因素都有影响。情绪状态是情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它对人的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可能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也可能降低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1]p205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与情绪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反过来说,演唱(奏)者的情绪状态也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达。歌唱艺术更是如此——“歌唱活动的高级行为是歌唱心理意识的外在生理反应,歌唱艺术是人的心情艺术。”[2]p4在合唱艺术中,情绪状态始终都影响和支配着技能、技巧以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它是影响合唱技巧正常发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合唱的音准、音色、力度、速度及情感的表达等是合唱训练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而合唱队员演唱时的情绪状态对这几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下面就逐一分析。1、情绪与音准音准是音乐表达的基础,是合唱中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在比赛或演出中音不准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据广州市第八届学校合唱2节评委张以达教授的统计,该届合唱节音不准的合唱队占参赛队伍的85.9%。造成音不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情绪也是影响音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因素,“内在感觉与生理状态是造成音准的主要条件”。[3]p34情绪对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歌唱状态对声音的质量和音准有一定的影响。在所有的声乐艺术中,首先都要求演唱者要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合唱也不例外。著名合唱指挥家秋里认为:排练时,歌者的姿势很重要,同时还应保持一种兴奋状态,精神不振会直接经影响横膈膜的活力,音自然趋低;登台表演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状态不稳定,上台紧张,过于激动音就容易高。[4]p19另外,马革顺教授也指出:“指挥的情绪消沉和过分紧张,都会破坏谐和(音准),尤其在演出时影响更大。”[5]p94那么,怎样才能使合唱队员具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呢?如果指挥只把要求说出来,如“笑肌提起、软口盖打开……”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把合唱队员的情绪调动起来,要求他们处于兴奋的精神状态之中,要有唱歌的欲望,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歌唱状态的。如果情绪过于懒散,容易导致音准偏低,当然,过度的紧张、过度的兴奋和激动,会使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音准最容易出问题,甚至会导致演唱的失败。所以演唱时的情绪要恰倒好处,要做到松弛中有激动,平静中有紧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在广州市第八届学校合唱节期间,孟大鹏老师应邀在蓓蕾剧院举办合唱讲座,配合这次讲座的合唱团是广州市某中学合唱团,该团在示范演唱时,音准严重偏底,可孟大鹏老师一句批评的话也没说,一句关于音3准的话也没提,只是在舞台上做起了拳击运动,并让队员们跟着一起做,这两三个动作,一下子就把队员们逗乐了,紧张的情绪得到了放松,这时孟大鹏老师及时地提出一些关于歌唱状态的要求,队员们一下子就做到了,当再次演唱时,音准问题也“自动”解决了。所以,当音准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妨考虑一下情绪因素。2、情绪与音色合唱是各种人声的集合,因此它的音色变化是无穷尽的,具有广泛而丰富的色彩调节性,大大丰富了合唱的表现力。而情绪是影响音色变化的主要因素,音色是情绪和情感的外化表现,情绪不同,所产生的音色也就不同。“由于感情,音的色彩会立时起变化”、“没有感情的反应,就产生很贫乏的音质”。[3]p15演唱者的不同情绪和情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色彩。如欢乐的情绪和情感能产生明亮的音色,悲伤的情绪和情感能产生暗淡的音色等等。音色的变化和对比是合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要想用丰富多采的音色去表达音乐,就要把情绪和情感注入到声音里去,做到“以情带声”。“利用故事、情绪等,可以将所希望的戏剧性情绪贯穿到敏感的声音中去。”[3]p15如《黄水谣》中的第一部分与再现部分是同一旋律,但由于内容不同,音色也要求不同,第一部分“黄水奔流向东方……”是描写日蔻入侵前黄河两岸一片和平、丰收和喜悦的景象,所以音色要求稍亮,那么情绪是明朗的;再现部分“黄水奔流日夜忙……”是描写遭日本鬼子践踏后,一片凄凉的景象,音色要求暗淡,就要用悲切的情绪去演唱。3、情绪与力度4力度变化是合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在情感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深刻,它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强大时犹如排山倒海,令人震撼;微弱的力度能表达细腻的情感……“力度的无穷变幻正是人情感无穷变幻最恰当的表现,有多少种情感就有多少种力度。”[6]p94“音的高低是由旋律起伏表现出来的,而音的强弱变化主要是由演唱者来控制。”[2]p429大家都知道,人的音量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情绪越激动越兴奋,声音就越大、越响亮;相反情绪越平静、越松弛,声音就越轻、越暗淡;随着情绪的紧张,声音会越来越强;随着情绪的松弛,声音会越来越弱。在演唱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上规律,例如在唱ff时,应该用饱满、充沛的情绪去演唱。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演唱与说话不一样,音乐的力度不仅指音量的大小,它还包括音乐情感的力度表现,在唱pp音时,音量虽然很小,但我们对演唱力度的控制不能放松,应当与唱ff时用同样的紧张度,如果我们在唱pp音时,情绪松弛,那么这个声音会是懒散无力的。所以,演唱时情绪状态始终不能松弛,而且要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和需要来调节情绪,以达到合理的力度和良好的演唱效果。例如在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应以甜美柔和的情绪贯穿全曲,力度应控制在ppp至mp的范围内。有些作品力度变化大,演唱情绪也要跟着变化,例如《怒吼吧,黄河》开始部分“怒吼吧,黄河!”