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妇女研究文献综述冷思、刘佳、马俊康、潘文文、朱炎炎指导教师:杨静摘要:“独生子女”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词汇,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响应号召“一个家庭最好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孩子。”所形成的一大群体。而“失独家庭”所指的就是那些因为疾病或意外而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近几年,失独家庭才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社会对失独家庭的关注也在逐渐提升中。由于在家庭中,妇女处于弱势地位,且母亲与孩子的亲密程度在天然上胜于父亲,所以失独妇女成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文对于独生子女、失独家庭及其成因、失独者的困难及现状进行综述,以便为日后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独生子女、失独者、失独妇女一、关于概念方面的研究(一)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指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宋健等人作出的对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的百年预报:如果中国按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那么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40亿。如果今后平均每位妇女生两个孩子,那么到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20亿后,才能停止增长。这一消息发布后,引起很大震动,一些人甚至产生了恐慌心理。由于主管者患有“人口恐怖症”,“一胎化”的政策在缺乏专家严密论证的情况下,迅速出台。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中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一千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中国当时认为:人口每增加一点,都是对“四个现代化”的冲击,以致于得出结论:“唯一的出路就是少生”。定下了这样一个“宏伟目标”之后,中国的人口政策在1980年骤然收紧,即从“晚、稀、少”迅速转变为“一胎化”。其标志是1980年9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其主要内容就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公开信》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但后来全部成了强制。(二)失独者王广州等人(2008)提出“0-30岁死亡独生子女定义为独生子女死亡事件发生”,之后在调查中统计口径规定为:(1)年龄在49岁以上;(2)只生育过一个子女;(3)现无存活子女”[1]。这样的界定是为了方便定量调查统计。王祥等(2013)认为失独者是指其独生子女因疾病、车祸、犯罪、工作、自杀、灾害等原因死亡,从而永远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其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且一般情况下,由于年龄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养子女[2]。高可(2013)提出失独的实质是出于自然灾害、生理疾病、意外事件等主客观原因致使单一家庭唯一子女死亡,且未再生育、收养,因而破坏稳定家庭结构的社会学现象。失独者大多年龄五十以上,失去惟一的子女,不同的家庭情况痛苦程度不一,失独较早的可能补生了孩子,失独较晚的虽然失去了独生子女,可能还有孙子孙女作为寄托,这两类相对痛苦较轻[3]。武诗(2012)给出“彻底失独者”的界定:“指父母已丧失生育能力而独生子女死亡前也没有留下孩子,他们是失独者中最痛苦的群体”。“彻底失独者”们大多数出生于物质匾乏的五十年代,经历六十年代上山下乡,赶上八十年代我国第一批计划生育政策,响应国家号召只生养了一个孩子,却在人到中年时丧失了独子或独女,由于年事已高,很难再次生育。他们的精神在遭受失独重创之余,还要承担失独带来的种种次级压力,遭遇到人生危机[4]。这些“彻底失独者”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所以本文将失独者定义为:中年失去独生子女,并无其他直系血缘继承人,且未再生育、收养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因失独事件的发生而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的个体。[1]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2008,(1):37一2.[2]王祥,王娟娟,李林英.社会工作介入失独者危机应对的探析[J].学理论,2013,(22):116-118.[3』武诗.失独老人:孤独的晚年如何安放[J].今日中国论坛,2012,(9):47-48.[4]张必春,江立华.丧失独生子女父母的三重困境及其扶助机制一以湖北省s市调查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2,(5):22-31二、关于成因的研究1.我国实施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70年代国家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新的生育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大量家庭都成为了独生子女家庭,相应地,这些家庭所承担的“失独”风险便大大增加,一旦唯一的孩子遭遇不测,对于中老年父母来说,再生育孩子基本无望,这些家庭就沦为了失独家庭。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均寿命在不断延长,这就使得年迈的父母面对子女发生意外的几率增大。3.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意外事故、交通事故、工作压力以及污染问题都是潜在的威胁,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三、对失独者的成果研究现状国内关于失独家庭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期刊论文、科研项目和学术专著。(一)期刊论文在中国知网的期刊数据库中搜索了“篇名”一‘失独”,的期刊文献,共搜索到221篇期刊类文献,按发表年份来看,全部集中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13篇、100篇、108篇。我国学术界出现对“失独家庭”这个专有名词的研究始于2012年,在2012年以前,通常用“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大龄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家庭”等概念对“失独家庭”进行研究。并且从2012年研究至今,研究成果数量从2012年全年13篇上升到2014年上半年108篇,说明学术界对于“失独家庭”这个领域兴趣浓厚。在所有的221篇期刊文献中,有10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2篇受国家科技支持计划支持,2篇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支持,说明学术界对“失独家庭”领域给予了充分重视。同时,笔者在中国知网的硕博士数据库中检索了“篇名一‘失独”,的文献,共检索出30篇文献,这30篇文献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其中在2014年授予学位的论文有16篇,2013年有14篇。