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述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诊法述要四诊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可探求疾病的本质。望诊概念: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全身望诊】一、望神神的概念: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四种情况。1、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2、失神: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3、假神: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精神“好转”的虚假征象。4、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二、望色1、常色: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正常面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2、病色: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1)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青色属木,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2)赤色:主热证。赤色属火,多为火热内盛,鼓动气血,充盈脉络所致。(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3)黄色:主虚、湿、黄疸等。黄色属土,多为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气血乏源,肌肤失养而致。(阳黄:湿热证;阴黄:寒湿证;萎黄:脾胃气虚;黄肿:脾虚湿盛。)(4)白色:主虚、寒、失血。白色属金,乃阳气虚衰,血行无力,脉络空虚,气血不荣所致。(面色淡白无华:气虚;面色苍白无华:血虚)(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黑色属水,为阳虚阴盛,水饮内泛,气血凝滞,经脉肌肤失养所致。三、望形肥胖—痰湿体质;干瘦—多火体质;浮肿—水肿证、臌胀证;瘦瘪—恶病质、疳积证。四、望态1.动静: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2.咳喘:气粗声重,坐而仰首—多为热证,实证;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3.抽搐:手足拘挛,面颊牵动,伴高热烦渴—多为热盛动风先兆;伴精神萎靡者—多为血虚风动。四肢抽搐,目睛上吊,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多为破伤风。手指震颤蠕动—多为肝肾阴虚,虚风内动。4.偏瘫:猝然昏仆,偏侧手足麻木,口眼涡斜—中风偏枯证。5.痿痹: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痹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痿证。【局部望诊】一、望头面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口眼歪斜——中风二、望五官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三、望颈项躯体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瘰疬——痰凝或血瘀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津脱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四、望皮肤1.外形:全身皮肤肿胀—水肿;皮肤干瘪枯槁—津液耗伤;小儿骨弱肌瘦,皮肤松弛—疳积证;肌肤甲错—瘀血内阻。2.皮肤病症: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3.痈疽疔疖:局部红肿热痛,高出皮肤,根部紧束者—痈,属阳证。漫肿无头,坚硬而肤色不红者—疽,属阴证;初起如粟米,根部坚硬,麻木或发痒,顶白痛剧者—疔;形如豆粒梅核,红热作痛,起于浅表,继而顶端有脓头者—疖。五、望头发【望排出物】一、望痰涎涕唾二、望呕吐物三、望大便四、望小便清稀、腥味—寒证、虚证;黄稠、恶臭—实证、热证。【望小儿指纹】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浮沉三个方面。部位:分风、气、命三关。(由近及远)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望舌】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而成。望舌注意事项:1、自然光线;2、自然伸舌;3、顺序:舌尖→舌中→舌根→两侧;4、舌苔→舌质;注意辨别染苔。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即舌质淡红明润,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一、望舌质舌色1、淡白舌—主虚证、寒证;2、红舌—主热证;3、绛舌(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主瘀。4、青紫舌——舌淡紫无红,为青舌—主阴寒,瘀血;舌深绛而黯,为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舌形1、老嫩——老舌,主实证或热证,多见于热病极期。嫩舌,主虚证或寒证,多见于疾病后期。2、胖瘦——胖舌,主脾虚湿蕴。瘦舌,主气血虚或阴虚。3、芒刺——主热盛。4、裂纹——主阴血亏虚。5、齿印——主脾虚,水湿内停。6、舌疮——形如粟粒,局部红痛,多因心经热毒壅盛。疮不出舌面,红痛较轻,多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7、舌下络脉——若舌下络脉粗大迂曲,兼见舌有瘀斑、瘀点,多为血瘀之象。舌态1、痿软——痿软无力,伸卷不灵,多为病情较重。2、强硬——板硬强直,活动不利,多为无胃气之证。3、震颤——舌体不自主颤动。新病绛而颤动,常因热极生风;久病舌色淡白蠕动,多为血虚风动。4、歪斜——多为风中经络或风痰阻络而致。5、蜷缩——舌体蜷缩,不能伸出口外,多为危重之症。6、吐弄——舍伸口外,久不回缩,即吐舌;舌体反复伸出唇外旋即缩回,即弄舌。小儿弄舌,多是惊风先兆。7、麻痹——舌体麻木,转动不灵,常见于血虚风动或肝风夹痰等证。8、舌纵——舌体伸出口外,难以回缩。舌纵麻木,见于气血两虚;舌纵深红,见于风痰或痰火扰心;舌纵不收,舌枯无苔,见于危重症。