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夜饭初三作文600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吃年夜饭初三作文600字在春节吃年夜饭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事情,也是一家人团聚吃的饭。下面是网友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吃年夜饭初三作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吃年夜饭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吃年夜饭门外清脆的爆竹声接连不断的响起,豁亮的地面被爆竹染成红色。鹅毛般大小的雪在空中漫天飞舞,各家各户门前的对联向人们示意着过年的喜悦。天至傍晚,忙碌的大人们在厨房里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我和哥哥则在帮忙洗碗、盘子。我看着大人们拼命的包饺子,每个大人的额头上都闪烁着珍珠般大小的汗珠。我很是不解为什么非要亲自包饺子,而不去买,我急忙找来哥哥为我讲其中的道理。哥哥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笑着说:一方面这蕴含着'家’的味道。另一方面是大家劳动的成果,何乐不为?我点点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经过我哥俩的打拼,碗和盘子展现出雪的光泽。那边的饺子也已经包好。伯伯满脸欣慰的说:你们把饺子下锅吧,我们备点其他菜。我们两个小心翼翼将白白胖胖的饺子一个个送下锅.顷刻间,饺子已经煮好。菜也乖乖的的落入盘中。我们那大家抢着帮人端饭,三下五除与二的就端完了。奶奶看着我们这么勤快,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我们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围着桌子坐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我夹起一个饺子在嘴里细嚼慢咽品味着家的味道......年夜饭象征着团圆。伯伯虽然在本地工作,但工作的艰辛和竞争的激烈使他难以回家。只有到了春节才可以和我们真正的在一起,而年夜饭是伯伯唯一能能和我们大吃一顿的饭。年夜饭让人重温美食传统。中国脍炙人口的传统之一就是用谐音或形音、颜色等的菜名来象征某一美好的品质。伯伯夹一个红辣椒到妈妈的碗里,祝妈妈生意红红火火;夹一片香肠到我碗里,希望我能天天向上。我又夹起一个饺子,再次品尝,我不由的感慨道:今年的年夜饭真香!吃年夜饭哦!过年喽!吃年夜饭了!我高兴地到处嚷嚷。除夕之夜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天是中华民族团聚欢乐的好时光。我家也不例外,妈妈和姥姥做年夜饭,爸爸和姥爷贴春联,我呢在楼下和小伙伴玩鞭炮,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随着久经菜场的妈妈一声大喊:上菜了......拉开了年夜饭的序幕。望着这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我馋得口水直往肚子里流。妈妈指着一盘红烧鲤鱼说:这是‘年年有余’!姥姥指着红烧鸡说:这是‘吉祥如意’!爸爸与姥爷碰杯进酒:祝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并夹起青菜对二老说:这是长庚菜,祝您二老长命百岁。姥爷捋捋胡须,夹起用玉米粉做起的龙须饼说:这是‘双龙戏珠’该外孙吃,争取考双百!我开玩笑地回答:考试有四门呢!哦,那就再夹两个!姥爷乐呵呵地又往我的碗里夹了两个,那就考两个双百!好,好!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姥爷笑咪咪地说:我来给大家发红包,前提是每人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老婆子,请听题:长长一串,一爆赛过红豆子。姥姥稍思片刻说:爆竹。中奖!姥爷乐呵呵得将红包递给了姥姥。姥爷又对爸爸说:小小一个本,计算是第一。爸爸脱口而出:是计算机。爸爸笑嘻嘻地接过了红包。外孙,该你了。我来考考你的数学,等于多少?我思考了一下:等于。正确!我也赢得了一个红包。女儿,你是家庭主妇,我问你,什么东西越洗越小?肥皂。妈妈也顺理成章地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屋内笑声阵阵,屋外鞭炮声声,这也正应了门外那副春联:四海为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