(二)科研项目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据库的立项查询中,检索了项目名称为“失独”的科研项目,共检索出10项科研项目。(三)学术专著由于“失独”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专门研究“失独”的学术专著还是空白,但是国内学术界有不少反思计划生育政策的专著。易富贤的《大国空巢反思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一书中提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失独家庭的数量快速增加,目前社会上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这些独生子女照顾自己家庭的父母己经自顾不暇,更没有经历去照顾失独家庭的老人,因此要求停止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减少往后失独家庭的数量,一方面增强社会应对失独危机的能力川;王广州所著的《中国生育政策调整》中涉及了失独家庭总量和结构估计,通过构建宏观生育递进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根据我国1990年的人口普查原始数据,测算出如果按照较宽的统计口径估计,到2010年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造成的失独家庭会达到100.3万户,若采用较严的统计口径,这样的失独家庭将有64.45万户以上。由以上可见,“失独”这一现象主要是在21世纪出现,时间较短,所以目前我国研究的兴趣浓厚,但是研究的学科范围和研究内容较为简单,我国学术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对“失独家庭”的这一领域的研究,而且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人口学、政治学等方向。而对于失独妇女的专门研究几乎才刚开始起步。四、国内外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的研究现状尽管国外不存在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但是作为一种普遍的人口现象,独生子女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来己久。尤其是妇女文化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传播使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西方国家也出现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极剧增长的现象,从那时起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对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过日前,国外学者对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仍多集中于独生子女是否是问题儿童,独生子女健康方面及独生子女家庭社会功能差异的问题。国外大部分学者,多采用对比研究的模式,对比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从而就独生子女或独生子女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做相关研究,罕见对“失独家庭”针对性研究。国内对独生子女的研究多基于两种视角,一种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直接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个体的个性化特征、社会化及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种是把独生子女作为一项研究变量,作对比研究,探讨独生子女及独生子女家庭对社会的影响。基本与国外此类研究的主题呼应,不过近些年,尤其是2008年以后,国内对于独生子女死亡现象的研究日益增多。五、关于失独者现状的研究在李秀的《失独者悲伤适度及其本土化干预模式研究》一文中将失独者困难现状总结为下:(一)健康恶化①失独者普遍出现精神抑郁,消极、颓废、自责。丧子导致抑郁、焦虑、恐惧和强迫症的不在少数,更有的经常出现幻听、幻视等,大部分有PTSD的典型症状。②失独者普遍出现了饮食不规律、失眠等作息问题,进而导致体质下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③不少失独者处于更年期,精神刺激后容易引起脏器功能紊乱,出现病变;同时失独创伤成为一些家族史疾病的诱发因素,以致有人在知道孩子死亡后会因心脏病突发、脑溢血等瘁死,也有的在1-2年后催患癌症。(二)认知曲解①失独者容易产生非理性认知: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乱贴标签、过度引申、过度夸大或缩小、非黑即白等绝对化思考倾向,易出现情绪推理、个人化的认知曲解等。②很多失独者,尤其是母亲,都以孩子作为自己生存的意义所在,而孩子死亡,自己丧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③失独者普遍觉得金钱、地位、荣誉等等都失去意义。④失独者常常觉自己最倒霉,此生是失败人生。(三)行为异常①失独者在心理上采用过度防御机制,从此不再吃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不再去和孩子共同去过的地方,不再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不再讲究营养和注重打扮,不再参加一切婚礼喜宴。②也有的失独者由于自卑,出现严重的反向行为,情感倒错等,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过于张扬。③在人际交往中,敏感多疑,哭笑无常,情绪失控,长夜无眠,离群索居,深居简出。④一些因为车祸、医疗事故、绑架、自杀、情杀、他杀等非疾病死亡的孩子父母,心理失衡,更易出现过激行为。(四)社会退缩①失独者的社会交往比较封闭,在丧失自己唯一的孩子之后,封闭自己。②对外交往具有选择性,他们最愿意相处的是跟自己一样暮年丧子的同命人,认为那些人是最能相互理解的。③孩子的死亡剥夺了父母的感情寄托,毁灭了家庭的希望,原本是幸福的三口之家,丧子女后家中原有的天伦之乐也随之逝去。④失独者出门活动的时间变少,比如很少再去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去过的商场、公园、电影院,甚至也很少再见孩子的好朋友,害怕睹物思人,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五)生活消沉①经历过这场大悲之后,大部分失独者都变得万念俱灰,性格逐渐孤僻,不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内心成了避世者。②极度悲坳,食宿无常,工作缺乏积极性,失独者提前退休现象普遍。③一些失独者经济状况恶化,生活出现困难。④大多失独者社会退缩,敏感自卑,不愿意进行人际交流(六)养老焦虑⑤失独者普遍担心老无所依,死无人祭。⑥那些内心希望续子,而衡量了自己年龄、健康状况、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后觉得无力生育收养的夫妇,更易产生养老焦虑。⑦一些人担心自己年老体弱、病榻无人问津、骨灰无人认领,为精神寂寞、无钱治病等预想的问题终日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六、关于失独妇女心路历程的研究根据鲍比的情感依附理论,在丧亲事件发生后,原有的依附关系将被迫剥离。丧亲者会感到震撼、麻木、怀念、瓦解与绝望。在心里层面首先会出现不真实、人格解体、退隐及麻醉自己的感受。其次无论社会地位如何都会产生愤怒、挫败、无助或受伤的情绪。在时间和其他帮助下,通过依附关系的重组,消化失去的东西并重新审定生命的意义后进入一个平缓的恢复期。该观点与库伯勒博士,包括否认、愤怒、协商、抑郁及接受,在内的“哀悼周期”的发展方向上大致吻合。但库伯勒博士的“周期理论”的框架性太强,而现实中“失独父母”的哀伤情绪并非完全依次按照框架顺序发展,故本文采用三个时期(否认期、痛苦承受期、恢复期)进行简单分类。并就每一时期下,“失独妇女”所呈现的心理、情绪变化做一详细描述。需提前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