二、望舌苔苔质1、厚薄——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情较重。2、润燥——干湿适中为润苔,表示津液未伤;伸舌欲滴为滑苔,表示脾虚湿盛或阳虚水泛;扪之无津为燥苔,表示津液耗伤或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虚。3、腐腻——颗粒粗大,苔厚疏松,状如豆腐渣,易于刮脱为腐苔,主食积胃肠、痰浊内蕴。颗粒细小,致密而黏,刮之不脱为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霉腐苔,可见于胃脘腐败;脓腐苔,可见于内痈。苔厚腻色黄,为湿热、痰热或暑湿;苔滑腻而色白,多为寒湿。苔色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2、黄苔——多主里证,热证。3、灰黑苔——多主里热、里寒之重症。苔形1、舌苔布满全舌——全苔。2、舌苔分布于局部——偏苔。3、舌苔部分剥脱——剥苔。三、望舌的临床意义1、判断正气盛衰2、分辨病位深浅3、区别病邪性质4、推断病情进退5、判断病情预后【闻诊】一、听声音1.声音2.语言3.呼吸4.咳嗽5.呕吐6.呃逆二、嗅气味1、口气2、汗气3、痰涕气味4、二便气味5、经带气味6、病室气味一般而言,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凡有恶臭者多属实证、热证;凡带腥味者多属虚证、寒证。【问诊】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问经带产,迟促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寒热、汗、疼痛、饮食口味、睡眠、二便、小儿及妇女(月经和带下)}【切诊】概念: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一、脉诊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1、形成原理: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1)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故气动脉应,脉搏乃主。(2)宗气贯心脉:宗气贯注心脉,以推动血液的运行,凡经脉的搏动,皆与宗气有关。(3)其它脏腑的参与:肺主呼吸,直接参与宗气的生成,肺朝百脉,血液亦赖肺气敷布于全身;血为心所主外,还有脾所统、肝所藏,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所化之气为人体阳气之根,精所化之血为血液来源之一。2、临床意义: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进退与预后。脉诊的部位和方法脉诊部位:常用寸口诊法。寸口可分寸、关、尺三部(由远及近)。切脉方法:时间、手法、指法。布指时,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切寸位,无名指切尺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切按脉体,布指疏密,随况调整。①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近同一水平线上,手掌心向上,前臂平放。②运用三种指力。先浮取(举),再重取(按),后中取(寻)。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谓之三部九侯。③环境要安静。一般一息四~五至④诊脉时间不少于一分钟。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其特点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五至,约每分钟60~90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称为“有胃,有神,有根”。常见病脉及主病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如水上浮木。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表浅。主病:表证。有力为表实证,无力为表虚证。2、沉脉脉象: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深沉。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3、迟脉脉象:一息脉来不足四至。特点是脉搏次数少。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4、数脉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特点是脉搏次数多。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5、虚脉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主病:虚证6、实脉脉象:脉来坚实,三脉有力,来去俱盛。主病:实证。7、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特点是如珠走盘。主病:痰饮、食积、实热8、涩脉脉象: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主病:气滞血瘀、痰食内停—有力;精伤、血少—无力。9、弦脉脉象:端直如长,如按琴弦。特点是脉的硬度较强。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10、细脉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特点是脉窄、幅度小。主病:诸虚劳损,湿证11、濡脉脉象:浮而细软,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主病:虚证,湿证12、结脉脉象:脉来缓中时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13、代脉脉象:脉来缓慢而止有规则(止有定数)。主病:脏气衰微,痹证,痛证,惊恐,跌扑损伤。14、洪脉脉象:脉体宽大,状如波涛,来盛去衰。主病:主气分热证,属实证。15、紧脉脉象:脉来绷紧有力,屈曲不平,左右弹指,如牵绳转索。主病:主寒证、痛症、宿食。16、促脉脉象:往来急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主病:主阳热亢盛,气血痰湿郁滞,脏气衰败。二、按诊按胸胁--心肺肝的病变。按虚里--测宗气盛衰。按脘腹--了解脘腹有无肿块及压痛。按肌肤--审察肌表的寒热、润燥及肿胀等。按手足--手足的寒温可测知阳气的存亡。按腧穴--按压体表上某些特定的穴位,以了解这些穴位的变化和反应,来推断内脏某些疾病。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