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到教师心中,但在课堂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先进的教学理念缺乏接地气的教学策略支撑。很多教师打着“以生为本”的幌子,一味地尊重所谓的“学生主体”而在教学中选择“不在场”,导致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失。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不少教师只备教参而不备教材、学生,以教参解读代替自己的理解;我们也发现这些教师并不缺乏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但在课堂上却鲜有出彩,造成师生关系的不流畅。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于教师只会文本阅读,还没有读懂学生。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我们尝试探索了“在场阅读”的教学策略。我们立足于课堂阅读教学实际,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探索“儿童角色代入、生活情境创生、作家角色再现、观察视角换位”四大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儿童角色代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阅读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水平相应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越来越丰富,波动性相应减弱,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顺应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角色代入。(一)揣摩文本,深入解读1.搜集文本的背景材料。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了解作者生平和文本背景,深入认识文本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正确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作好铺垫。2.熟悉文本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熟读文本,特别是文本中的主要细节,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熟悉文本的故事梗概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之上,从文本中来,回到文本中去,走一个来回。3.了解角色所处的环境。关注“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物为什么处在那样的环境?这常常与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有时决定了人物的行为和性格,所以,儿童角色代入能更好地了解作者进行创作时的独特体验,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体验人物的各种感情。(二)融入环境,直观感受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当中去,更直观地感受文本。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为学生代入角色创设必要的环境。1.道具融入。利用课文中涉及到的道具让学生产生代入的愿望和冲动。2.音乐渲染。学生学习过程中,聆听教师选择播放的音乐,让角色代入更深入人物内心,在情感上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3.画面冲击。播放视频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直观的、多角度地观看场景,更好地代入到文本中。(三)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通过教师的动作、语言等多种手段引导,来提升学生代入角色后的体验程度。1.语言引导。教师通过适当地导语,比如一个问句,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声叹息等,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情绪,让他们更加顺利地进入角色之中。2.感情朗读。加大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在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较多的课文中,教师、学生或师生的合作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中,适当配乐效果更好。3.深化体验。感悟有助于体验,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实现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和谐统一。二、生活情境创生(一)联系生活,活化教材1.陈旧内容熟悉化。教材中有些课文题材相对“陈旧”,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要对这些课文的内容、教学设计等进行调整优化,使之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从而拉近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2.单一内容综合化。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站在大语文的角度上,融合各门学科,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3.抽象内容形象化。结合文本将生活有机融入课堂,如一年级《菜园里》的教学,可以在教室里摆放各种蔬菜,学生扮演菜园小主人,亲手摸一摸这些蔬菜,读一读蔬菜旁的卡片,记住他们的名字。这样的教学,可以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识字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学习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二)创设情境,组织学习1.情境再现。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法、实物展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手段实现情境再现。2.课堂仿真。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还可以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升华对课文的理解。3.生活延伸。开展拓展性学习,如小小展示台、综合小组调查活动等,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三、作家角色再现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把文本与作者生硬地割裂开来。其实,作者之意应该是文本的首要之意,其他意义只是读者的生发而已。如果文本解读时作者缺失,极有可能导致对文本的误读。离开作者的“在场”,势必影响师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只有作者“在场”,多元解读才不至于滑向“随意解读”。(一)还原“情景”,感同身受阅读教学中,要实现读者从自己的文化时空向作者写作该文时的文化时空转移,并逐渐深入到作者写作该文时的心境和情景中去,即“读进去”,那么,就不能老是像隔岸观火一样看着作者在文本中呈现的那一切。如何“转移”?让学生尽可能地进入到作者写作文本时的心境和情景之中,并以此为基础感受和理解他写下的这个文本整体,从而合理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意。如何“沟通”?并非表面上的时代背景与作者情况介绍,而是强调作者写作该文本时的具体心境,还原作者写作之际的具体情景,构建起读者与作者之间文化时空的桥梁,让读者感同身受。(二)传输“喜好”,读出真意一般文本解读都需要“知人论世”,所以教师有必要把作者的有关重要信息向学生传输,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比如《背影》一文开头的“不相见”,并非无心之笔,而恰恰是“子为父隐”的深长曲笔。朱自清先生为何如此表达?这就不能不联系先生的创作风格。先生的这个“隐喻”,强调一种含蓄、悠远、缠绵的情思,形成柔和之美和凝重之美,表现出“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审美效果。为此,先生借用隐喻隐晦地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情感:既有对父亲的爱,也有对其的些许不满。只有教师“在场”,才能把先生的创作风格和心境传输给读者。如果不从先生的创作风格入手,恐怕很难真正读出《背影》中深沉的爱。教师指引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融入其间,我即作者,作者即我,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真正的写作用心。四、观察视角换位(一)文本角色换位,读出价值引导学生把自己放置到作者所创造的现场中,成为那个情境中的一员,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呼吸,和作者一起思考。引导学生把自己放在作品中人物的位置上,想一想,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命运落在自己的身上,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比如教学《少年闰土》,可以引导学生“视角换位”:如果“我”是少爷,在这个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或抉择。我们只有“在场”,积极思考,才能表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只把《少年闰土》看成一个与己毫无关系的“他人故事”,我们便不具备“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的能力,也便不具备“自己的价值”。(二)体验视角换位,品出新意引导学生走进具体人物,去理解及感悟人物的心理,产生不一样的评价和独特的体验。比如《孔乙己》一文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深入读文后,走进人物,来说一说加入自己是孔乙己,对窃书的事怎么看?通过体验视角的换位,从而彻底了解当时故事发生时的状态。“在场阅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的理念,是一种指向现场活动或情景的阅读,它以读者所在并能够感受到的场域为背景,以自身参与并获取现实体验为阅读取向,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深刻的生活阅读。这种阅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基本的阅读方式。通过“在场阅读”,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场”,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引领学生发现文本背后的奥秘,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生长,从而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