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引言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以“中国革命的圣地”而闻名于世。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讲授内容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业绩三、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经验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按时间顺序和地域转换可分为三段:(一)落脚陕北时期(1935.10.19-1937.01.13)(二)进驻延安时期(1937.01.14-1947.03.18)(三)转战陕北时期(1947.03.19-1948.03.23)中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为什么能把落脚点选在陕北?长征路上曾八次选择落脚点,最后一次选在了陕北。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1935.09.18)通渭县榜罗镇(1935.09.28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10.19黄昏)切尾巴战斗(一)落脚陕北1、果断解决陕北错误肃反西北革命根据地面临的危机:外有国民党的重兵围剿。内有左倾路线的干扰,在红军和根据地内部开展了一场错误的“肃反”。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派国家保卫局执行局长王首道组成了工作组,前往瓦窑堡调查处理肃反的问题,及时制止了西北革命根据地错误的肃反运动。王首道临行前,毛主席嘱咐他:杀人不能像割韭菜那样,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杀了革命的同志,那就是犯罪的行为,大家要切记这一点,要慎重处理。2、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直罗镇战役全歼东北军109师,击毙了师长牛元峰,追击的过程中又消灭了106师一个团.毛泽东指出: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3、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两天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4、红军东征、西征与大会师瓦窑堡会议后,为了扩大抗日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实现直接对日作战,党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东征。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指挥下,抗日先锋军于1936年2月20日突破阎锡山部队的黄河防线,在75天连续作战中,转战30多个县,歼敌1.3万多人,扩大红军8000多人。在遭到蒋介石、阎锡山的重兵阻拦下,为了避免内战,保存抗日力量,并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展,党中央于5月初决定红军撤回陕北,结束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党中央又决定组成西方野战军,向陕、甘、宁三省边界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区进行西征。红军西征军从5月下旬至7月底开辟了纵横400余里的新根据地,使陕甘根据地扩大为陕甘宁根据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西北大会师,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件。5、开展了对张学良、杨虎城的统一战线工作,实现西北大联合1936年4月9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到东北军驻地肤施(即延安),同张学良举行秘密会谈。张学良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并提出争取蒋介石抗日的意见。党在争取与张学良联合抗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杨虎城的工作。与杨虎城达成互不侵犯、取消经济封锁、建立军事联络、红军代表驻西安开展工作、联合抗日等协议。到1936年冬,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形成了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这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6、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在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商讨有关问题并同南京方面的谈判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终于换来蒋介石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项承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7、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而斗争西安事变发生几天后,驻延安的东北军向西安一带集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由红军接管延安。中共中央机关随即于1937年1月13日由保安迁到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照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灯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几经曲折,终于于1937年8月上旬达成了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协议。8月2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10月,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和大力推动的结果,它使抗日战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族革命战争,对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独立自主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召开洛川会议和实行全面抗战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持久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将相当长,遇到的困难也将最多,然而它是战争转变的枢纽。3.决定中国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召开。毛泽东于12日至14日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路线。4.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是共产党的大事”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与持久抗战的需要,抗日前线和迅速扩大的抗日根据地迫切要求派大批干部去开展各项工作。毛泽东认为培养干部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延安十三年,在陕甘宁边区以延安为中心,由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创办的各类干部学校30余所,培养了30万优秀的干部和人才。(三)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克服敌后抗战最严重的困难1.三大政治口号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口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第一二○师主力进入冀中,第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冀鲁豫等平原地区,帮助和配合地方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大力发展人民抗日力量,扩大和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根据“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方针”,展开于南京、上海、武汉、徐州、开封外围,建立了皖东、豫苏皖、皖东北、苏北等抗日根据地,扩大了苏南、皖中根据地,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仅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并使人民抗日力量在战斗中成长壮大起来。2.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和应对皖南事变的胜利1939年冬至1940年春,中国共产党以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退了国民党在陕甘宁边区、山西和冀南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同卫立煌、阎锡山进行谈判,达成停止武装冲突、划定驻地、分区抗战的协议。1941年1月,国民党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党中央根据刘少奇的意见,确定了“政治上取全面攻势,军事上取守势”的正确方针,重建新四军军部,提出解决皖南事变的12条办法。3.战胜严重困难和开展整风运动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1941年12月,中国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35个师团(包括关东军),共计138万人,占日本陆军总人数的65%,敌后战场抗击着其中的50%以上。日本侵略军实行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人畜不留,庐舍为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1940年的50万减为约40万人,根据地面积急剧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极端困难,有些地方抗日军民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没有被盖。毛泽东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党中央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强调在新的残酷斗争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充分发动群众,依靠广大根据地军民,正确处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关系,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战胜困难,争取胜利。延安整风运动1942年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是党同心同德战胜困难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继续前进的现实需要。整风运动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个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整风,一个是一般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整风。毛泽东决定先从统一高级干部的思想入手。1941年7月和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并把毛泽东主持编辑的历史文献集《六大以来》发给党的高级干部,要求认真阅读研究。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重点检讨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的路线问题,分清是非,统一认识,为开展全党整风创造了条件。这样,全党整风的条件就逐渐成熟了。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全党普遍的整风运动开始。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做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这样,中国共产党真正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至此,整风运动胜利结束。5.指导陕甘宁边区建设党中央、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一直寄予厚望。毛泽东说:“边区的作用,就在做出一个榜样给全国人民看”,“现在全国要办新民主主义,有没有一个样子呢?我讲已经有了,陕甘宁边区就是模范。”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就是新中国面向世界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奋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英雄气概,汇成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和汪洋大海。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一直战斗在抗日最前列,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最早抗战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组织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1935年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领导“一二九”运动。与张学良、杨虎城等实现西北联合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