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干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干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行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信说,但也并不是亳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公元前551ーー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生于曲阜尼山。春秋未期,他在鲁都讽里聚徒讲学传授六世(礼、乐、射、御御、书、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晚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文化倣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祖述尧殫,宪章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时期形琙了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1200余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孔庙与北京故宮、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并称为中国二大古建筑群。进入孔府的大门,由此向后分为三路,东路建有一堂、慕思堂等西路是孔府当年接待贵宾和读书习礼的地方,有忠想堂、安怀堂、花厅等;中路大部分都是孔府的主要建筑,前半部分是官衙,后半部分是内宅。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孔庙本是孔氏家庭的家庙,庙内有孔子亲手栽种的桧树,主要建筑是大成殿,殿前有著名的九龙柱和杏坛,后因为孔子受到尊崇,许多封建帝王都到这里来祭祀孔子,现在,济宁市政府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也都是在这里掲开序幕孔林是孔子家里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占地3000多亩。林中有数百种树木10万多株,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十分杜观!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曾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察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引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人自能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官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写道:“"联性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赑屃(bi,xi):,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赑屃(bi,xi),他们说:“摸摸赑屃(bi,xi)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的,一辈子不生病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了”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孔庙东路,这里当年为孔子故宅,这口水井为“孔子故宅井”,是当年孔子饮水之井,后人称为”圣水”。亭内的碑有乾隆"饮水拜师”和“故宅井赞”,乾隆8次来曲阜,竟有他5次题字。后面这座红色墙壁叫“鲁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9世孙孔的把<<论语>>等经典藏在此壁内,墙壁倒塌后被人发现,孔子经典方オ留传于世。这座殿堂叫“诗礼堂”,是当年孔子教丿儿子学诗学礼的地方,堂前有两棵宋代银杏树,当初孔府曾用这棵树的果实做菜,名叫“诗礼银杏”大家在品芸孔府菜时,千万不要忘了点这道菜,因为此菜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下面我们参观孔府。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1948年孔子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卓,迁至台湾。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孔府二门里,这座独具风格的门叫"恩赐重光门”,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时,此门才在13声炮声中徐徐启开,此门又称“仪门”或“塞门”。过去,一般官宦人家是不允许建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有其殊荣。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行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二堂东边为启事厅,为正四品官,负责上传下达,西边为伴官,为正七品,据说,过去官员赴京朝拜天子,一般只允许一主两伴,而只有“衍圣公”可以一主四伴。三堂,也退厅,也是行圣公私设公堂,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锽、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内宅门西边这个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流入内宅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这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东側间有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是404件满汉全席餐具,菜多达196道。西里间,为行圣公签阅文件之处。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월宝.我们现在参观孔府后花园,它建于明弘治16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行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言又助修建,严言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完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官的花园还要大些。这里面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孔府存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十余万卷孔府档案,更是稀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在李瑞环同志特此下,拔款修建了孔府档案馆,现在,这些文物和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孔林,是孔夫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夫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过去墓地的“风水”,被孔夫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孔夫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子贡庐墓处孔夫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夫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夫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夫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夫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孔伋墓,孔夫子的孙子(前483-一前402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夫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夫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夫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夫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孔伋的学生又把孔夫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夫子之学,著成孟子>ー书。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