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状况分析1.区域概述本案位于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隶属于北京市宣武区。宣武区是北京中心城区之一,东与崇文区交界,北与西城区接壤,西北部与海淀区相临,西部和南部均与丰台区为邻,地域略呈长方形,面积16.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6万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古都发祥地,蕴藏着极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商业传统。区内有汉、回、满、蒙等28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数的93%,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居首,有3.2万人,牛街地区是著名的回族群众聚居区。如今,宣武区迅速崛起的房地产建筑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传统商业、服务业已成为主导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科技信息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安门位于宣武区的中心位置,且广安门南滨河路处在金融街的延长线上,该地区交通发达,逐渐成为宣武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众多的国家部委机构座落于周边,加上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园林,充分昭示了该地区的政治、文化底蕴。在北京市政府“大力发展南城”的发展战略下,2001年广安大街、菜市口大街相继建成通车,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市政环境不断完善,加速了该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成为近年来西南部地区居住、生活的优秀区域之一。2.位置及交通在北京诸多城区中,宣武区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既是市区中心,又辐射北京南面诸区,在它的西面有北京铁路进出门户—西客站,东面紧邻着首都心脏—天安门,北面有城市地铁穿越而过,南面是环城干道二环路,西厢路与京开、京石、京张三条国道相连,使出入南城主要交通干道的车辆畅通无阻。区域内主要交通干道有:宣武门外大街、菜市口大街、广安大街、莲花池东路和西南二环路及其延长线。该区域公交系统极为发达,有6、19、38、46、50、53、57、61、109、122、340、414、716、717、719、743、816、819等二十几条公交线路通过这里。3.区域规划建设(1)金融街金融街中心区位于月坛南桥至北桥之间,占地34公顷,总建筑面积141万平方米,是一个以办公为主,集办公、公寓、酒店、休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组群。在金融街中心区的核心部位,将建设一个28000平方米的具有休闲、文化、娱乐功能的公园。公园北侧,是一条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步行街。公园南侧则新添一座具有健身、娱乐、展览、剧场、电影厅等设施,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整个金融街的建设将于2005年基本完成,预计总投资将达到近300亿元。预计2005年基本建成的金融街,将着力突出生态、人性化的设计。寸土寸金的中心区内,除汇集金融机构盘踞的写字楼外,还配有专为金融界人士打造的国际金融会议中心、五星级酒店、公寓及相配套的各种商业、餐饮、娱乐休闲、学校、医院等设施;露天的庭院绿地和室内的立体园林,使这里的绿化率高达40%;每一幢大厦内,都设有恒温、加湿及负氧离子发生系统,使封闭的写字间内空气仍能常年清新;无菌化供水和中水处理系统,更确保水质的清洁。到2008年,北京金融街中心区将建成中国和北京资金最密集、信息最畅通、交易最活跃、设施最齐全、环境最美好的商务中心区,并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2)国际传媒大道北京国际传媒大道北靠前三门大街和长安街,南街南二环,是北京皇城商圈内绝无仅有的成片开发区域,南北长约3200米,东西宽200米—1000米,总占地面积约为274公顷,总建筑规模约达640万平方米。拟议中的规划将北京国际传媒大道分为“核心区”和“发展区”两大部分,定位于“三大中心”职能,这三大中心包括:中外各类传媒组织、机构的管理中心;国内外传媒集团的决策、投资中心;国际传媒企业的经营中心。北京国际传媒大道建成后将是一个集商务办公、经营交易、生活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化社区,将创造一种信息时代全新的生活、工作、休闲方式。国际传媒大道的建设将吸引众多国内外大型传媒机构和其附属行业进入宣武区,必将对宣武区的产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招商引资带来的大量资金和专业人才使得宣武区市政环境、人文素质不断提高。(3)丽泽大道据悉,丽泽大道两侧将兴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其产业定位于金融、电子信息、媒体传播、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区内建有六大主题公园、五条景观轴线、四种性质广场、大型的会展中心和金融中心、温馨的丰益城市花园和丽泽城市花园。丽泽大道两侧建筑统称为北京丽泽商业中心,地处京城西南二环路之间,其范围东起菜户营桥、西至丽泽桥、南北各以金中都遗址公园南侧丰草河和三路居为界,总占地412公顷,是京城三环路内现存最大的一块商品住宅开发黄金之地。此外,丽泽商业区将成为北京规模较大的集物流集散功能、市场交易功能、商务办公、会议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商务区。4.人文环境宣武区的文化是以天桥文化为核心,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早在元、明、清时就已形成与商业相对应的文化特点。民国初期,以戏台、茶园、游乐场为代表的京城平民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表演、小吃、店铺、茶园、客栈、饭店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古迹得以保护,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以春节大观园红楼庙会等活动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宣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拥有51所幼儿园和95所中小学,并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央音乐学院、首都医科大学、联大建材轻工学院、中国公安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和红旗业余大学等均座落于周边;而北师大附中、北京十五中、北京市回民学校、北京十四中、北京六十六中、育才学校、北京小学、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宣师一附小、康乐里小学等都是宣武区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另外,具有宗教色彩的先农坛、天宁寺、报国寺和具有文化色彩的琉璃厂也是宣南文化一笔宝贵的资源。5.自然环境流经此地的护城河经治理后面貌一新,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垂柳,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观园公园、陶然亭公园、万寿公园、宣武艺园和莲花池公园等自然风景区被誉为“天然氧吧”,随风起舞的垂柳和波光粼粼的水面诠释着自然之美。6.医疗设施宣武区拥有3所部(市)级医院、10所区级医院、4所厂矿医院、2所民办医院和其他卫生机构。著名医院有:广安门中医医院、友谊医院、宣武医院、回民医院、建工医院、广外医院等,医疗环境良好。7.消费购物场所宣武区一向人烟稠密、商贾云集,不必说历经570年风雨犹存,至今依然熙熙攘攘的大栅栏商业街,那300多所明清遗留下来的会馆就是宣南繁华的见证。今天,这里依然是流动人口密集、商贸活动频繁的商业文化中心。同仁堂、内联升、六必居、张一元等百年老店历久弥新,现代化大型购物中心更是流光溢彩,庄胜崇光百货购物中心、菜市口百货商场、华联超市广安门店、家乐福超市马莲道店等大型购物场所,为当地居民购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马莲道的京城茶叶一条街也是宣武区集商业与文化发展于一体的特色之一。此外,宣武区的餐饮业较为发达,许多老字号如全聚德、东来顺、爆肚冯和老北京炸酱面依然红火如初,近年来,淮扬菜、东北小土豆等外地美食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8.健身休闲娱乐宣武区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发展,将社区建设与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先后建立了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健身运动场所。先农坛体育场、广安门体育馆和宣武体育场等是人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广安门电影院、大观楼、宣武图书馆等文化活动设施,也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