号角般的音调,是很有气势的呐喊,力度为f,情绪要激昂;中间部分“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力度降到mf,速度也慢下来,这时的演唱情绪要深沉而含蓄;到“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是情绪的转折点,随着力度的加强,情绪越来5越激昂,到最后中“向着全世界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象征着中国人民为最后胜利发出的呐喊,力度要达到ff以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指挥和合唱队员的情绪要非常激昂,甚至要达到全身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才能唱出惊天动地的“战斗警号”!4、情绪与速度歌曲的演唱速度与情绪有着紧密的关系。和力度一样,速度的运动状态和人的情感的运动状态是相一致的,人们在高兴时说话速度会快些,在悲伤时说话速度会慢些。[6]p93“一定的速度反映一定的情绪,一般来说,速度越快,情绪越激动。反之,速度越慢,情绪越平静,或是越深沉。”[2]p438欢乐活泼情绪的歌曲,演唱速度较快;悲痛和忧伤的情绪要用沉重而缓慢的速度来表达;坚定而有力情绪的歌曲一般用进行曲的速度……随着歌曲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发展,演唱者的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歌曲的速度的变化,或渐快、或渐慢、或突快、或突慢。通常,情绪与速度是互相影响的:同一段旋律,用不同的速度演唱就能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与情感,反过来说,同一段旋律,用不同的情绪去演唱,会产生不同的速度。同一首作品,如果在情感上有不同的理解,就会用不同的速度去演唱(当然我们主张要在尊重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合唱队的实际情况再作细微调整)。例如,在演唱《我的根啊,在中国!》(瞿琮词,司徒抗曲)这首合唱曲时,有些合唱队用了“较慢的中速”,有些合唱队用了“中速”,其实,在这两种速度的背后,就是对作品情感的不同理解。用“较慢的中速”来演绎,能更好地表达“我”藏在记忆6深处的对“根”的想念、向往,演唱的情绪是平稳中饱含深情;用“中速”来演绎,感觉流畅,让人感觉到“我”对“我的根在中国”这种记忆是美好的,并且更好地表达了“我”要“回到旧时的窝”的迫切心情,演唱情绪是愉快的。另外,人的情绪是随时会变化的,而这种情绪变化将随时影响着合唱正常速度的发挥。如有些合唱队在表演或比赛时越唱越快,就是由于环境的变化使情绪过分紧张或兴奋而造成的。作为指挥,应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合唱队员情绪,特别是在演出或比赛时,如果合唱队员的情绪紧张,指挥首先要安定自己的情绪,并尽力用安定的情绪来影响合唱队员,使他们的情绪安定而振作起来,这是保证合唱速度正常发挥的有效办法之一。5、情绪与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合唱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在合唱表演中,表演者(包括指挥与合唱队员)的情绪状态对音乐的情感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合唱的情感的产生,离不开表演者表演时的情绪与情感的波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歌唱是歌者内心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乐记》中记载:“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由此可以看出情绪在音乐情感表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好的音乐可以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要用心去演唱、用情去演唱。要想使表演产生动人心弦的效果,就必须把演唱者的情绪和情感调动起来,投入到歌唱表演活7动中去。但是,情绪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成长经历、社会经验使每个人对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情绪体验,而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合唱音乐传达的情绪是集体的,在合唱活动中,必须要由指挥来调动并统一合唱队员的情绪和情感,共同创造合唱的音响来表达合唱作品的内容和塑造音乐形象。如果我们不注意合唱队员的情绪与情感的统一,甚至出现有合唱队员心不在焉的情况,必定会影响合唱的演唱效果,会使演唱变得“有声无情”。第二,合唱的情绪与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歌曲的情感内涵。“情绪和情感是演唱者对歌曲思想内容的一种反映形式,歌曲的思想内容是演唱者的情绪和情感的源泉,……因此演唱情绪和情感是演唱者对歌曲的分析、理解、体验的心理反应。”[2]p401也就是说,在演唱前,必须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才能把握好作品的情绪与情感。合唱是由指挥与合唱队成员(包括伴奏者)共同演绎的艺术,所以在排练合唱作品之前,作为合唱队的灵魂——指挥,应该对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内容、创作手法、创作动机、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把握作品的总体情绪,在排练时指挥还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唱要求向合唱队成员交待清楚,只有每个成员都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在指挥的统一要求下生动地表现作品的情感,才能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的效果。总的来说,合唱表演中的情绪状态应该是饱满而积极的,兴奋的、激动的,并且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内容来调节演唱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合唱技巧得以正常发挥,使合唱艺术再现得更加完美。因8此,作为合唱的指挥者和训练者,应重视这方面的训练,想办法调动合唱队员的情绪,以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参考文献:[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北京第1版。[3]《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四十年来的合唱训练》(《FourDecadesofChoralTraining》)(摘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4]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5]马革顺:《合唱学》(修订版),上海文艺出版社。[6]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育》,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