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长征组歌》有感整个长征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红军超乎寻常的毅力,战胜了几十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越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经历十个省、二万五千里的征途。终于到达目的地-------陕西省北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长征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而且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意志的集中表达,正如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高仁祀所言:“长征精神民族之魂”。听《长征组歌》,其中一曲曲经典的旋律,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为我们铺展开红军长征的壮阔长卷,我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踏遍千山万水的悠长足音,看到了红军翻越大雪山,跋涉水草地的坚强身影,看到中国工农红军迎着晨曦,一步步地走向胜利。“万里长征是一条红河流,它流淌的是革命理想;万水千山是一条红飘带,它浸染的是无数先烈的鲜血和中国人民的坚定信仰。”在气壮山河的交响乐合唱中,我重温了长征历史,感受着长征精神。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我进一步系统地了解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和豪迈气概。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在感情上都又一次受到了的熏陶与感染。“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每一次听到这儿,我的心情都特别激动。重温这一段历史,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感到由衷地钦佩。为有这样英明的指挥而感到特别高兴、特别兴奋。“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藏。”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长征。《长征组歌》生动的讲述了长征时的一幕幕激动人心、刻骨铭心的感人画卷,它向我们展示了许多长征时的情景。我边听边想,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原因何在,动力又是什么?当我们看到《过雪山草地》一幕时,激越而豪壮的歌声告诉了我答案:“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团结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不正是长征精神的所在吗?这不正是长征的力量吗?可以说,长征的胜利,就是革命理想的胜利。红军官兵知道,长征途中面对的,不仅是顽敌的飞机大炮、凶险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断粮少衣缺医少药的种种困窘以及其他难以预测的危险和挑战。但是,在伟大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红军官兵面前,“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些艰难险阻一个个都被踩在脚下。听着这激昂的乐曲,我好象看到了“抢夺泸定桥的勇士,冒着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地踏上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在成功掩护部队和群众撤退,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毅然跳下万丈深渊。”“董存瑞面对敌人碉堡,举起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多么伟大的队伍啊!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培养起敢于面对困难并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人民一旦拥有这种精神,就会永葆青春和活力。我们应该时刻记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记住长征胜利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